第九十四章 常州府局势渐安

作品:《假世子她真行

    “永华宫那位又闹开了,内务府无法只能去禀告了圣上。”宫人将打听来的事情告诉了贤妃。


    贤妃叹气:“都一把年纪了,还是这么个性子。圣上发怒了对她有什么好处?”这种蠢人,她也是无语了。儿女都那般大了,居然还会拈酸吃醋!


    皇帝刚回到自己的宫中,便得知了温淑妃大闹内务府之事。


    皇帝看向王公公,无力道:“你去告诫一番,朕现在懒得见她。”


    王公公领命,带着几个小太监前往了永华宫。这差事可不好做,可他还不能不做!


    做奴才可真难啊!


    温淑妃看到王公公,面上露出了些喜悦来。


    “王公公,可是圣上...?”


    王公公恭敬道:“淑妃娘娘,圣上听闻您去了内务府,发了好大的火。因念及昔日的情分,圣上不忍呵斥娘娘,还望娘娘也能顾及圣上的感受。毕竟最近烦心的事情不少,圣上已然是很疲惫了。”


    王公公觉得自己已经很客气了,比圣上让他传的那些话可柔和了不少。可他没想到,温淑妃听罢竟然是连他也骂上了。


    “你这腌臜的阉人,不过是圣上身边的一条狗罢了,也敢来教训本宫?狗仗人势的东西,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王公公作为皇帝身边的老人,又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他陪着皇帝的时间比后宫的娘娘们还要久。别说在后宫,即便是朝中的大臣也不会这般的辱骂于他。


    “娘娘息怒,娘娘说得对,老奴确实是一条狗!可即便是狗,也是圣上的。老奴的话已传到,这便回去复命了。”说罢带着小太监们转身离去。


    嬷嬷想要劝说,最后忍住了。自家娘娘今日明显是火气有些大,即便她劝解也是无用的,说不定还会招来一顿的责骂。


    王公公回去后,并未在皇帝面前说温淑妃的不是。可皇帝单看他的脸色也能猜到个大概。


    “之前秉文给朕留了不少治疗腿疾的药。这看着马上又要天凉了,你拿些去吃吧。”


    王公公连忙叩谢,这是圣上对自己受气的补偿,他自然明白。其实他也有陆世子送的药,可圣上赏的他自然不能拒绝。


    ……


    史知府虽然穷,可做起事来是雷厉风行。加上有知许和施大人相助,很快便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今也只等着刑部的人来了。


    广山县,红谷村。


    村长已经不再是村长了,因为他跟着县令做了不少欺负村民的坏事,今日忽然来了几个县衙的衙役,在村长家搜出了不少的银钱。村长也被衙役们从家里押了出来。


    有胆大的村民上前询问:“官爷,我们村长这是要被带到哪儿去?”


    衙役好心解释道:“关大牢去,过几日你们村子会有新的村长。”


    村民小声议论,有被村长家欺负过的人拍手称快:“活该!这种狗东西也有今日?老天爷可算开眼了!最好死在牢里喂蛆虫。”说罢放声痛哭。他可怜的闺女,因为村长媳妇的牵线,被骗去了山里给人做媳妇。没两年就被那家人打死了。


    其他人也都心情复杂的看着官差离开的方向,有几个年轻男子看向村长家的青砖大瓦房,高声道:“这院子都是用我们的血汗钱盖起来的,应该属于大家伙。”


    一人领头,村里的人浩浩荡荡的向着村长家的院子走去......


    府衙这几日也比较的热闹,因为不断有富商和乡绅来交罚银。几日不到,府衙的账上便多了几千两的银子。


    史知府感慨道:“苦的永远是底层的百姓,这些富商和乡绅过的可是不错啊。”被严启搜刮了这么多年,依旧能随随便便的拿出这么多银子来,可普通百姓都已经沦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了。


    施大人也道:“若不是严启之流被抓,常州府的百姓会更加的困苦。”不少村子的村民连赖以生存的耕地都被吞并,再这般下去,百姓连糊口都难,卖儿卖女的情况会更加的严重。


    两人说的很是投机,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


    知许则是安静的在一旁喝着茶,听二人讨论民间疾苦,商量应对之策。


    郑都尉从外边回来,看到知许后大笑道:“大将军的法子很是不错!”


    施大人疑惑的看了过来,不知二人说的是什么事情。


    郑都尉笑着说道,“前几日被父母接走的几个小姑娘,大将军怕她们回村后过的艰难,便想了个法子……”


    其实知许的法子很简单,便是让青霄隐卫的人到那几个村子,先扮成道士糊弄了一番,让那些姑娘的家人相信,他们接回去的女儿是福星,身上是带着财运的,好生对待才能有福报。


    之后又令当地县衙出面,每家给补偿了些银子。


    这几日御林军的将士们乔装去各村打听,果然那些姑娘的日子过的很不错。


    这法子还是从陈叔身上得到的启示,因为大丰的百姓普遍都信奉道教。一个道长说的话,可能比自家爹娘说的都管用。


    史大人突然问道:“下官记得大将军身边跟着个道长,怎么不见了身影?”


    知许一本正经道:“道长乃方外之人,不喜受拘束,已经云游去了。”


    实际上是她没能劝服陈叔,所以便只能尊重他的决定。想来陈叔此时已经是回到了柔江之上。


    “下官还有个想法,不知可行与否。”史知府又道。


    “哦?史大人又有了什么好法子?”知许笑问。


    这次再见,她发现这史大人还真是个妙人,想法也很多!


    想来在春阳县的时候,没好在他们面前显露真实性子。


    史知府摆手:“下官也就想想,能不能行的,还得仰仗大将军。”


    知许露出个温和的笑,示意他继续说。


    “如今这常州府的风气实在是有些……下官想着能不能将那些犯官押解着游街示众,以儆后任官吏,也是给百姓一个交代!”


    施大人缓缓点头,显然是觉得史知府的法子不错。


    知许笑道:“所以史大人是想让本将军带来的人帮忙押解?”


    史知府有些不好意思道:“下官确实有此意。”


    知许若有所指道:“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可能也快到了,本将军觉得游街示众还是等等的好。届时或许还能杀几个,以儆效尤!”


    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