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计毒不过粮绝

作品:《大唐,我给李二看世界地图

    赤德银赞见大势已去,犹自冷静。


    “天可汗,此事有误会,既然唐廷不欢迎我们,吐蕃下次再来。”


    尉迟敬德厉声道:“不杀已是仁慈,还敢再来!”


    他满面胡须,环眼大嘴,发起怒,状若猛虎。


    赤德银赞傲然道:“大唐东有高句丽和突厥,北有吐谷浑国,南有六诏摩擦,难道还要与吐蕃交恶嘛!”


    杜河瞳孔微缩,这小子,对大唐周边局势,很清楚嘛。


    “大唐不惧任何要挟!”杜河朝李二拱手,又道:“你死这条心,陛下武威四方,岂会用女人换取和平!”


    “你当我大唐无男人么!”


    “从今往后,大唐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你们够胆,便来寇边!”


    他冷笑数声,“唐人何须避你锋芒!”


    有种就来试试!


    “好!”


    “说得好!”


    殿内满声喝彩。


    李承乾激动的满脸通红。


    “这是天可汗的意思么?”赤德银赞并未吓住,他抬起头,目光直视李二,仿佛要得到确定一般。


    李二身体微微前倾,虎目圆睁。


    “是大唐的意思!”


    赤德银赞拱手道:“既如此,小臣便告辞了。”


    李二挥挥手,殿内千牛卫让开道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他是天可汗,不会做杀使臣的事情。


    吐蕃使团离去后。


    尉迟敬德道:“太子性烈,颇像陛下当年啊哈哈。”


    殿中都笑起来,储君有血性,对武勋就会优待,李承乾这波操作,让武勋们对他大有好感。


    李二也赞道:“身为储君,你能维护国家尊严,朕很欣慰。”


    “多谢父皇。”


    众人又是一阵笑声。


    等声音停歇,李二道:“此番与吐蕃交恶,一两年内,将会有大战,诸卿对吐蕃,了解多少。”


    房玄龄道:“根据潞国公(侯君集)军报,吐蕃人先前都是零散部落,近两年才建国,该族性格坚韧,能耐酷寒。”


    魏征道:“陛下恕罪,臣对其并无了解。”


    尉迟敬德道:“想来也是小国。”


    李二呵斥他,“兵凶战危,哪能想想就算。”


    长孙无忌道:“陛下,吐蕃人世居高原,和我们交流很少,我们需立即派出探子,打探该国情报。”


    杜河捅捅裴居业,后者领会。


    “陛下,各位大人,晚生对吐蕃,有些了解。”


    “哦,快讲。”


    “吐蕃在贞观七年建国,他们的王叫松赞干布,相当于皇帝,下设贡论、囊论、喻寒波三司,类似我朝三省制度。”


    “他们全国分为五大区,每区下设六个东岱,由权贵统领,百姓平时务农,战时受国家征召,这些士兵野性十足,极为难缠。”


    裴居业神情紧张,把所知通通说出。


    房玄龄皱眉道:“陛下,那这吐蕃,不可小视啊。”


    李二点点头,他是当皇帝的,从国家制度上,就可以看出战斗力,吐蕃军事、财务、法律三司分工,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杜河补充道:“该国崇尚宗教,王通过仪式,被尊称天神之子,普通百姓一年收入,大半捐给宗教,王的号召力,非常强大。”


    魏征愕然道:“以宗教蛊人心,岂能长久。”


    “魏相说的是,但吐蕃人愚昧,哪懂宗教危害。”


    杜河拱手向御座,继续道:“吐蕃有人口几十万,往南吞六诏,往北可切断丝绸之路,往东可掠夺泥婆罗国,至于西边,那就是大唐了。”


    “现在不遏制,将来必是我们大患!”


    事实正是如此,贞观朝后,吐蕃成为唐朝大患。


    一度切断丝绸之路,甚至攻入长安,相爱相杀几百年。


    杜河怀疑,贞观时,唐廷没意识到吐蕃危害,否则,以当时文臣武将的智慧,怎会给后人留那么大雷。


    听他说完,群臣脸色一变。


    杜河又发出一个雷,“而且,吐蕃位居高原,我们唐人上去,会因为高原反应生病,千人上去,至少病倒六百,战斗力大打折扣。”


    “导致该国一旦强大,我们便处于能守不能攻的局面,即使能胜利,也无法彻底抹去他们。”


    李二脸色一变,惊道:“岂不是杀之不绝。”


    杜河道:“正是,等他们休养生息,祸乱又起,所以臣才说,若放任不管,吐蕃将会是心腹大患。”


    房玄龄道:“能否等他们内部分裂。”


    他足智多谋,第一时间想到,从内部分化。


    杜河摇头道:“很难,有宗教稳定民心,吐蕃百姓,即使再困苦,只要向神明祈福,便又能忍耐。”


    长孙无忌道:“吐蕃之难,还需我们解决,否则后世子孙……”


    他话未说明,但在座都是人杰,哪不懂其中道理,只守不攻,总会有松懈时,届时,天下易主也非不可能。


    杜河笑道:“陛下莫急,臣想和他们做生意,本意就是想削弱吐蕃,不过打了一架,生意没谈成。”


    “哦,你有何良策。”


    杜河掏出几张纸,呈给李二。


    李二刚看两眼,便笑道:“你这字,当真丑陋。”


    “看内容,看内容。”


    杜河尴尬不已。


    越往下翻,李二眉头渐舒,不时用诧异目光打量杜河,引得殿中人们好奇不已,翻到最后。


    李二道:“你们都看看。”


    等到众人一一看完,都惊奇看向杜河。


    房玄龄道:“云阳伯的意思,大唐收购吐蕃亚麻,让他们百姓舍弃青稞,改种亚麻,我们则贩卖粮食,对吗?”


    杜河笑道:“是,届时只需断粮,吐蕃人不攻自破。”


    众臣深吸一口凉气,计毒莫若粮绝,吐蕃人自己不种粮食,一旦大唐断粮,该国人口,岂不是要死绝。


    云阳伯也太狠了吧。


    长孙无忌道:“吐蕃人又不是傻子,怎会放弃青稞,乖乖种亚麻。”


    杜河神秘一笑,“这就是部落制和宗教的坏处,只要头人能挣钱,一边武力镇压,一边宗教安慰,吐蕃百姓,谁也反抗不了。”


    “再说,咱们提供粮食,也没饿着他们不是。”


    群臣都被震住,尉迟敬德打个寒颤,道:“杜河,你小小年纪,心思也忒毒,俺今后要离你远些。”


    杜河叫屈道:“我是为大唐计。”


    殿中人纷纷笑起来。


    由于是小朝,国子监和刘洎这些儒生不在,否则定要说有伤天和,在座虽有儒门圣徒,但杀伐之心,不比杜河轻。


    房玄龄又道:“还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足够粮草卖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