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官上任点点火

作品:《大唐,我给李二看世界地图

    自幽州北上,经过白狼水(大凌河)廊道,半个月后,车队进入营州城。


    营州是边疆军镇,相比长安洛阳,寒酸许多,有三个骠骑府,四千多甲士,其他家属、商队,加起来四万多人口。


    “这城墙,防得住军队么?”


    裴行俭喃喃自语。


    在他眼前,是不到两丈的城墙。


    王玄策去城门口交涉。


    杜河抬头扫一眼,道:“营州除本府外,全是胡人部落,修得再高也没用,压制他们,靠得是三个骠骑府。”


    唐朝是府兵制,士兵战斗力极强。


    三个骠骑府,足以威慑四方。


    等待片刻,一个军官模样的汉子走来,远远就开始行礼。


    “城门郎李复,参见都督。”


    “张督可在城中?”


    “在。”


    杜河点点头,放下帘子,守门士卒,驱赶商队,腾出道路,听说是新任都督,不论胡汉,都露出敬畏。


    他早就让部曲赶到营州,通知张俭。


    “少爷,好多胡人啊。”


    “总共七个州,六个羁縻州,胡人能不多么?”


    杜河微微深思,他这一路上,耽搁将近一个半月,他不来,张俭就无法离任,也不知这位前任,等烦了没有。


    车队到达都督府,府门一群人迎接。


    “云阳侯,本督等得好辛苦啊。”


    张俭约莫四十来岁,黑脸长须,打扮得一丝不苟,双眼神采奕奕,说起话来,带着几分不爽。


    “张督,久仰。”


    杜河微笑拱手,不在乎他态度。


    张俭在营州七年,囤积粮草,收服异族,在边疆做大量准备,等李二东征,他的功劳就体现出来。


    现在果子成熟了,自己空降接任。


    张俭心里,能痛快才怪。


    “见过侯爷。”


    都督府六曹参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纷纷热情跟他招呼,张俭冷哼一声,抬腿往里走,颇有人走茶凉的意思。


    议事堂内,张俭跟杜河交接。


    “这是左卫骠骑将军……”


    介绍完左右卫骠骑,他又介绍六曹参军,杜河淡淡听着,裴行俭和王玄策,连忙记下各人姓名职务。


    被介绍的人,一一拜见。


    等介绍完毕,张俭道:“长史和司马的任命,兵部吏部,已发来文书,就不需我做介绍了吧。”


    提到这个,他更不爽。


    自己在任上,长史和司马,把他监督得死死的,杜河一来,都换成自带的,真是气死人啊。


    王玄策拱手见礼。


    “王玄策见过诸位同僚。”


    “裴行俭见过诸位同僚。”


    众人连忙回礼,脸上都有些惊讶,这两人也太年轻了。


    介绍完毕后,两人留在屋内,跟同僚打关系,杜河跟着张俭来到后院,有些隐秘,两个都督还需交流。


    书房内已经收拾过。


    张俭一指角落。


    “云阳侯,这些都是长安来的书信。”密密麻麻,堆积一人高,以布袋包裹,上面都覆盖保密的印泥。


    “有劳张督保管。”


    张俭继续道:“除本府外,营州羁縻六州,云阳侯,契丹势力,不容小觑,你既要打压也要扶持。”


    “奚部势微,可以多招抚,东面的突厥残部,和契丹多有冲突,你可以借这两部,遏制契丹发展。”


    杜河点点头。


    张俭连拉带打,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半岛三国,新罗与我大唐,最为亲近,高句丽名义上臣服,实际狼子野心,百济是他的附庸,需小心防范。”


    “朝中有意对高句丽动武,城中粮仓,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出差错,具体事务,你可询问六曹。”


    张俭起身欲走,忽又回头道:“各项政策,都督府已落实,你按部就班,营州就出不了乱子。”


    “多谢张督。”


    杜河拱手致谢。


    看来东北政策改变,他还不知情。


    张俭看着十七岁的杜河,怎么看都不放心,营州边疆重地,三相都糊涂了么,派个毛头小子。


    “张督可知,你新任职位?”


    “知道,戎州都督。”


    戎州是大唐西南辖地,与六诏接壤。


    杜河微笑道:“张都去戎州后,若处理北三诏事宜,需提防一个禄东赞的人,此人能力非凡。”


    张俭不以为意:“和蛮子打交道么,本督自有主意。”


    他留恋的看了眼,这个相处七年的书房,微微叹口气。


    “后院已经腾出,本督今夜宿在驿站,明日就离去了。”


    杜河有些不好意思,“张督就住在这里,我去驿站。”


    张俭摆摆手,道:“既然已经离任,再住在都督府,岂不惹人发笑,都是为国效力,不用矫情啦。”


    下午,张俭带着家人,离开都督府。


    都督府中,仆人厨娘,都是现成的,玲珑带着他们,把床褥茶具,全部换成新的,又将院子打扫干净。


    杜河并未露面,在书房处理书信。


    他在路上耽误太久,书信大多是学生寄来,密密麻麻,全是问题,尤其是长乐公主,寄了七封书信。


    李锦绣也有数封,信中表示,已在筹备商队,大约半年就能成型,军驿珍贵,她只在末尾,露出几句关切。


    即便如此,杜河也能感受到情意。


    等他一一回复完,天色已经暗下。


    “侯爷,该赴宴了。”


    门口部曲,低声提醒,城中三个骠骑府,还未接触,都督府守卫,暂时由张寒带部曲负责。


    “张督有回话么?”


    “张督说,身体不适,不会参加。”


    杜河失笑。


    这个张俭,对他意见大得很啊。


    营州地处边疆,宵禁更加严格,若无紧急情况,即使是杜河的身份,也只能在官署内设宴。


    当夜,营州官员,都来拜见新督。


    王玄策不愧是人精,一下午就和众人打的熟络,裴行俭大口喝酒,与三个骠骑将军,也很快熟悉。


    杜河微笑敬酒,和蔼可亲。


    “诸位,本督刚到,还需你们协助。”


    “都督客气……”


    一场酒宴下来,宾主尽欢。


    深夜,都督府书房。


    玲珑端来茶叶醒酒,三人眼中,不见丝毫醉意,王玄策和裴行俭新官上任,眉目中,掩不住喜色。


    “有什么消息。”


    杜河手指轻敲,营州是本府,必须掌控在自己手里,否则,他就只能像唐俭一样,走安抚的老路。


    “回都督,六曹之中,司仓司户,似有问题。”


    王玄策心思很细,又善于谋虑,一个下午时间,就套出许多话,司仓司户是户籍和商业,和钱打交道,有问题不奇怪。


    “军中,营州骠骑将军崔大器,对侯爷不太欢迎。”


    营州三个骠骑府,左卫、右卫加上营州,崔大器是博陵崔氏的人,两边势同水火,不欢迎也正常。


    而且他隶属十二卫,任免都在兵部。


    除非战时,营州都督,没有直接管辖权。


    杜河笑道:“玄策精于人情,能窥测一二,还算正常,行俭不善言辞,是怎么看出来问题的?”


    “我与他斗酒,他不服我,那就更不服侯爷了。”


    “有效,就是笨了点。”


    王玄策抚掌大笑。


    “你才笨……”


    裴行俭欲要揍他,想起身份不一般,连忙坐下。


    杜河看着这两人,颇有些好笑,安抚道:“暂时不急,你们先熟悉官署,等他们露出马脚。”


    “诺。”


    杜河起身,按在他们肩膀上。


    “营州是起点,两位,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