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最美好的时间

作品:《大唐,我给李二看世界地图

    新年还没过去,城中洋溢喜悦氛围。朝中官员趁着休沐,约着去城南泡温泉。侍从来往不绝,生意变得极好。


    一辆马车驶入,李锦绣从中走出。


    今年杜河不在,莱国公回京过年,各项人情礼物,都要她主持。她抽空陪母亲逛街,才从城中回来。


    侍者恭敬行礼,她一一微笑回应。


    “夫人能认清人了呢。”


    环儿在她耳边叽叽喳喳,李锦绣心情极好。母亲经过调养,虽神志还不清,但已经认得她们了。


    回到小楼,暗处昆仑奴迎上。


    “主人,河北来信了。”


    李锦绣加快脚步,自从杜河北上,她就失去消息,不会是出事了吧。


    屋中干净典雅,圆桌上放着一封信。她拆开密信,眉头逐渐舒展,眼睛弯成月牙,顿时满室生春,如同牡丹盛开。


    环儿聪明剔透,探过来小脑袋。


    “公子要回来了?”


    “嗯。”


    李锦绣轻拍她头,顿觉四周都鲜活起来。


    分别半年多,真是朝思暮想啊。


    环儿撑着脸颊,双丫髻一晃一晃,笑道:“许久没见公子了呢,听说打仗很苦,不知他瘦没瘦。”


    李锦绣目光飘向东方。


    商会如同蜘蛛,触角伸向各方。作为掌权人,她权力很大,但杜河不在身边,她始终没安全感。


    “叫许令来见我。”


    “是。”


    环儿吐吐舌头,不敢说话。


    公子一回来,长安又要闹腾了。


    ……


    太极殿内。


    今日本在休沐,但陛下急召,三省六部官员,都齐聚在此。大臣们交头接耳,猜测是河北道的事。


    许多人脸上挂着冷笑。


    从归义北上才半个月,八成是吃了败仗。


    李二大步踏进殿内,他脚步轻快,显然心情很好。大臣们心中犯嘀咕,连忙行礼,双方落座后,皇帝露出笑容。


    “诸位,河北大胜,伪夏灭亡了。”


    什么?


    这才多久?夏王五万多兵马,这就灭亡了?


    大臣顾不上礼仪,殿中一片嗡嗡声。


    李二嘴角含笑,也不制止。别说他们惊讶,收到传信时,连他都没反应过来,幽州那坚城,十万人都难打得下。


    “陛下,怎么破的幽州?”


    侯君集连连追问,他实在想不通。


    李二笑道:“说是什么火药,把城炸塌了。”


    殿内一片吸气声,开什么玩笑,四丈高的城墙,还能被炸塌?那以前攻城死得人,岂不都成了笑话。


    但战事重要,杜河应不敢撒谎啊。


    “放屁!莫不是串通……”


    “鄅国公,慎言!”


    窦静低声喝止,张亮连忙住口。他回京省亲,听到仇家立大功,一时情绪难控,把心里话说出来。


    大臣们都投来责备目光,诽谤同僚是大罪。


    你再和杜河过不去,也不能乱说话啊。


    “陛下恕罪,臣昨日喝多了。”


    李二轻哼一声,没有和他计较。代国公李靖难得上朝,笑道:“臣也不敢信,陛下可否让我看看战报。”


    太监接过战报,恭敬递在他手中。


    李靖看完战报,赞道:“云阳侯所说,应是真事无疑。不知这火药是何物,竟有如此威力。真国之利器也。”


    李靖是军神,能从细节推出真假,众人听他一说,也都接受事实。


    “说是他新发明,朕也不知。”


    李二摇摇头,又道:“等他回来就知道了,刘天易死于女人手,卢承贵一家子,都死在乱兵当中。哼,助纣为虐,便宜他了。”


    众人心中大震,卢氏北祖大房,就这么全灭了?


    至于什么乱兵,都是借口罢了。


    房玄龄低头,前段时间范阳来信。卢承贵自愿请死,求他保住堂侄一脉,他禁不住夫人软磨硬泡,已经答应下来。


    毕竟李二对门阀,很少赶尽杀绝。没想皇帝没开口,杜河却成了变数。


    李二笑吟吟道:“收复幽州后,杜河和苏烈施伏兵计,大败高句丽,俘敌两万多人。代国公,年轻一代,不比我们差啊。”


    李靖笑道:“就是臣去,也未必有这么好。北方战事已平,恭贺陛下。”


    “恭贺陛下……”


    殿中一片祝贺,不管愿不愿意,现在皇帝正开心,谁也不会找没趣。


    等到贺喜声平息,李二又道:“杜河来信说,高句丽下一步想和谈。诸位对此,有什么看法?”


    侯君集拍桌怒道:“蛮子想战就战,想停就停,欺我大唐无人么!”


    “推到平壤去!”


    武将们神情激愤,这是奇耻大辱。


    “臣赞同和谈。”


    长孙无忌开口,见许多人怒视他,忙道:“蛮子背信弃义,当然要给教训。但河北粮草,只怕支撑不到辽东。”


    殿中沉默下来,这是冰冷的事实。朝廷刚打完吐谷浑,粮草消耗一空。


    “臣也是此意。”


    房玄龄终于开口。


    李二沉吟道:“前线战事,杜河和魏征最清楚。是战是和,交给他们决定。就算这次和谈,入秋后,朕也要亲征辽东。”


    “诺。”


    殿内哄然应诺,陛下可不是好脾气啊。


    ……


    入夜后,李二赶往立政殿。


    新年本就是团圆日子,殿内欢聚一堂。除去在洛阳的魏王,陪太子妃的东宫,长乐公主、城阳公主、晋王李治都在。


    李二陪子女吃完饭,与皇后聊些家常。


    “陛下心情很好,是河北有消息了?”


    李二哈哈一笑,毫不介意她问政事,道:“是啊,杜河传来书信,河北大捷,伪夏贼子灭亡了,高句丽三万大军,也尽数被俘。”


    “父皇不是说,幽州很难打么?”


    城阳靠在长乐怀中,歪着头问他。她梳着双丫髻,一身淡黄长裙,在外游玩数月,丝毫不减活泼。


    “这……”


    李二暗暗后悔,他曾在女儿面前夸海口,说即使是他亲征,打幽州也要数月。现在杜河这小子,啪啪打他脸。


    长乐抿嘴一笑,轻轻皱着鼻子。


    “许是云阳侯用什么计了。”


    李二忙道:“对对,这小子发明劳什子火药,把城墙炸塌了。”


    “云阳侯真豪杰也。”


    李治连声赞叹,目光幽幽。


    “火药是什么?”


    城阳公主再问,李二脸上挂不住,道:“是个神奇的东西,朕寿辰之前,他会回长安,你自己问他吧。”


    长乐公主正给妹妹涂指甲,闻言手中一滞。


    夜色渐浓,殿内灯火通明。城阳公主抱着李二手臂,炫耀粉色指甲,李治跟皇后低声说话,长乐在认真看书。


    多美好的时间,李二感叹着。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皇后身上。子女们怕他敬他更多,皇后就像温柔的桥梁,连通着家庭。


    她若是不在了……


    李二打个冷战,收回心中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