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一号难求,都有第一次

作品:《苟在诊所练医术

    被李敬生一顿教育之后,晋炎羽低下了头。


    尽管不甘心,却不敢再强求。


    他非常清楚,李敬生不愿意教他,找谁都没用。


    “医生,现在能看病了吗?”


    有患者在外面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很多人为了早点看上病,可能凌晨四五点就过来排队了。


    只是李敬生的号源非常紧张。


    因为他一个星期只在这边坐诊三天,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他每天必须限号。否则,他就算累死也治不完所有的患者。


    好在手下的叶辉与杨鲁庆正在快速成长,已经可以分担一些简单的工作。


    晋炎羽、刘宪也同样在成长。


    刘宪各方面的天赋都很好,就是性格过于内向,李敬生担心他为人偏激,目前仍在考察阶段。


    不然,李敬生若是肯教,刘宪应该要不了两个月就能追上杨鲁庆。


    天赋其实还是挺重要的。


    “黎老师,给他登记好了吗?”


    “嗯,已经登记好了。”


    黎丽点头。


    “进来吧!是腿部有问题吗?”


    李敬生看到患者需要被家属搀扶着,走路时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右膝伸得笔直,看不到弯曲动作。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是在练习正步走呢。


    只是也不像啊!


    连着患者的左腿走路时也变僵直。


    “我这条右腿不知道怎么搞的,好像突然就不能弯了。”


    患者描述着自己的症状。


    “在这之前是不是发生过腿部抽筋的表现?”


    李敬生拿过片子看了看,并没有看到明显骨折、关节损伤。


    “对对对,您说得太对了!都说你们这里医术高明,看来今天我这是来对地方了。”


    患者听到李敬生说中他的早期症状,不由很是激动。


    “我们早上四点多就到医院排队了,两个倒号的还要打我们呢。”


    患者的妻子四十多岁,看上去很朴实的一个乡下妇女。


    听了她的话,李敬生心头微微有些震动。


    感叹患者求诊问医的不易。


    同时对于号贩子的出现感到愤怒。


    不管哪家医院,号贩子始终禁而不绝,而且有的医院,只要想看病,就必须找号贩子买,不然排队排到医院下班都挂不到专家号。


    “我的号可以网上预约挂号呀!你们是外地赶来的吗?”


    李敬生询问两人。


    “对,我们从石水县农村赶来的。我们儿子在这座城市读书,他打听到你们这里的手法正骨技术好。并且告诉我们,手法正骨医生只有二、四、六这三天上班。我们昨天来的,今天天还没亮就赶过来排队挂号了。网上预约挂号根本抢不到哩,我儿子已经抢了好几天了都没能抢到。”


    中年妇女向李敬生诉说着挂号的不易。


    李敬生一天放出的号大约是七十个左右,线上可预约挂号约为三十个,剩下的需要当天现场挂号。


    采取两种挂号模式,为的就是方便患者。


    只是没想到他的名气大了后,前来求诊的患者众多,被无孔不入的号贩子盯上了。


    这些人还真是神通广大。


    无论是线下挂号还是网上挂号,都需要身份证号码实名认证,他们到底怎么操作的?


    李敬生对有些事情能够容忍。


    但是对于这些吸患者血的号贩子,他绝不答应。


    患者生病本来就已经很不幸了,还要被号贩子狠宰一刀,这简直就是丧尽天良。


    “谢谢您告诉我这些事情。来,扶着他到里面躺下,我先检查一下。”


    李敬生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现在先坐诊,到时候查出问题所在,他自然会想办法防止号贩子倒号。


    给患者摸过骨以后,他的心里已经有了底。


    这病能治。


    难度不算特别大。


    “你们五人都过来检查一下,这个病例比较少见,对你们很有学习意义。”


    让五个手下医生上手摸了摸。


    他们没有学会摸骨术,其实能摸到的东西很有限。


    患者仰卧后,右腿能伸直,不能弯屈。


    左腿似乎也受到了影响,屈伸有些不便,动作极为僵硬。


    “都摸出来是哪的问题吗?”


    杨鲁庆沉默不语,晋炎羽直摇头。陈医生虽然是大师兄,但是天赋平平,水平很菜。遇到这种病例的提问,陈医生最擅长的就是装耳聋。


    “感觉应该是筋的问题。”


    叶辉回答道。


    她的动手天赋本来就不错,学习也很用功,水平已经压了杨鲁庆一头。


    现在甚至已经有能力代李敬生处理稍微复杂的病例。


    “我也觉得是筋出了问题。有可能是痉挛未解除。”


    刘宪遇话时声音很小,很绵软无力,也不知道是自卑,还是生来如此。


    有些人的肺腑功能弱小,中气不足,就有可能说话比较轻柔。


    但是与娘娘腔有明显不同。


    有的男孩子娘娘腔,有可能是雌性激素过高。


    更严重的可能就要查染色体了。


    刘宪个子矮小,再加上自卑内向,有可能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敢大声说话的习惯。


    “叶辉,你先给患者治疗!”


    这个患者的问题不算棘手,不过要求施术者有较高的水平才能施术成功。


    “老师,我给叶医生当助手行吗?”


    刘宪向李敬生请示。


    他能知道给患者治疗需要一个助手,说明他的脑子里面知道治疗方案。


    “行!”


    李敬生点头答应。


    只见刘宪取来宽布带,兜住患者的的右膝,然后向上提。


    “呀,呀……痛,痛……”


    患者立刻就有些受不住了,发出痛苦的叫声,脸上的眉毛鼻子都挤成了一团。


    “医生,医生,这样弄没事吧?能不能请您亲自给我丈夫治疗?”


    说着妇女从口袋里抠出两张红票子,悄悄塞给李敬生。


    她再怎么淳朴也看出来李敬生才是这些人的头头。


    “大姐,别这样,别这样。我们医生的技术都是经过专业培训与考试才能上岗的,您不必担心安全问题。我会在旁边把关,真有什么问题,都会及时解决。”


    李敬生婉言拒绝。


    手法门诊治疗就这一点不太好。


    家属守在旁边看着,有一点点问题就有可能让家属做出过激反应。


    这名家属算是非常不错了。


    只是给李敬生塞钱说好话,有些暴脾气家属,直接骂人都有可能。


    刘宪与叶辉两人的配合相当默契。


    叶辉一手托住患者的腘窝,向上推。另一只手握住踝关节向前推压,只见患者的右膝一点点弯曲。


    患者痛得咬紧牙关,咯吱作响。


    如此反复施术四次之后,李敬生看到患者的右膝屈曲时变得自然了许多。


    估摸着差不多了。


    “好了,我给他检查一下。”


    他摸骨之后,发现患者的右膝肌腱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嗯,治疗效果相当不错。记住了,如果遇到这种类似病例,一定要注意查看患者的膝关节是否有化脓或者关节炎,特别是结核性关节炎。如果存在这两种情况,不可施术。”


    李敬生一边教着几个学生注意事项,一边为患者推拿按摩。


    患者露出舒服表情。


    “当老师的就是不一样,刚才他们给我治疗,痛得我后槽牙都差点给咬碎。您现在给我治疗,舒服到天上了。”


    患者的话,逗得众人哄笑。


    李敬生则是认真的解释道“如果一天始就由我来治疗,您只会更痛。因为我的动作可没有他们那么温柔。做人不是有个道理叫做先苦后甜吗?治病其实也差不多。是他们俩人先把您的病治好了,剩下的扫尾工作我来完成,所以您现在才会觉得特别舒服。”


    在患者和家属面前,李敬生从来都是努力维护自己的学生。


    刘宪今天的表现让他感到很是高兴。


    这小子看着不吭声,学习能力却是极强。


    这才来了一个多月,对于手法正骨的了解和诊治,已经有了相当水平。


    像这种患者的腿部不能屈曲,李敬生只在上次一个相反的病例中讲解过一次。


    没想到刘宪不但记住,而且懂得活学活用。


    上次那个患者是仰卧之后,腿部只能屈曲,无法伸直。


    同样属于筋内损伤。


    筋,其实是中医上的一种叫法。


    很多人以为它是神经,这是完全错误的。


    筋一般指的是肌腱。


    是肌肉附着于骨头、关节等部位,形成筋膜样的物质。


    西医学上称为肌腱,与神经并不是同一种物质。


    在西医理论中,它从来不承认经脉、穴位这些东西。


    李敬生以前也觉得经脉、穴位,有些玄学。


    直到跟着徐医师学习了手法正骨,特别是他的九门手法正骨本领全部晋升到了炉火纯青级别后,对这些玄学的东西有了较深的理解。


    非要让他形容的话,西医在中医面前应该只是个弟弟。


    因为感觉中医像是修仙法门,而西医还停留在武道层次。西医理解不了中医的一些高深医理,这很正常。


    不过话又说回来,西医在仪器、药物、系统性的医学知识这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越来越强,这必须得承认。


    而且目前市场上主流治疗方式是西医治疗。


    哪怕是那些中医院,治疗方式同样是中西医结合。


    要是患者进医院,医生说,我给你把个脉,估计患者出门就走了。


    李敬生给这位患者按摩推拿之后,觉得差不多了。


    “好了,你试着屈右膝看看。”


    患者依言照做,脸上露出惊喜表情,右膝也随之成功弯曲。


    “治好了,治好了,这趟没白来。哈哈……多亏了我儿子打听到这个信息,不然我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哩!”


    患者发现右膝好了以后,笑容随即在脸上绽放。


    这种笑容是让医生感到最欣慰的东西。


    “来,起来走走看。”


    李敬生把患者扶下床,只见患者抬右腿,膝盖自然弯曲。


    与之前的‘正步走’完全就是两种表现。


    “哈哈,好了,小慧,我真的好了。”


    男子冲着外面的老婆咧嘴直笑。


    “这儿的医术真是好咧,我得打电话给儿子,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孩儿正在上学哩,莫打扰他。”


    “哦,对对对,我一高兴都给忘了。”


    夫妻俩显得极为高兴。


    两人对医护人员千恩万谢的离开了,走的时候,都很开心。


    这种现象,在门诊室一天可以上演很多次。


    李敬生在自家诊所内,现在一天也能接诊到五六例手法正骨病例。


    不过他对此刻意压制了,没做任何宣传。


    因为手法正骨目前仍然是第二医院的一块金字招牌。


    他端着第二医院的饭碗,如果在诊所内大肆开展手法正骨治疗项目,很容易招忌。


    目前这种自然发展的状态最好。


    一天治个五六例,也不怎么耽误事,收入方面稳定在一两千左右。


    当初,诊所的业务惨淡,连生存都困难。


    他想的是能够把手法正骨学会,一天接诊两三例,赚个五六百,七八百,保证诊所能够活下去就很理想了。


    谁能想到人走起运来,挡都挡不住。


    现在一天在诊所治疗五六例,赚一两千块,在他眼里,这只是小钱。


    困为售药业务比这个赚得多多了。


    还有诊所的其它诊疗业务同样能赚到不少钱。


    运气好的时候,一天接两三台外科手术都有可能。


    那可又是两三千的入账。


    如今,他的诊所几乎有了百花齐放之势。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意味着阳光诊所的综合实力越来越强。


    一方面能打,抗风险能力弱。


    各方面都能打,这才是真正的强大。万一某一个业务版块出现问题,他再也不用担心诊所会经营不下去。


    发现刘宪的天赋很出众,学习也特别用心后,李敬生也尽可能多给这小子一些上手锻炼的机会。


    没过多久,第五个患者是一例右肩关节脱臼病例。


    看过片子后,李敬生给患者摸了骨,好治。


    不存在骨折之类的隐患。


    “刘宪,帮这位患者把右手接回去。”


    李敬生转头看向刘宪。


    “啊……好的!”


    刘宪在瞬间的错愕过后,随即露出高兴的表情。


    那张不算英俊的脸,隐隐有些发红。


    遇到大喜事,几乎大多数人都会热血沸腾,满面红光。


    没别的,高兴呗。


    目前有能力为患者处理肩关节脱臼的只有陈医生与叶辉、杨鲁庆三人。


    现在,恐怕又要再添一人了。


    晋炎羽看得一阵眼热。不过他被李敬生收拾过,自是不敢造次。


    心里面再怎么羡慕,也只能忍耐着。


    当着患者的面,他要是敢叽歪,明天肯定不用来手法门诊室上班了。


    刘宪走到患者面前,显得多少有些紧张。


    本身患者的个子挺高,估计得有一米八出头。


    比刘宪高出一个脑袋。


    “我给你拿片子,你对着推回去就行。”


    李敬生给他加油鼓劲。


    每个医生都有第一次,只要多治疗几个患者,慢慢的就会变得自信,淡然。


    刘宪点点头,抓住患者的左臂,一手扳住患肩。


    旋转,寻找骨位点。


    然后用力送回。


    喀哒!


    肩关节被成功复位的骨鸣声传出。


    一次到位,第一次给患者复位关节就成功了。


    这小子的天赋怕是比李敬生差不了多少。


    “老师,请您帮忙检查一下。”


    刘宪成功复位后,难掩脸上的激动、欣喜表情。仍然有着一丝紧张。


    估计担心复位不成功。


    李敬生仔细检查后,满意的点头。


    “复位得非常好。给他打个悬吊带,然后就可以了。”


    “看着你们这里都是年轻医生,没想到技术这么好!果然是名不虚传哟!”


    患者是个五十七八岁的大叔,穿着颇为讲究。


    西裤、皮鞋、衬衫,打着领带。


    手上戴着一块很惹眼的劳力士绿水鬼。


    刘宪为其手法复位时,他的脸上并没有太多变化。


    一般身家不低的人,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来的,他们的人生阅历必然十分丰富。


    与这种人打交道,通常都会很顺利。


    哪怕是个实习医生给他治疗,他也不会当着面就说一些极为刻薄的话。


    就算有些担忧实习医生弄不好,最多也就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一说。


    算是提醒一下。


    “呵呵,您的夸赞是我们的动力。”


    李敬生笑着回应了一句,然后接诊新的患者去了。


    ……


    忙到十一点多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


    上班时间,不是重要的电话,他一般不怎么接。


    诊所现在有了专门的业务电话,他的私人号码受到了保护,也大幅减少了电话打进来的机率。


    拿出来看了一眼,消化肖琳琳。


    这是他存的名字。


    消化内科的肖琳琳主任。


    她与李敬生在技能比武上认识后,时不时的会打电话联络一下感情。


    别想歪,人家有着家室。


    年龄更是比李敬生大了十多岁。


    不存在男女之间的那种想法。


    就是纯粹的觉得李敬生是个水平很高明的医生,消化内科上次夺了铜奖后,业务量也拉上来了不少。她接诊到疑难病例,拿捏不准,有时候就会找李敬生请教。


    “肖主任,这是又要叫我过去掏粪吗?”


    李敬生笑着跟她开玩笑。


    有着这个地位,他才敢在肖琳琳面前如此放肆。


    好歹是个科主任,又是十分年轻的主任医师,前途无量。


    一般人在她面前肯定是老老实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