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算无遗策

作品:《重生70,从给妻女煮碗白粥开始

    “叫我李响就行!”小李此刻对张耀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惊疑,变成了彻底的崇拜,他连忙找出纸笔,恭恭敬敬地放在桌上。


    张耀没有自己动笔,而是看向高建国。


    “高技术员,你来写。条款,我来说。”


    在周教授和小李的注视下,张耀开始口述合同。


    他的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完全不像是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山里人。


    从双方的权利义务,到技术保密协议,再到利润分配方式,甚至是合作终止的退出机制,他都考虑得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高建国奋笔疾书,越写越心惊。


    他发现,张耀制定的条款,看似给了周教授极大的权力和优待,但核心的控制权,比如“龙门”这个品牌的归属权,以及最终的生产和销售权,却始终牢牢地掌握在合作社,也就是张耀自己的手里。


    这个年轻人,心细如发,算无遗策!


    周教授也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他脸上的欣赏之色,越来越浓。


    他意识到,张耀不仅仅是一个有魄力的农民,更是一个天生的,懂得现代商业规则的领导者!


    和这样的人合作,他放心!


    当合同写完,张耀和周教授,分别代表龙门合作社和技术顾问,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没有公证,没有律师。


    但那两个名字签上去的瞬间,双方都知道,这份协议,比任何法律文件都更有分量。


    “好!”周教授收起合同,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十岁,浑身都充满了干劲,“事不宜迟!李响,你马上去收拾东西!订最早一班回阳山县的车票!”


    “老师,我们这就去?”李响愣了一下。


    “当然是现在!”周-教授瞪了他一眼,“兵贵神速!人家一个月之内,要看到一万根菌棒!我们晚去一天,都是在浪费宝贵的菌种和时间!”


    他转头看向张耀,目光灼灼。


    “张老板,你先别急着走。趁着这个机会,你再跟我详细说说,你对这个木耳,除了做干货,还有什么别的想法?”


    周教授已经很自然地,把称呼从“年轻人”,换成了“张老板”。


    张耀知道,这位学术泰斗,已经彻底上了他的船。


    他笑了笑,抛出了自己准备的,最后一个,也是最致命的诱饵。


    “周教授,我的想法很简单。”


    “我要让木耳,不再仅仅是餐桌上的一道菜。”


    “我要把它,做成一种零食!”


    “一种开袋即食,麻辣鲜香,吃了就停不下来的,休闲零嘴!”


    “零食?”


    周教授和李响师徒二人,再一次被张耀嘴里冒出的新词给搞蒙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木耳就是一种蔬菜,一种干货。


    可以凉拌,可以爆炒,可以炖汤。


    但做成零食?


    开袋即食?


    这……这怎么可能?


    张耀看着他们惊愕的表情,心里清楚,自己又一次成功地,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他没有详细解释具体工艺,那涉及到他最大的秘密。


    他只是用最简单,最具有诱惑力的语言,为他们描绘了一幅全新的商业蓝图。


    “周教授,您想一下。现在的市场上,有什么零食?无非就是几毛钱一包的瓜子,几分钱一颗的水果糖。”


    “如果我们能推出一种,既好吃,又有营养,还能填饱肚子的新零食,那市场该有多大?”


    “学生,工人,干部,谁不想在工作学习之余,来上这么一口解馋?这东西,要是铺到全省,全国的供销社里去卖,那利润……”


    张耀没有说下去。


    但周教授和李响,已经顺着他的描述,想到了那恐怖的前景。


    那已经不是几万,几十万的利润了。


    那将是一个全新的,价值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庞大产业!


    而这个产业的源头,就是他们手里,这小小的,黑色的木耳!


    周教授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感觉自己握着的,已经不是一份技术合作协议。


    而是一把,能够开启新时代大门的钥匙!


    “走!”


    周教授猛地一拍桌子,再也坐不住了。


    “李响,别订车票了!太慢!你马上去联系学校车队!就说我有紧急的科研任务,需要立刻调用一辆吉普车!目的地,阳山县青石村!”


    学校的吉普车,那可是给校领导和院士级别的人物,执行重要公务时才能动用的!


    李响有些犹豫:“老师,这……符合规定吗?”


    “什么规定不规定!”周教授吹胡子瞪眼,“培育国宝级的全新菌株,扶持贫困山区的农业发展!这难道不是天底下最重要的科研任务?谁敢拦着,让他来找我周文清!”


    这位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学术泰斗,此刻,却展现出了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


    ……


    当那辆绿色的212吉普车,一路颠簸,尘土飞扬地开进青石村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上一次来吉普车,是县长秘书。


    这一次,竟然直接从省城开来了一辆!


    村民们纷纷从工地、从家里跑出来,好奇地围在村委会大院门口。


    车门打开,当他们看到张耀从车上走下来时,所有人都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欢呼!


    “耀子回来了!”


    “耀哥!”


    张大山和刘老四第一个冲了上去,激动地看着张耀,又好奇地打量着他身后跟着的两个“城里人”。


    一个头发花白,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像个大干部。


    一个年轻点,也戴着眼镜,拎着大包小包,一脸的紧张和好奇。


    “耀子,这两位是?”张大山问道。


    “我来介绍一下。”张耀笑着,侧过身,“这位,是省农业大学的周文清,周教授!是我们合作社,以后首席的技术专家!”


    “这位是周教授的高徒,李响同志!以后也是我们合作社的技术员!”


    省农业大学!


    首席专家!


    这两个头衔,像炸雷一样,在村民们心里炸响。


    他们虽然不懂这意味着什么,但光听名字,就知道这绝对是天大的大人物!


    “教授好!”


    “专家好!”


    村民们瞬间肃然起敬,一个个拘谨地打着招呼,看周教授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周教授哪见过这种阵仗,被一群朴实的汉子围着,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