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强攻!倒挂金钩!

作品:《世界杯传奇从门将开始

    世界杯小组赛第2轮,中国香港对阵荷兰队的比赛正在进行中。


    原本被认为是一边倒的比赛,却出人意料地精彩。


    原因是处于弱势的中国香港队,居然打起了攻势足球。


    开场仅10分钟,香港队和荷兰队就各进一球,打成1:1平。


    现在由香港队在中圈开球。


    荷兰队主教练,已经快速做出了调整,安排扬马特贴身盯防李普,其他球员随时协防。


    果然,刚一开球,香港队完全没有试探的意思,直接就向着荷兰队的后场发起进攻。


    杨马特二话不说就跑到了李普的身边,紧随其后,寸步不离。


    同时范佩西、德古斯曼两位球员,一前一后,干扰李普和队友之间的传球。


    这种包夹战术,李普早就习以为常。


    他离开左边路,在荷兰队的后场到处乱跑。


    在这期间,队友通过不断地传球,已经逼近荷兰队禁区了。


    在这里两队球员可以说是寸土必争。


    比赛突然就变得激烈起来。


    米祖尼刚刚将球传给克雷,克雷还没来得及将球回传,马上受到荷兰队的逼抢。


    施内德冲过来,伸脚去踢皮球时,克雷已经将球传出,结果两人撞到一起。


    还好克雷没有什么大碍。


    主裁判响哨,判给香港队一个前场任意球。


    由于距离较远,克雷将球吊向禁区内,史蒂文斯和科沃尔被荷兰队挤得无法抢到有利位置。


    球被荷兰队顺利解围,并且马上发起了快攻。


    香港队也不含糊,面对小飞侠罗本的快速突破,吕部冲过来一挡,把他撞了个人仰马翻。


    荷兰队同样获得一个前场任意球机会。


    这次荷兰队使用的是战术任意球。


    施内德假装大脚开球,突然把球推到中路,从后插上的德古兹曼假射真传,将球踢给埋伏在禁区内的罗本。


    接球后,没等香港队反应过来,小飞侠直接推射远角。


    叶宏辉扑救不及,目送皮球滚入网内。


    2比1!荷兰队反超比分!


    虽然落后,但要香港队认输是不可能的。


    以李普为轴心,【跑轰】战术开始发威,在多人配合下,撕扯着荷兰队的防线。


    荷兰队的中场强度充分体现出来。


    他们的阵型不断后退,封锁香港队传球路线的同时,不断压迫持球队员。


    实在拦不住时,就会用犯规的方法,中断香港队的进攻。


    中场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两边的球员不断碰撞在一起,争夺球权,看得观众席上的球迷们尖叫连连。


    眼看着打不开局面,李普不得不再次承担起进攻的重任。


    他和孔明在左路进行小范围配合,终于甩开扬马特的纠缠,带球沿边线突破。


    德古兹曼和弗拉尔连忙对他实施包夹,李普当机立断使出【任加舞者】技能,左突右冲,最后用一个穿裆球过掉弗拉尔,成功突破防守。


    看到李普向禁区冲过来,后卫德弗来马上补位,将史蒂文斯交给德容防守。


    这就苦了德容。


    1984年出生的他,已经30岁了,而且他的身高只有1米74,要防守1米90年富力强的史蒂文斯,显然用常规手段是不可能的。


    看到德弗来补位,李普这个坏家伙也是把球一挑,传向中路。


    史蒂文斯就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发力冲向了皮球。


    眼看史蒂文斯就要头球攻门,德容不得不伸出双手,拦腰抱住了他!


    结果当然是吃到一张黄牌。


    所幸犯规地点在禁区线之外,裁判只给了一个靠近左路的任意球,没有给点球。


    不过这个位置已经足够危险了。


    荷兰队的球员密密麻麻地排在禁区内,简直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李普冲着主罚任意球的米祖尼打了个手势,这是让他直接射门的意思。


    米祖尼点点头,他退后五米,准备直接任意球攻门。


    “看小贝克汉姆的任意球。”


    “距离球门23米,确实是个不错的位置。”


    “包括李普在内的高个子球员,全部都跟荷兰队球员挤到了禁区内。”


    “来了来了,米祖尼助跑。”


    “重心压得很低,身体严重向左倾斜!”


    “看起来就跟贝克汉姆的圆月弯刀姿势一样!”


    “果然是直接任意球射门!”


    “距离太近,为了绕过人墙,射门力道有点不够!”


    “门将西莱森赶上了,单拳将球打飞!”


    “球来到了禁区外,还有机会!”


    “小比埃尔霍夫头球摆渡!”


    “球落在李普脚下!”


    “李普!转身射门!”


    “哎呦我去!命中横梁!”


    “什么?”


    “又是李普!”


    “原地拔起!”


    “倒挂金钩!”


    “球进了!球进了!”


    “2:2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