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大孙,你炼丹给咱祝寿想炸死咱?

作品:《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哼!


    朱元璋双手捧着茶杯。


    咱不懂?


    说得好像你很在行似的!


    难得搭理你,咱自个儿晒太阳!


    朱小宝此时心绪纷乱。


    马老头的生日,明年正月十五就到了,如果能送他一副近视眼镜作为生日礼物,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目前玻璃尚未被发明,历史上玻璃是在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从南番带回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西洋海的那边就有玻璃产业。


    玻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但那时的玻璃工艺尚未成熟,汉人仅能制造琉璃。


    到了明朝中期,李时珍已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玻璃的制作方法。


    朱小宝虽然没读过《本草纲目》,但他读过《多能鄙事》。


    没错,正是刘伯温留下的那部史料!


    他曾经阅读过一套完整的前朝史料。


    刘基在《多能鄙事》中有所记载。


    “取黑锡四两,硝石三两,白矾二两,白石末二两三,将其研磨至极细粉末,用锅以炭火熔化前三者,调和至朱红色泽,无需添加其他成分!”


    换言之,玻璃制造方法的史料,实际在明初刘基的著作中便有所记载!


    而后人误传玻璃是郑和从西方带回的舶来品,许多人便误以为这是外来技术。


    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应该是我们祖先最早发现并制造的技术!


    朱小宝从书房取出笔墨纸张,仔细地将烧制玻璃的秘方书写在纸上。


    “少爷,徐姑娘来了。”


    朱小宝并未抬头。


    “嗯,让她进来吧。”


    朱元璋躺在摇椅上,面色稍显变化,他双眼微睁,见朱小宝在石桌上认真书写,便问道。


    “徐姑娘是何人?”


    朱小宝答道。


    “一位友人。”


    朱元璋轻声应道。


    “你在写什么呢?”


    “我在为您准备的寿礼呢!”


    朱元璋懒散地从摇椅上起身,背着手,悄无声息地走到朱小宝背后。


    但当朱元璋看到朱小宝所写的内容时,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你这是打算炼制丹药?”


    啊?


    朱小宝感到困惑。


    “您这是何意?”


    朱元璋问道。


    “你不是紫清观的主持么?”


    朱小宝无奈地转过头。


    “老爷子,我又不是真的道士,怎么会炼丹呢!”


    朱元璋困惑地道。


    “那你写的这方子,白矾和硝石,再加点黑炭,你是要炼出火药,把咱炸飞天?”


    “你这是哪门子祝寿?是要送咱上天吧!”


    噗嗤!


    “咯咯咯!”


    徐妙锦从后面掩嘴走来,看到朱元璋,轻轻鞠了一躬。


    朱元璋仔细观察了她一番。


    “嗯,长得还算水灵。”


    徐妙锦脸颊微微泛红。


    朱小宝也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马爷爷,别乱说,徐姑娘是我的正经朋友,你可别吓到人家了!”


    朱元璋瞪圆了眼睛。


    “你还有不正经的朋友?”


    “……”


    朱小宝哑口无言。


    徐妙锦却忍不住笑了起来。


    “呵呵呵。”


    她探头看向朱小宝写的东西,好奇地问道。


    “这配方,我似乎在哪里见过……”


    “是不是在刘伯温的《多能鄙事》里提到过的,关于制造玻璃的方子?”


    我去!


    朱小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你居然记得这个?”


    徐妙锦答道。


    “我读的书比较杂,各种各样的都看过一些。”


    这叫看过一些?


    你这不是一目十行吗?


    记得前世,朱小宝为了完成实验作品,不得不死记硬背下来。


    而徐妙锦只是匆匆一瞥,就能说出这些,这姑娘的记忆力还真是惊人!


    朱元璋狐疑地瞥了徐妙锦一眼。


    “你这姑娘,为何如此出色?”


    朱小宝笑道。


    “岂止出色!她连下棋也是一把好手呢!”


    朱元璋立马来了兴致,挥动起袖子来。


    “那感情好!你可愿与咱一决高下?”


    “不过,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输了可别哭鼻子哦!”


    徐妙锦紧握双拳道。


    “当然不会!”


    朱小宝笑道。


    “老爷子,您就稍微让着她一点呗!”


    朱元璋笑着答应了。


    “好!”


    赵明知府邸内。


    赵明知郑重其事地准备了一些礼物,对赵婉儿道。


    “你把这些礼物,给你宫里的小姑送去。”


    赵婉儿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


    “好!”


    看到赵婉儿的态度,赵明知气不打一处来。


    “你啊你!”


    “那小子不主动找你,你就不打算去找他吗?”


    赵婉儿答道。


    “随他去吧,反正也没什么事,我为何要去找他?”


    赵明知哭笑不得。


    “那朱家人为何不急着娶你?”


    赵婉儿歪着头道。


    “老爷子不是说过么,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一段时间就会风光地迎娶我。”


    赵明知重重地拍着手。


    “唉!”


    “你怎么那么容易就相信别人的话呢!”


    “那天在濮府,我可是看见了朱小宝和一位年轻女子同行的,那女子长得可不比你差。”


    “那小子保不齐真就是道德败坏,一方面和你订了婚,另一方面又去追求其他女子了!”


    赵婉儿摇头道。


    “不可能!老爷子和朱小宝是绝不会做出这种事的。”


    “天真!”


    赵明知斥责道。


    “好了!你准备进宫吧!我再去打听一下。”


    “纵使他朱小宝眼下不打算迎娶你,也得给我个明确的时间,否则我总是心神不宁的。”


    赵婉儿抱怨道。


    “父亲!你能不能别让我看起来好像急着嫁人似的?”


    “去去去!准备进宫!别管你爹!”


    赵明知背着手,向朱府方向走去。


    不管他怎么想,都始终弄不明白,朱小宝和老爷子为何不着急迎娶他家婉儿。


    那老爷子还说什么现在不是时候,要娶就得大张旗鼓地娶!


    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再给你十年八年的,那小子是能考取进士,还是能当上将军?


    文不成武不就的,除了经商,还能有什么大作为?


    哦!


    赵明知的脚步顿了一下。


    朱小宝虽和一些国公权贵关系不错,但这不也是依赖朱家老爷子的关系吗?


    思来想去,他终究还是个商人。


    再说了,我们大明的官职又不能世袭。


    既然如此,你们不娶了,还好像受了委屈似的。


    我们婉儿又不是配不上你们!


    绝对不行!


    无论如何,今天必须确定婚礼日期,哪怕推迟一两年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