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曾毅生孩子了

作品:《以为是末世,你给我干四合院来啦

    傍晚时分,四合院里刚洒过水,蒸腾的热气混着各家灶台飘出的玉米糊糊香,在青砖地上慢慢散开。


    “生了生了!”


    许大茂骑着自行车从胡同口冲进来,车铃叮铃铃响得急。


    “曾哥生了!带把的!七斤三两!”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滚水里,原本在院里乘凉的人全站起来。


    一大爷易中海手里的蒲扇顿在半空,烟袋锅子上的火星子烫了手指也没察觉:“当真?母子平安吧?”


    “平安平安!”


    许大茂支起自行车,额头上的汗顺着下巴滴,“我刚从医院回来,嫂子还笑着呢,说让给院里报个喜。”


    傻柱从后院过来,听见这话往墙根一靠,扯开嗓子喊。


    “雨水!雨水!把咱家那只老母鸡杀了,给小林补补!”


    何雨水从西厢房探出头,手里还攥着纳了一半的鞋底。


    “哥,那鸡是留着给你补身子的,你忘了上礼拜你腰疼?”


    “补啥补!”


    傻柱瞪着眼,粗布褂子的袖子卷到胳膊肘。


    “当年我跟刘影没过成,院里街坊谁没帮过衬?尤其是慧芳天天都是吃住在小曾家里,现在曾毅生了儿子,咱不得表示表示?”


    提到刘影,他声音低了半分,转身往厨房走,“我自己来,杀只鸡还不简单。”


    正忙乎着,三大爷闫埠贵捏着算盘从屋里出来,噼里啪啦打了几下。


    “按老理,添丁得送红鸡蛋,一家六个,但是这个年月,家家都不好过啊,要不一家送一个?。”


    送一个?众人没有接话,都感觉有点少。


    他说着往许大茂跟前凑了凑,“大茂,你说这孩子像谁?听说公安的孩子都机灵。”


    “起名了没?”


    二大爷刘海中挺着大肚子走了过来。


    “老闫啊,这事咱就别掺和了,人家那小曾可是出过书的文化人,估计名字早就想好了。”


    贾张氏坐在台阶上纳鞋底,听见这话翻了个白眼:“人家公安的孩子,用你操心?”


    话虽这么说,手里的针线却慢了,眼神往曾毅家门口飘。


    不知道曾家这次摆不摆酒啊,口水有点抑制不住。


    秦淮如端着空碗从厨房出来,往曾毅家方向望了望,对贾张氏说:“妈,要不我把下午蒸的玉米窝头送两个过去?”


    “送啥送?”


    贾张氏把线在头上蹭了蹭,“人家公安家缺你那两个窝头?看院里别人送啥,咱就跟着,咱也随个礼。”


    因为曾毅给上面送了一百多万吨的粮食,再加上国家有了新的高产粮食种子,所以基本没怎么降低工人的口粮。


    所以即使到了61年8月,贾东旭也没有上墙,脸上和前几年也没啥区别。


    院里正热闹着,曾毅的师傅赵师傅领着师母从胡同口进来。赵师母手里挎着个蓝布包袱,里面鼓鼓囊囊的。


    “刚从厂里听说的信,我让老婆子过来搭把手,晓梅是公安,平时忙得脚不沾地,这下可得好好歇歇。”


    赵师傅嗓门洪亮,进院直接开口。


    一大爷易中海赶紧迎了上去。


    两个人都是八级工,对等。


    赵师母是个利落人,进了曾毅家就没闲着,先烧了壶热水,又把带来的小米、鸡蛋往灶台上摆。


    “小曾这孩子这下也有依靠了。”


    她一边洗手一边说。


    赵师傅和易中海在旁边不停的点头表示认可。


    一天以后,夫妻二人直接出院,现在女人身体素质都不错,比较结实。


    曾毅抱着襁褓站在炕边,笨手笨脚的,生怕碰坏了怀里的小东西。


    孩子闭着眼,小拳头攥得紧紧的,鼻梁像林晓梅,下巴却跟曾毅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看着师母给林晓梅又是小米,又是鸡蛋的,曾毅想拦着。


    “师母,这太贵重了。”


    “啥贵重不贵重的?”


    赵师母把小米倒进锅里,“你师傅说,你现在是五级工,又立了功,家里添丁是天大的喜事。等孩子满月,让你师傅请厂里的老弟兄喝杯酒。”


    正说着,傻柱拎着只褪了毛的老母鸡闯进来,裤腿上沾着鸡毛。


    “曾毅,鸡给你炖上!”


    他把鸡往案板上一放,“我跟雨水说好了,这几天我负责买菜,她过来搭把手,你就专心伺候月子!”


    何雨水跟在后面,手里拿着块干净的布,笑着。


    “曾哥,我哥笨手笨脚的,还是我来弄吧。你看这孩子,眼睛跟晓梅姐一样亮。”


    曾毅刚要说话,院门口传来杨厂长的大嗓门。


    “小曾在家吗?我代表厂里送点东西!”


    众人赶紧迎出去,尤其是刘海中跑在了最前面。


    只见杨厂长和工会主席提着网兜,里面装着奶粉、白糖,还有块印着 “奖” 字的红布。


    “工业部的大领导听说你添了儿子,特意让我带句话。”


    杨厂长拍着曾毅的肩膀,“说你这是‘工作家庭双丰收’,给咱工人阶级长脸了!”


    现扬的人看着曾毅,羡慕不已,这是上达天听了啊。


    刘海中更加眼热,恨曾毅当初咋不和自己学锻工呢。


    工业部的办公室里,大领导看着桌上的报表,跟秘书闲聊。


    “红星厂的曾毅,就是写钳工书那个,添了个儿子。你说这巧不巧,国家搞建设要后继有人,工人家里也添丁,好兆头啊。”


    秘书笑着点头:“是啊,听说孩子他妈是公安,这俩口子,一个保家,一个建设,真是般配。”


    可以说现在的曾毅从上到下都有了一定的名声。


    四合院里,月亮慢慢爬上来。


    曾毅坐在炕沿,看着林晓梅给孩子喂奶,师母在灶台上炖着鸡汤,香味从门缝钻出去,和院里飘来的槐花香混在一起。


    傻柱蹲在中院劈柴,斧头起落间哼着跑调的梆子腔


    “老易,这孩子都抱回来了,咱这礼该随了。你得赶紧拿个章程啊。”


    易中海也是眉头紧皱,按老礼儿,红鸡蛋要么六个要么八个,可是这两年粮食紧缺,都可着人吃呢,鸡蛋不多,到底送多少好呢?


    尤其是不知道曾家要不要摆酒。


    “叫啥名好呢?”


    林晓梅轻声问,指尖划过孩子的小眉毛。


    曾毅望着窗外的月光,突然笑了:“叫建国吧。”


    曾毅没想着起什么起什么出挑的名字,在这个时代随大流的好。


    月光穿过窗棂,照在孩子脸上,小小的鼻翼翕动着,像在应和这个崭新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