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曾毅的反思

作品:《以为是末世,你给我干四合院来啦

    今天早上,曾毅收到了出版社送过来的面《手艺大练兵:五级钳工从入门到精通》的样本,简单的看了看,不管是制作还是排版,比当初的一级钳工书好太多了。


    现在出版社正在和曾毅联系,打算重新排版出前三册。


    桌角放着矮人头领昨天发来的情报。


    非洲人口从去年的4.9亿锐减到4.6亿,不到一年点时间消失了三千万人,成百上千个部落彻底从地图上抹去,还有三个小国在混战中灭国,国土被周边势力瓜分。


    曾毅指尖摩挲着情报纸,纸上的油墨似乎都带着血腥味,他想起第一次在系统里看到非洲地图时的样子,那时的草原还是绿色的,部落里还有孩童的笑声,可现在,只剩下焦土和废墟。


    “在想什么呢?饭都快凉了。”


    赵春燕端着一碗玉米粥走过来,放在石桌上,看着曾毅发呆的样子,轻声问道。


    曾毅回过神,拿起筷子,笑了笑没说话。


    从一开始布局非洲,他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永生神物”对于那些不差钱富豪的诱惑,本就会让人性的贪婪和残忍暴露无遗,他不过是点燃了这把火。可每当看到这些冰冷的数字,他还是会忍不住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太无情了?


    “我就是个工人,能做什么呢?”


    曾毅自嘲地笑了笑,夹起一口菜放进嘴里。


    “我一没带兵打仗,二没杀人放火,干干净净的,那些事跟我没关系。”


    他像是在说服赵春燕,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接下来的几天,曾毅刻意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工友们来找他请教技术问题,他也耐心解答,尽量让自己不去想非洲的事。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国内的一场风波,又把他卷了进去。


    这天上午,曾毅正在回复读者来信,老王急冲冲地跑进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脸色难看。


    “曾顾问,你看看这个,这些学者太过分了。”


    曾毅接过报纸,头版头条的标题格外刺眼,《呼吁援助非洲。停止无意义的杀戮,彰显大国担当》。


    文章里,几个国内的学者联名呼吁,要求四九城派医疗队和救援队去非洲,帮助当地的土著,还指责某些势力为了利益,在非洲挑起战乱,导致无数人流离失所。虽然没指名道姓,可字里行间的指向性却很明显。


    “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老王气得直跺脚。


    “他们知道非洲现在有多乱吗?约翰牛和老大哥的军队在利比亚打得不可开交,美丽国的雇佣兵在刚果盆地烧杀抢掠,足球王国人还在抢金矿,咱们派救援队过去,不是送命吗?”


    曾毅皱着眉头,把报纸翻了一遍。这些学者大多是高校的教授和研究所的研究员,平时没去过非洲,却凭着几篇国外的报道,就开始指手画脚。


    他们不知道,非洲的混乱早已不是“援助”能解决的,现在去非洲,只会成为列强混战的牺牲品。


    “他们还说要组织救援队,下周就出发去非洲。”


    老王补充道。


    “现在报纸上都吵翻了,好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还支持他们,说咱们应该帮助第三世界的非洲兄弟。”


    曾毅放下报纸,眼神冷了下来。这些人要是真去了非洲,不仅救不了人,还会打乱他的布局。


    万一他们被某一方势力利用,或者泄露了四九城的信息,后果不堪设想。而且,他们的“呼吁”已经引起了民众的关注,要是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影响国内的稳定。


    “不能让他们去。”


    曾毅心里暗想。


    当天下午,曾毅就通过567部队的渠道,把这些学者的情况上报给了上面。他没有要求“阻止”,而是建议“支持”。


    既然他们想去非洲援助,那就满足他们,派人把他们送到非洲,免得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


    上面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一周后,那几个学者带着他们组织的民间救援队,兴高采烈地登上了前往非洲的飞机。他们以为自己是去“拯救非洲”的英雄,却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一个比他们想象中还要残酷的地狱。


    飞机降落在非洲的利比里亚机场,刚下飞机,他们就被卷入了一场混战。约翰牛的军队和老大哥的军队正在机场附近交火,子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救援队的成员吓得四处躲藏,几个学者更是吓得腿都软了,连哭都不敢大声哭。


    “这不是说好了有安全保障吗?”


    一个戴眼镜的学者拉着护送他们的567部队士兵,声音发抖。


    士兵面无表情地说。


    “这里是非洲,安全保障就是能让你们活着下飞机。现在想回去,已经晚了,机场被封锁了,你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活下去。”


    说完,士兵转身就走,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学者和救援队成员。


    他们看着眼前的战火,看着远处燃烧的村庄,终于明白,非洲不是他们在书里看到的“苦难之地”,而是一个真正的人间炼狱。


    有的学者想去找约翰牛的军队寻求保护,却被当成“间谍”抓了起来,有的想躲进附近的丛林,却被部落的土著当成“侵略者”追杀,还有的试图联系国内,却发现连求救信号都发不出去。


    半个月后,矮人头领传来消息,那支民间救援队只剩下不到一半的人,躲在利比里亚的一个废弃教堂里,靠吃野果和树皮为生,之前那些高呼“援助非洲”的学者,现在每天都在祈祷能有人来救他们。


    曾毅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校对五级钳工教材的最后一页。他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没有多余的表情,继续低头写字。


    当天晚上,曾毅站在院里,看着天上的月亮,心里的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非洲的混乱还在继续,那些学者的下场也算是一个教训,以后应该不会再有人轻易提出“援助非洲”的想法了。


    而他,还是那个四九城的小工人,每天写写书,回复回复读者来信,偶尔去车间帮工友解决技术难题。


    至于非洲的事,他会继续关注,但不会再让那些事影响自己的生活,他能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第二天一早,他遇到了王师傅,王师傅手里拿着一本四级钳工教材。


    “曾顾问,你写的书太好用了,我昨天用你教的方法,修好了厂里的老机床,厂长还表扬我了。”


    曾毅笑着点头,和王师傅边走边聊,聊车间的生产,聊工人的技术进步,聊即将出版的五级钳工教材。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仿佛远处非洲的战火,从未存在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