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作品:《穿书后,美人知青闪婚军官随军了

    等回到家进了房,陆时安看到她满面春风的俏模样,顿时有些心猿意马。


    照着脸颊亲了一口,陆时安笑问:“遇到什么事了,让你这么高兴?”


    她脸上这么明显?


    总不能实话实说,告诉你回来的路上,你妈一直在教我怎么让你变成一头多干少知道的核动力驴吧。


    文苒苒虚咳一声,迅速转移话题。


    说话间,把房子的事带过了一下。


    “我想着,既然买房子的钱爸妈不肯收就算了,等回去以后修缮的费用咱们多汇点,你觉得怎么样?”


    陆时安眉眼柔和:“家里的事情你决定就好,你说了算,我没意见。”


    别说是房子了,但凡家里的东西,哪怕一个钢镚儿都归媳妇管。


    他就老老实实做个听从安排的“一家之主”就行。


    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走的这一天,除了有手术的陆时晴,一家人都来送行。


    似乎知道是要离别。


    稳稳叮叮和兜兜被抱在怀里,瘪着嘴把小脑袋埋在大人颈窝。


    陶声龄和陆振军最舍不得的就是三个孙子,伸手挨个摸了摸乖孙的脑袋,语气不舍地叮嘱。


    “回去好好吃饭,乖乖的,听爸爸妈妈的话,知道不知道?”


    “奶奶有空就去看你们,给你们带好多东西。”


    三个小崽委屈巴巴地看着奶奶,陶声龄心尖跟针扎似的,抱着孙子亲了好几口。


    陆振军也是一副舍不得松手的样子。


    还是文苒苒说会寄照片,有时间也带着孩子回来,两个老人才依依不舍地点了点头。


    陆振军把陆时安拉到一边交代着什么,文苒苒也在这边跟婆婆和姐夫说话。


    特意叮嘱梁知洲和陆时晴记得吃罐头,就怕他们忘了。


    人总是希望追求更大的圆满。


    罐头里文苒苒用上了灵泉,虽然不知道对梁知洲的不育有没有帮助,起码对身体有好处。


    能有孩子的话很好,要是命中注定,两个人其实也已经足够幸福。


    说话间,火车进了站。


    文苒苒和陶梅花把孩子从爷爷奶奶的手上接回来,陆时安提着行李。


    “爸,妈,那我们就先走了。有时间再回来看你们。”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文平安本来在地上玩,听到关键词后,扒拉了两下陆时安,借他的力爬上了陆时安肩膀站稳。


    陶声龄也摸了摸猫咪的头,“平安也乖一点,下次再来。”


    “喵~”


    几人启程回家属院。


    稳稳叮叮和兜兜看着爷爷奶奶离自己越来越远,伸出胳膊在空气里抓了抓,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爷爷,奶奶~”


    “呜啊啊啊~”


    陶声龄心里一酸,在原地抹起了眼泪。


    陆振军内心也不好受,伸手在自己媳妇的后背拍了拍。


    梁知洲也连忙安慰起了岳父岳母。


    直到火车呼啸着远去,几人才收拾了一下心情,神情怅然地从月台离开。


    陶声龄看了陆振军一眼,儿媳一家要走,这人昨天晚上一晚上没睡着,心里舍不得得快死了,表面上装的倒是挺好。


    “刚才你跟时安都交代什么了?”


    陆振军顾左右言其他,直到躲不过了,才老实交代道。


    “也没交代什么。”


    “就是跟陆时安那小子说,如果五年内他不能想办法调来京市,老子就不管他了,直接把他媳妇儿子都接过来。”


    天杀的,看不到几个宝贝孙子了,他以后日子可咋过!


    火车上,陆时安文苒苒和表姨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哄。


    文平安也急得在三个娃之间转来转去,喵呜喵呜地安慰个不停止。


    稳稳叮叮和兜兜哭累了,表姨给打了点热水擦了擦小脸后,三个孩子伤心地睡了过去。


    梦里还抽抽噎噎的,分外可怜。


    文苒苒满眼怜爱地拨了拨三小只的头发,垫上布垫后,把枕头堆在铺位外沿。


    陆时安扯过被子,盖在儿子们身上,几个大人对视一眼,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热闹过后的空虚有时候就连他们都接受不了,更何况是几个小孩子呢。


    叮叮和兜兜还稍微好一点,回到家属院之后,有隔壁大牛二牛,还有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情绪恢复得很快。


    稳稳平时性格比较内敛,记忆力也好,回来好几天了,还是时不时会向文苒苒和姨婆问,“爷爷奶奶,姑姑姑父呢?”


    文苒苒耐心解释,“爷爷奶奶跟姑姑姑父在京市,他们要工作,我们可以电话联系。等稳稳长大一点,妈妈带你跟叮叮兜兜回去看他们,好不好?”


    稳稳低下头,看着自己手上的绘本。


    表姨看着都忧心。


    这么大点的孩子,咋这么重情。


    文苒苒从抽屉里拿出红包,在稳稳面前晃了晃,“稳稳,你看这是什么?”


    “我们回来的时候,爷爷偷偷塞在行李里的红包,爷爷的私房钱,给你和叮叮兜兜的。”


    “等稳稳数得清楚红包里是多少钱了,就能看到爷爷奶奶了,妈妈跟你拉钩。”


    文苒苒郑重地伸出手,稳稳不知是听懂了还是没听懂,后面总算恢复了过来。


    这年十月发生了一件大事。


    十月十二日,高考恢复的消息通过广播,报纸,以及各种宣传方式,传遍了全国。


    无数工人、知青为之雀跃的时候,家属院里也沸腾起来。


    李慧首先过来找文苒苒。


    “苒苒,苒苒你听到广播里说的了没有?说是能考大学了,你是不是要参加高考?”


    “家里的事你放心,我能给你帮把手,你安心备考,争取考个状元回来!”


    紧接着张大娘也小跑着来了,还在院子里没进来就开始嚷。


    “小陆媳妇儿,小陆媳妇儿,你赶紧的,上城里书店买书去。”


    “就这一会儿呼啦啦去了一堆人了,你再不去就晚了,快快快,我跟你一起,保证你看中啥我就给你抢到啥。”


    文苒苒为她们心里惦记着自己而感动,但高考她确实不准备参加。


    得知她这个决定,李慧和张大娘不太理解,但还是支持。


    “不参加就不参加吧,你有能耐,不当大学生也行。“


    ”你当那啥编剧的电影我俩去看了,哎哟,是真好看!”


    说着,两人又去稀罕逐渐有抽条架势的三胞胎。


    同年十二月,高考正式开考,次年,好消息从各个地方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