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李世民夫妇怒闯公堂摊牌,李逸竟然是皇子?

作品:《穷养民间十五年,李世民曝光我太子身份

    伴随着这一声“住手”,两名男子从暗中走出,快速来到大堂上,将李逸护在了身后。


    刚刚冲入县衙的长孙皇后远远看到这一幕,顿时停下了脚步。


    方才听到有人要对李逸用刑,她一着急,就没想太多,只想着尽快冲进去阻止。


    但现在看到已经有人出面阻止之后,她突然冷静下来了。


    作为皇后,她长期居于后宫之中,一个小小的万年县令,可没机会见过她。


    所以她要救出李逸,就得自爆身份。


    但十五年之期未满,为了保险起见,她不能在李逸面前暴露出皇后的身份。


    因为她的身份一旦暴露,李世民的真实身份自然也就在李逸面前隐瞒不住了。


    以李逸的聪明程度,肯定会联想怀疑他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寻根问底。


    到时候,事情就很难办了。


    “那两个人是百骑吧?”


    等李世民等人也追上来之后,长孙皇后开口问百骑统领李君羡道。


    “回禀皇后娘娘,是的。”


    李君羡恭声回道。


    闻言,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她刚才也是太担心李逸才会乱了方寸,忘记李世民早就在暗中安排了百骑负责保护李逸。


    就算她与李世民没有及时赶来,李逸也不会有事。


    李世民看见长孙皇后已经冷静下来,便将本来打算劝阻长孙皇后不要贸然冲入县衙大堂的话收了回来。


    他转而吩咐李君羡道:


    “李君羡,此事交给你出面处理。”


    “先让二皇子离去,然后将万年县令带到县衙后堂,朕有话问他。”


    “遵旨。”


    李君羡恭声回了一句,然后快步走向县衙大堂。


    “观音婢,你是跟我去后堂,还是在这里等逸儿?”


    李世民又开口问长孙皇后道。


    长孙皇后没有半点犹豫地回道:


    “我去外面等逸儿。”


    有李君羡这个百骑统领出面放人,李逸马上就能离开了,她没必要在县衙里面等,免生枝节。


    至于看李世民惩处万年县令,她没那个兴趣。


    不用想,此人的下场一定会


    反正李世民肯定不会轻饶了此人,她不如把这点时间用来陪李逸。


    与此同时。


    就在长孙皇后等人交谈的时候。


    另一边。


    万年县令周文渊看着突然冒出的两个人,脸色微变。


    怎么会突然冒出两个来历不明的人帮李逸?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数,让他心中涌现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李逸打量着挡在自己身前的两人,心中第一反应是这两人是程知节派来的。


    因为整个长安城他认识的人之中,有能力、有意愿、有胆量帮助他的,他觉得就只有程知节这位当朝国公了。


    “你们是何人?为何干扰本官审案?”


    周文渊看着这两个百骑,沉声问道。


    两位百骑中的一人迈步上前,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举在周文渊的面前,并开口说道:


    “周县令,我等乃百骑侍卫。”


    “至于为何干涉周县令审核,想必周县令自己也清楚。”


    “本朝有五听之法的规定,此案你今日第一次审理就用刑,有违本朝律法规定。”


    “难不成,周县令堂堂一方县令,连五听之法都忘记了?”


    这个被安排来保护李逸的百骑,在百骑中也是精英,头脑非常灵活,善于应变。


    这时候,他肯定不能看着李逸被用刑。


    开玩笑,这可是二皇子殿下,要真被这群万年县的捕快上刑了,那就是捅了天大的篓子。


    回头陛下秋后算账的时候,不但万年县从县令到捕快死定了,而且他们几个负责暗中保护李逸的百骑也肯定会被严惩。


    所以,他们肯定要出头阻止这件事。


    但要想成功阻止这件事,除了必须要暴露身份之外,还得有合适的理由。


    真实理由,那当然因为李逸是当朝二皇子,身份尊贵。


    可这个真实理由不能说啊!


    因为他们当初接到的旨意,就是绝对不能对外暴露李逸的真实身份。


    所以,必须要有另外一个合适的理由。


    而这个百骑的反应极快,很快便想到了理由。


    他口中的五听之法,是朝廷对于使用刑讯手段的规定。


    指的是在官员们决定开始用刑之前,需要先仔细查明实情查明真相,然后再根据伦理和法理来判断这件事情需不需要用到刑罚。


    在几次审问之后,审讯官依旧得不到准确的答案的时候,才可以用刑。


    并且,是对于那些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是却不配合调查的疑犯,才能动刑。


    总之,查案的时候用刑,是有严格规定的,不是说审讯官想用就能用。


    像万年县令周文渊这样,才第一次审问就要用刑的情况,显然是不合法的。


    不得不说,这名百骑找的这个理由,非常合理。


    李逸听完这个百骑的话之后,心中也是给此人点赞。


    在他的印象中,百骑侍卫属于武力担当,没想到也能出这样对律法很精通的人。


    难怪程知节会找此人来救他,这真是找对人了。


    是的,李逸现在已经确认了,这两名站出来帮助他的百骑,一定是程知节叫来的。


    他甚至猜想,程知节肯定是去求了当今天子李世民。


    毕竟,百骑在如今的大唐,是天子随身侍卫部队,是精英中的精英,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除了皇帝之外,就没有其他人能指挥得动了。


    并且,程知节上次也跟他说了,如果荥阳郑氏做得太过分,就会去找李世民做主。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会同意程知节的请求呢?


    李逸猜测,应当是与他提出的“吐蕃威胁论”有关系。


    之前程知节说过了,“吐蕃威胁论”在朝堂上引起了很大轰动,并让他李逸的名字进入了朝堂,在李世民那里留下了印象。


    而李世民一向爱惜人才,所以会同意派百骑出面帮他。


    再说,放在华夏历史上,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明君,知道下面的官员在勾结门阀制造冤案,肯定也会管。


    “宿国公确实仗义啊!”


    李逸心中感慨万分,却不知他想错了。


    他把自己父亲李世民的功劳,都算在了程知节的头上。


    另一边。


    周文渊看到令牌,听完这名百骑的话,脸上虽然没有露出太大异样,但却瞳孔微缩,心头一震:


    “百骑!”


    他心中莫名感到心虚。


    百骑可是陛下最为信任的亲随军队,不仅要负责保护陛下,而且还是陛下的耳目,负责为陛下收集各种情报。


    在这个时候被百骑找上门,他觉得可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李逸被指认“指斥乘舆”、“诽谤朝政”这事,是万和商会大掌柜与他商议捏造出来的。


    那几个诬告李逸的人证,是万和商会安排的,经不起严查。


    并且,这名百骑之人此时说的话,也很对。


    他此时命令捕快对李逸用刑,确实是违反五听之法规定的。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有五听之法的规定,但实际上,从中央到地方,审讯案子时候违规用刑的事并不少。


    只是他今日倒霉,被百骑的人抓了一个现行。


    但这事是从上面京兆府安排下来的,并且人都抓了,也没办法退缩了。


    心思电转,周文渊郑重开口说道:


    “五听之法,我自然铭记在心不敢忘。”


    “不过,事急从权,此人犯的乃是‘指斥乘舆’之罪,属于本朝的十恶重罪。”


    “并且,有数名人证一起举证,想必不会有假。”


    “可此人却拒不认罪,无奈之下,我只能用刑。”


    “毕竟事关陛下声誉,此事不能拖!”


    周文渊做出一副忠心耿耿为陛下分忧的样子。


    “这狗官,反应不慢啊。”


    “不过也是,万年县令可是正五品上,与长安县令一样,属于县令中的头牌,不像其他县令,都是六品七品,没点能力的人,也坐不上这个位置。”


    听完周文渊这一番说辞,李逸在心中嘀咕了两句。


    他很清楚,面对那名百骑指责周文渊违反五听之法一事,周文渊回复的这一番话,可谓是连消带打。


    一方面表明自己不是故意违反五听之法。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突出他如此做,是为了维护当今陛下的声誉。


    作为天子近卫的百骑,按照常理,一切行为都必须以维护天子利益为先。


    所以,周文渊话中的隐藏意思,百骑的人不但不能指责他违反五听之法,而且还不能干涉他现在用刑的事。


    因为这个百骑要是反对,就是不重视陛下声誉!


    在维护陛下声誉面前,什么五听之法之类的,都要让到一边。


    “不过,没用啊!”


    李逸也不慌张。


    如果这两名百骑是偶然出现,是出于维护律法的考虑才出面帮他的话,那周文渊这番话也许能收到效果。


    但他判断,这两名百骑是程知节找来帮他的,并且大概率是请示过了李世民之后,那周文渊此时打的算盘就要落空了。


    果然,在周文渊这番话说完后,上前交涉的那名百骑直接回道:


    “既然是十恶重罪,那就更应该遵守五听之法,以免冤枉人。”


    “因此,请周县令依法行事,否则我将上报。”


    这名百骑丝毫不给周文渊面子。


    因为他心中很清楚,这个万年县的县令死定了!


    都敢栽赃陷害二皇子了,陛下还能轻饶此人?


    当然,作为天子近卫,就算不知道李逸是二皇子,他其实也不会畏惧一个万年县的县令。


    周文渊也清楚这一点,所以这个百骑真要跟他对上,他也没办法。


    这个刑,看来是没法用了。


    但没关系,他可以不用刑,改为将李逸收监关入大牢。


    这是合法合理的事,这个百骑之人也挑不出他的错。


    然而。


    就在此时。


    李君羡带着几名百骑来到了大堂上,并径直走到周文渊面前。


    “我乃百骑统领李君羡,奉命前来处理此案。”


    “接下来,此案由我接手,其余人等不许有任何异议。”


    闻言,周文渊心头狂震,一言不发,不敢有任何意见。


    百骑统领只听一个人的命令,那就是当今陛下。


    所以,李君羡这位百骑统领说他是奉命而来,奉谁的命令就很清楚了。


    “不会要出事吧?”


    周文渊心中嘀咕了一句,他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而很快,李君羡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让他的预感得到了证实。


    “百骑已经查明,这几人举报李逸‘指斥乘舆’、‘诽谤朝政’,乃是诬告。”


    “来人,将这几人关入大牢。”


    李君羡伸手一指那几个万和商会找来当证人作伪证的人。


    见状,周文渊心中“咯噔”一下,知道自己麻烦大了。


    百骑奉陛下的命令直接将此案定性为诬告,说明陛下多半已经知道了万年商会与他勾结陷害李逸的事。


    这时,李君羡下了第二道命令,将李逸当场无罪释放。


    “李郎君,你受苦了,你放心,这几个诬告你的人,一定会被严惩!”


    李君羡很客气地对李逸保证道。


    这可是二皇子殿下,他不敢不客气。


    但李逸可不知道这一点,他面对客气的李君羡,更为客气。


    “多谢李统领主持公道!”


    李逸拱手一礼。


    这可是百骑统领,皇帝的绝对心腹兼大唐特务头子,在这样的人面前,他可不敢大意。


    李逸是客气了,但李君羡就难受了。


    二皇子拱手向他道谢,他受不住啊。


    但是吧,他又不能明确表现出来,避免产生暴露李逸身份的风险。


    “份内之事,不敢居功!”


    “李郎君,我就不远送了。”


    看着李逸向县衙外走去,李君羡向负责暗中保护李逸的那几名百骑示意,让他们暗中跟上。


    接着,李君羡又下了一道命令。


    令人抓捕万年商会大掌柜郑雄与万年商会东市酒肆掌柜王栋,罪名是诬告李逸的主谋。


    听见这道命令之后,周文渊心惊肉跳,很为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感到担忧。


    便在他心中惶恐的时候,李君羡冷冷地开口对他说道:


    “周县令,跟我来。”


    闻言,周文渊不敢多问,跟着李君羡向县衙后堂走去。


    在离开县衙大堂的时候,李君羡冷厉地扫了万年县捕头与那几个捕快一眼。


    这几个人虽然只是小从犯,但后面同样会受到惩处!


    另一边。


    李逸走出万年县衙之后,很快便看见了县衙门外的长孙皇后。


    “孙姨娘,你怎么来了?”


    李逸走到长孙皇后身边,诧异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