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分药厂开工
作品:《北大荒:都重生了谁还回城?》 “这主意不错!”
“我回去就让我爹联系王叔叔,王叔叔上次离开的时候就说了,苏医生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出来,他能帮的肯定会帮!”
“再说了!”
“军区后勤部成立一个医学研究院也正常,到时候将先心外科的成果一起拉进去,军区的医疗成果走上国际,这权威更足!”
韩国梁连忙道。
“不行!”
乔洪连忙叫住了韩国梁。
你到底是军区的。
还是我们卫生部的人?
怎么还一个劲地给军区说话?真要是如此,军区后勤卫生部部长出来,还不得翘上天!卫生部以后还怎么抬起头来!
“乔主任,我们知道你的难处!”
苏怀安连忙道。
“这事我去帮你申请,但我告诉你,上面未必会审批,因为这是我华国的第一例,真要是审批成功了,你这个院长的地位,可不比我差!”
“对了,不许朝军区审批,等我结果!”
乔洪沉声道。
“乔主任,这本就是苏院长应该得到的!”
韩国梁道。
乔洪看着苏怀安和韩国梁,无奈摇摇头,然后离开了,真要是申请成功了,那苏怀安以后做什么事,丁山河连过问的资格都没有。
“韩厅长,这事能成吗?”
蒋重山问。
“凭借苏院长现在的名声地位,那肯定是足够的,不过脑干研究属于禁区,卫生部没直接出面支持苏院长,也是担心苏院长做不出成果来!”
黄平道。
“黄副院长说得没错!”
韩国梁点点头。
脑干外科研究,这别说是华国了,消息传出去,国际上的关注都不少,因为脑干的任何一个成果,那都是国际最顶尖的医疗成果。
“不管成不成,申请一下是没错的!”
苏怀安笑着道。
“苏院长有一件事说得没错,我华国要走出去,在国际医学界争取地位,那这外科研究院的成立将至关重要!”
韩国梁道。
“只要考虑到这一点……这研究院就算现在不成立,以后也会成立!”
苏怀安道。
“没错!”
韩国梁笑了起来。
“希望这一次,乔主任可以给我们带来惊喜,不要像上次的先心外科一样,等到成果出来的时候才姗姗来迟!”
蒋重山叹一声。
“韩叔叔,若是外科研究院真的成立了,你肯定也会进入研究院,到时候,你的地位比起丁山河也不差了,你要查安顺药铺,也轻松不少!”
苏怀安道。
“怀安,谢谢你!”
韩国梁深吸了一口气。
当研究院成立的时候,他,也可以放开手了!
“对了,你们两个在省医院感觉如何?”
韩国梁问。
“韩厅长,我们现在都很好!”
蒋重山连忙道。
“省医院中的李建工和五位副院长都刚刚被带走,你们两人接任后,一定要先保证省医院的供给问题,以正常运转,别影响到患者的就诊!”
韩国梁道。
“是!”
两人都答应了下来。
韩国梁再次朝蒋重山两人嘱咐了几句后,和苏怀安一起离开了,韩国梁接着柳艳萍和韩笑笑一起回去了,苏怀安回了自己的分配房。
与此同时。
省办!
“丁山河啊,你怎么如此的愚蠢……”
乔洪叹息了一声。
然后,拨通了电话。
回来后。
乔洪想了很多,这一段时间,韩国梁和丁山河的争斗他看在眼中,原本他不看好韩国梁,毕竟丁山河是副省长,身后是省台班子。
但随着时间过去,局势越发不一样。
丁山河的人,一个个被送进去。
在丁山河眼皮子底下,韩国梁和苏怀安突破了他的封锁,将消息登上了华国卫生报,丁山河哪怕道歉,影响也不小。
再说。
苏怀安的考虑是正确的,华国需要一个契机走上国际医学界,争取医学的地位,苏怀安的这个提议,卫生部没办法拒绝,错过了一次,决不能再错过第二次。
一旦研究院审批下来。
丁山河,再也无法奈何苏怀安和韩国梁。
夜晚。
“苏厂长!”
苏怀安刚吃完饭,杨三来了。
“三爷,快坐!”
苏怀安招呼杨三坐下,给杨三倒了一杯茶。
“苏厂长,目前分药厂八条生产线已经建设完成,剩下的五十条生产线,我们正在和省药厂技术人员对接,并且安排建设工作!”
杨三喝了一口茶,笑着道。
“这么快!”
苏怀安眼中一亮。
十来天的时间,就可以开工了。
“你大哥在这一方面比我可强多了,可以提前开工,还得多谢苏怀平同志,现在工人和技术人员都到位了,就等开工!”
杨三道。
“什么时候开工?”
苏怀安问。
“苏厂长,你可是厂长,这事,等你发话呢!”
杨三笑着道。
“要是都准备好了,那我明日去一趟分药厂,先开工再说!”
苏怀安道。
解热镇痛胶囊生产越多,那也意味着,以前的安乃近和一些副作用大的解热消炎药品可以少用很多了,但要完全供应黑江,现在还远远不够。
“等一下我亲自去一趟韩厅长家里,将这消息和韩厅长说了,邀请他参加明日的开工仪式,对了,省电视台的记者早就和我们说了,开工的时候叫他们!”
杨三道。
“行!”
苏怀安点点头。
漠河分药厂的事,其实准备建设的时候,就已经登上报纸宣传了,这可是大事,明日开工,那是要直接在省电视台报道。
“剩下的五十条生产线,我估计,至少需要小半年的时间!”
杨三道。
这一次可以这么快的开工,是因为人工需求少,下一次那可是三千工人啊,这一批工人的培训,那就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还有生产线的建设问题。
人越多。
问题也就越多。
“半年太长!”
苏怀安沉声道。
苏怀安估计,不出三个月的时间,韩国梁就会动安顺药铺和省药厂。
不说其他的。
一旦外科研究院审批下来,那丁山河就坐不住了,以前,丁山河不怕韩国梁,因为他知道韩国梁不敢查,但以后,可就不一样了!
“三个月太难!”
杨三深吸了一口气。
“而且,五十条生产线就算不是解热镇痛胶囊,一条生产线也至少需要十万以上的投资,五十条,那就是五百万以上!”
“苏厂长,我们垫不起!”
杨三苦笑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