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回营地、伙伴

作品:《荒野社畜:被迫在异星007造房

    他找来一块石头,在岩洞旁边的石壁上敲下一块检查断面,灰白色石头上布满细密气孔,是烧石灰的好材料。


    李知远继续敲击,得到了不少半个拳头大小的石灰石。


    等到洞口旁边堆起一堆之后,李知远停了下来,在旁边砍了一些藤蔓,编织了一个密实的背篓。


    因为需要装石灰石,所以这一次的背篓他制作的很结实,用力扯了扯,没有变形,李知远就带着背篓来到了洞口附近,把刚才敲下来的石灰石装进了背篓中。


    怕把背篓弄坏,李知远没有装太多的,大概只是装了七八十斤就停了下来,然后就准备返程了。


    现在已经是1点多了,再晚一些,回到营地可能就会天黑了,虽然他不怕天黑影响视线,但是独自一人在营地的苏雨棠可能会担心自己。


    回程时他专挑向阳的山坡走,沿途又碰到了一些野芹菜,还有十几株美味牛肝菌。


    背篓里的石灰石在他行走的时候发出清脆悦耳的碰撞声,想到能解决水泥原料问题,李知远的脚步越发轻快起来。


    路过设陷阱的地方时,套索空荡荡的,没有动物过来,更别提野猪了。


    不过,李知远并没有失望,他也只是临时制作了一个陷阱,没有收获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就连自己精心制作的陷坑陷阱,到现在已经一个月了,也没有收获,更何况这么一个简易的绳套陷阱。


    太阳偏西的时候,李知远终于返回了营地。


    去的时候时间比较长,那是因为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清理河道上,而返程就不需要了。


    苏雨棠此时正在把熏制好的野猪肉收起来挂在柴房中风干。


    看到李知远回来了,她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迎了上来,目光扫过他沾满泥浆的裤腿,开口问道:“怎么样?”


    “上游情况还行,”李知远卸下背篓,掏出石灰石给她看,“主河道有天然分流,短期内不用担心洪水。倒是这个——”他展示着石灰石断面,“有了这些石灰石,咱们制作水泥就方便多了,而且效果也要好很多。”


    “这个是不是也需要煅烧才行?”苏雨棠摸着石头上粗糙的纹路问道。


    “嗯。”李知远点头,“不过,就不能再使用木头煅烧了。”


    “为什么?”


    “因为木柴燃烧的热值太低了,煅烧石灰石可能需要好几天才行。”李知远解释道。


    “那怎么办?”苏雨棠问道,在她看来,李知远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用木炭。”李知远没有卖关子,简单解释道:“用木炭煅烧,几个小时就可以了,只是这样的话,咱们就需要烧炭了。”


    “那也行啊,”苏雨棠笑了,“反正你之前也说过要制作木炭的。”


    “嗯,那咱们抽时间就烧一批木炭出来。”


    “那你休息一会,我去准备晚饭。”看到李知远终于摆脱了噩梦的影响,苏雨棠起身道。


    早上的时候,苏雨棠已经把整个野猪头都炖在了铁锅里,捞出来就可以吃了。


    就在她忙碌着晚饭的时候,李知远则是来到了栅栏外侧的土窑这里。


    他小心的把手放在土窑上感受了一下温度,已经下降了很多了,明天应该就可以开窑了。


    回到阴干房,李知远检查了一下烟囱陶坯的状态。


    十天过去了,陶坯已经干透,而且也许是因为熟能生巧,又或者是两人制作的时候比较仔细,这些烟囱陶坯没有一个开裂的,明天完全可以进行烧制了。


    李知远心中十分的满意,现在就希望在烧制的时候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了。


    拿了些草料放到兔笼里,看了看兔子们的情况,苏雨棠就把晚饭都弄好了,回到木屋,两个人坐在木桌前。


    桌子上的陶盘里,苏雨棠已经把猪头上的肉都撕成一块块的。


    给李知远盛了一碗肉汤,苏雨棠开口道:“明天是不是就可以开窑了?”


    “嗯。”接过肉汤,李知远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然后还需要再修补一下窑炉,然后把烟囱也烧制上。”


    “阴干好了?”苏雨棠有些欣喜,等烟囱烧制成功之后,两个人就可以把中断了好多天的土坯房建设进度再次开启。


    这几天来,她已经明显感觉到天气已经开始转凉了,早日搭建好土坯房,那么两人就可以早日住进去。


    “嗯,好了。”李知远感受到她欣喜的心情,自己也笑了起来,“等封顶之后,咱们再把墙壁用水泥抹平,等干燥好了就可以住进去了。”


    “那咱们可要抓紧时间烧炭了。”苏雨棠听了李知远的计划开口道。


    “没错,等明天烟囱烧制上之后,你来看火,我去把烧炭的木料运回来。”李知远咀嚼着嘴里的‘猪头肉’,然后补充道:“我准备在西面山脚的缓坡那里烧炭。”


    “会不会有些远?”苏雨棠脑海中浮现了营地周围的情况,“从那边到营地这里有一百多米呢。”


    “不算远,”李知远耐心解释,“一来烧炭会冒出大量的烟雾,太近的话,我怕会蔓延到营地里,别忘记咱们这还有幼兔呢。”


    苏雨棠有些恍然的点头,然后李知远又补充道:“最近一段时间的风向差不多都是东北风,在那个位置不需要担心炭窑产生的一氧化碳会影响到我们。”


    “最主要的是,那边挖一个窑洞比较方便。”最后李知远总结道。


    “听你的。”苏雨棠看着李知远侃侃而谈的自信样子,眼神中流露出了欣赏和敬佩,“你懂得可真多啊。”她最后感叹道。


    “还好吧。”李知远干笑了两声,于是也不再说话开始专心对付眼前的食物。


    等两人吃过了晚饭,李知远让苏雨棠在木屋里面多休息一会,自己则是来到了阴干棚里。


    把上次烧制好的陶瓦重新摆放了一下,空出地方好来摆放明天要出窑的新瓦,然后仔细检查了一下今天苏雨棠鞣制的猪皮。


    此时的猪皮已经被苏雨棠撑起来了放在阴干棚中阴干着,苏雨棠显然鞣制的很用心,整个猪皮现在呈现出了均匀的乳白色,摸上去很滑腻,按压之后有弹性回弹。


    不仅如此,支撑架是用弹性树枝制作的,皮革的四角绑在了成“井”字形的框架上,左右都很对称。


    李知远露出了一抹笑意,很显然苏雨棠很用心,有这样一个生存伙伴真的很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