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暂避锋芒?我需要避他锋芒?

作品:《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6月初,《疾速追杀》终极预告片全网发布。


    之前发布的几支预告片,基本都是些小花絮,以及部分实拍刺激场面。


    别误会,方元可没将自己的珍藏放上去。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刺激场面,枪战、打斗、飙车……


    视觉冲击极其强烈,霓虹、节奏与杀戮糅合成令人窒息的视听盛宴。


    堪称经典的动作美学暴力交响曲。


    这样的风格,在如今其他动作片中已经很难看见。


    就是片段太少,很多网友都感到不过瘾。


    直至今天这支终极预告片出炉。


    基努·里维斯凌厉的动作,冷峻忧郁的气质,还有那顺滑无比且优雅的拔枪。


    动作片影迷集体高潮。


    【这就是我想看的!太棒了!实战感很强!】


    【没错,以前那些动作片,就跟杂耍似的,而且太过花里胡哨,一看就知道很不实用。】


    【作为一个军迷,我必须告诉你们,《疾速追杀》预告里出现的枪械实战,还有近身射击、战术换弹等,都非常标准!主创团队绝对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是啊,我看这支预告里,两枪身子一枪头,神仙来了也难救……】


    《疾速追杀》的终极预告片,首先是发在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上面。


    方元自然毫不客气,流量直接拉到满级。


    几乎每一位用户的资讯瀑布页,都会出现这条终极预告视频。


    短短两天时间,播放量便成功超千万!


    随后,互联网其他平台,同样开始转载。


    其中有用户的自发行为,也有方元在背后偷偷装成“纯路人”。


    像是Face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同样被《疾速追杀》的消息攻占。


    甚至于刚刚建立起来的奈飞流媒体平台,也上线了相应预告。


    不过这就不是为了宣传,而是给奈飞引流。


    等《疾速追杀》院线下映后,就会上线奈飞流媒体平台。


    现在的话还不着急。


    “差不多了,可以开始最后一轮集中营销。”方元看着线上数据统计,缓缓松了口气。


    营销和宣传的本质,就只有两个字——看见。


    方元在线上营销方面,已经做到极致。


    可以说,就算是好莱坞六大,也不会做得有他好。


    毕竟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很清楚在互联网上的电影营销应该怎么玩。


    但当下这个时代线下宣传同样重要。


    而且成本更高。


    所以方元不可能抛弃线下。


    于是在临近《疾速追杀》首映前夕。


    整个米国,无论男女老少,东西南北,都不可避免能看到《疾速追杀》的相关消息。


    ……


    “嘶!他难道是认真的?”凯文·辻原颇感不可思议。


    这还是聚光灯影业,第一次向好莱坞发出自己的声音。


    说实话,很多人都被震住了。


    他们没想到,一个成立不到三年的小公司,竟然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和赌性!


    要知道,这可是方元第一次尝试主流商业动作片。


    而且主演还是“票房毒药”基努·里维斯。


    无论怎么看,都没有爆款之姿。


    可经过凯文·辻原的大数据推算,《疾速追杀》的制作成本和营销费用,加起来都要超过1亿美元了。


    从这角度来说,《疾速追杀》绝对是聚光灯影业成立以来,投入最多的项目。


    同时,也是方元踏进好莱坞,第一次搞成本这么高的电影。


    “他不会真以为自己能成吧?”凯文·辻原眉头微皱。


    还是那句话,他不认为《疾速追杀》能对《超人归来》造成多大影响。


    《超人归来》可是首部全片使用索尼数字摄影机拍摄的电影,特效镜头超1000个!


    制作成本2.7亿美元,堪称2006年最昂贵的电影!


    更别提,超人IP系列,向来是华纳的传家宝。


    全球粉丝无数。


    一部动作片,怎么和超人对垒?


    凯文·辻原无论怎么想,也想不到方元究竟有什么办法。


    也不清楚方元敢让《疾速追杀》和《超人归来》同期上映的底气,究竟是什么。


    “啧,这个跳蚤真够烦人的。”凯文·辻原揉了揉脑袋,心里很快做出一个决定。


    反正,聚光灯影业营销做得再凶,投入再多,也不可能跟他们华纳相提并论。


    难道就你们有钱,我们没有?


    而且对于方元的小心思,凯文·辻原非常清楚。


    不就是之前他们两人有过恩怨,这次对方准备报复回来。


    “既然你想来竞争,那就来吧。”凯文·辻原冷哼一声,叫来助理,让她通知《超人归来》的主创团队开会。


    老虎不发威,真当我们华纳是病猫?


    好莱坞六大,可不是你一家小公司能够碰瓷的。


    ……


    “导演,这个档期真的没问题吗?”基努·里维斯有些担忧道,“要不我们调整到七月上映吧,这样正好可以避开华纳的《超人归来》。”


    “是啊方导,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我们不算认输,只是暂避锋芒。”副导演陈昊同样附和道。


    “暂避锋芒?我需要避他锋芒?”方元大手一挥,拿出前几天的调研统计报告。


    此刻,《疾速追杀》剧组正在讨论首映礼相关工作。


    不过谁知,大家好像都有点害怕和《超人归来》正面碰撞。


    毕竟,那可是超人啊!


    不是什么阿猫阿狗。


    超人系列电影,到现在已经是第五部了。


    就算是好莱坞其他巨头都得认真对待。


    不敢小瞧超人的影响力。


    聚光灯影业这些人,就更不用多说了。


    面对这种情况,方元直接把《疾速追杀》的试映情况拿给他们看。


    没错,《疾速追杀》现在已经开始小范围试映,不算正式上映。


    只是为了向院线争取更多排片。


    基努·里维斯和陈昊等剧组成员,看着方元递给他们的试映统计报告。


    “观众评分这么高!方导,这是真的假的?”陈昊赶忙抬起头,眼中带着不可思议。


    小范围试映,主要是为了收集真实观众反馈,方便及时修改剧情、进行补拍,以及给院线老板吃颗定心丸。


    像是《复仇者联盟4》,就曾进行过多轮试映,并修改结局以降低剧透风险。


    《自杀小队》因试映差评,华纳紧急补拍并调整成片风格。


    还有《侏罗纪世界》试映发现观众嫌恐龙镜头少,补拍后全球票房破16亿美元。


    当然也有失败案例,《新木乃伊》环球无视试映差评,最终亏损导致“黑暗宇宙”计划流产。


    所以,试映时的观众反馈,对制作方来说极其重要。


    而试映观众的评分,主要是纸质问卷调查,观众离场时填写。


    问题包括剧情理解度、角色喜爱度等,评分机制通常以A-F级。


    A级自然就是优秀,票房大概率成功,像《蜘蛛侠:英雄无归》试映评分就是A+,全球票房高达19亿美元。


    那么《疾速追杀》的试映评分是多少呢?


    大概在A和C之间。


    即……A-!


    不要觉得连A都没有就是烂片。


    A-评分已经很难了。


    至少在基努·里维斯和陈昊看来,《疾速追杀》作为方元的第一部动作电影,首轮试映能拿到A-评分,足以证明这部片子的成功。


    “《超人归来》的试映评分也是A-。”这时,方元说道。


    “呃……”陈昊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所以,我还会再修改一下。”方元继续道,“之前是我太过保守,这次剪辑节奏,我将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进行。”


    陈昊闻言满头问号,没明白方元这话的意思。


    难道之前的剪辑,不是按照你的理解进行的吗?


    不过方元也没有过多解释。


    之前那个版本,方元是根据原版剪辑的。


    但第一轮试映,让他反应过来,自己这部《疾速追杀》并非原版那样。


    而是融合了两部剧情,以及世界观的拓展更加清晰。


    所以,叙事节奏方面,还要大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