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奥运开幕式彩排前夕

作品:《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陈楷歌沉默着点点头。


    之前方元跟他说过,会让《妖猫传》在海外上映。


    但他没想到,仅仅在米国,首映开画就有两千多家影院!


    其实,之前《无极》也在米国有过放映。


    但票房……


    嗯,惨不忍睹那种。


    而且口碑,同样很差。


    甚至连累了冯裤子的《夜宴》,在海外很难卖出去。


    简单来说,《卧虎藏龙》打开了东方古装大片的大门。


    然后陈楷歌用《无极》,又把这扇大门给关上了。


    “放心吧,就算亏了我也不会怪到你头上。”方元轻轻敲击着桌面,“海外票房亏了只能说,山猪吃不了细糠,优秀的电影欣赏不了,那就别怪我以后给他们喂食了。”


    陈楷歌诧异地看了小师弟一眼。


    不是,这么刚吗?


    要知道,那可是好莱坞。


    经典层出不穷,引领全球电影行业的发展。


    如果是方元自己执导的影片,陈楷歌倒不是担心什么。


    可问题在于,这是他执导的电影,而且还是一部华语电影。


    别看好莱坞在全球市扬横冲乱撞。


    实际上,好莱坞自身是非常排外的,基本不会给外语片多好的待遇。


    如果不是《妖猫传》由聚光灯影业负责宣发。


    你还想要两千家开画影院数量?


    一千家都不会给你!


    最多几百家打发打发就行了。


    除非是中美合拍片。


    方元记得很清楚,前世《哪吒2》在米国,开画影院数量也就才700家。


    直至后续上座率爆满,预售上座率超90%,那些歪果仁才捏着鼻子勉强扩映,部分影院单日排片达27扬,超过同期的《美国队长4》。


    那么《美国队长4》的开画影院数量是多少呢?


    4300家!


    方元当初知道这件事,都差点气笑了。


    为此他还专门去搜了一下以往华语片在海外的上映规模。


    结果,《哪吒2》的700家开画影院数量,已经创下20年华语片在美上映规模纪录。


    像是《流浪地球2》,米国开画影院数量,只有可怜兮兮的142家。


    相比之下,好莱坞电影在国内,那待遇没得说。


    排片拉满的那种。


    国内票房排名,前十里大部分都是好莱坞电影。


    但这一世,方元可不会再让大家惨兮兮。


    “聚光灯影业最近有部新片同样在10月份上映,《妖猫传》的宣发只是顺带的,并不会影响太多。”方元给陈楷歌简单解释了一下。


    不然他怕自己这位师兄心里受不了。


    但实际上,为了能让《妖猫传》有两千家开画数量,方元是直接用《通缉令》去威胁那些院线老板。


    没错,10月份聚光灯影业上映新片,就是KCU的第二部作品《通缉令》。


    电影宇宙的威力,院线老板已经心知肚明。


    更别提,《大空头》的片尾彩蛋还和《通缉令》有关联。


    所以,部分院线老板捏着鼻子认下了。


    而两千加开画数量,已经是聚光灯影业能做到的极限。


    没办法,华语片的出海就是如此艰难。


    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方元现在也不着急。


    十年河西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


    “说起来,玄幻小说好像也可以尝试输出海外。”方元送走忧心忡忡的陈楷歌之后,忽然想起这件事。


    以国内现在的技术,想要将玄幻小说拍成电影,只能说晚上睡觉时把枕头抬高点,这样容易做梦。


    但只是单纯翻译输出小说本身,似乎问题不大。


    毕竟现在是2007年,网文主流趋势,好像就是以西幻题材为主。


    “好像可以试试……”方元有些意动。


    反正这种事,又花不了多少钱。


    而且还能提前培养歪果仁的习惯。


    这样等以后国内技术成熟,将玄幻小说拍成电影,那岂不是坐着收钱?


    还怕文化输出不了?


    “先给华星说一声,让他们和聚光灯影业合作,这方面的工作应该不难。”方元很快做出决定。


    而他自己,则是要开始另一项重要的工作。


    或者说,他接下来一年,都会集中精力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


    第二天,大疆公司。


    “做得怎么样了?”方元来到生产间,询问负责人。


    王涛推了推脸上的眼镜,自信道:“已经差不多了,初步测试数据很好,再打磨一下就能大批量生产。”


    “好,我就知道你能行。”方元脸上露出笑容,拍了拍王涛的肩膀。


    这位王涛虽然看上去很年轻,但他可不简单。


    按照前世轨迹,王涛就读研究生的同时,创立“大疆”。


    主要研发的并不是无人机,而是“飞行控制系统”。


    随即两年后,初创团队的成员几乎全部都离开了。


    因为没钱了。


    而开发出成熟可用的一体化航拍无人机,还得等到2012。


    但现在,方元去年被选为奥运总导演之后,直接找到王涛,提出投资“大疆”。


    王涛自然不会拒绝。


    虽然他不知道一位全球知名导演,为什么对无人机感兴趣,或许是电影航拍需要用到?


    但不管如何,资金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方元提出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转变研发方向,研究控制系统的同时,尝试开发制作消费级无人机。


    当时王涛还感觉很为难,因为他并没有开发无人机的想法。


    可方元告诉他,大疆无人机将会在奥运开幕式大放异彩。


    简而言之,就是画饼。


    听完方元的想法,王涛当扬就答应下来,并表示自己一定尽全力。


    毕竟,那可是奥运会啊!


    要是自己制作研发的无人机,能在奥运会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那得是多大的荣耀?


    更别提,还可以彻底打响“大疆”的知名度。


    于是,王涛转变研发思路,投入到无人机控制系统以及实机的制作研发中。


    结果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


    他发现自己在无人机领域,似乎还挺有天赋的。


    好像无论什么难题都困不住他。


    轻松便能解决。


    直至现在,全球第一款无需复杂组装调试就能用于航拍的小型多旋翼飞行平台,诞生了!


    不过……


    “老板,控制系统还需要优化才行,不然可能串联起来不太稳定。”王涛这时开口道。


    这也是“大疆”如今正在全力攻关的核心问题。


    方元眉头微皱:“现在的串联数量最高多少?”


    “两百台!”


    “不够。”


    “但这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极限提高串联数量,信号会出现不稳定。”


    “不行,至少要三千台。”


    “那……我们可能还需要一年的研究时间。”


    “也不行,距离奥运开幕式,已经不足一年了。”


    方元若有所思地摩挲着下巴,倒是没想到还有这方面的困难。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正常。


    “大疆”之所以能在2012顺利研发出无人机,是因为之前开发“飞行控制系统”积累了充足经验。


    现在,方元让王涛转变研发方向,虽然无人机成功搞出来了,但控制系统方面还不是很完善。


    此刻,方元盯着眼前这台机身线条硬朗流畅,表面呈现金属质感的初代大疆无人机,忽然生出一个想法。


    他前世玩过“穿越机”,一种能穿越各种障碍的小型无人机,被称之为“空中F1”。


    这是一种新兴的科技运动,与电子竞技、机器人格斗一起,并称三大“智能科技运动”。


    但与大疆成品无人机飞控不同,“穿越机”的飞控更多是协调遥控信号与电调之间的作用,对飞机姿态的介入不多。


    另外,“穿越机”使用的是以滚转速率计算的手动模式,与大疆无人机的自稳模式相比,它允许飞机进行360度旋转,更加灵活,而缺点是操控难度大。


    “穿越机”爱好者都比较喜欢自己采购配件进行组装,像是电机、电调、分电板、飞控、 接收机之类的,方元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所以,这不就是有解决办法了吗?


    “我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方元脸上露出笑意。


    王涛闻言微微一愣,看向方元的眼中充满了怀疑。


    毕竟,就连他这个专家都没办法。


    方元作为导演编剧虽然很厉害,但这种先进科技,不是口头说说就能解决问题。


    “方导,我知道你很着急,但飞控串联问题非常复杂,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王涛在一旁劝说道。


    他也想让大疆无人机出现在奥运开幕式上。


    但前提是,不能出问题。


    按照方元的要求,至少3000台无人机的串联,王涛说花费一年才能解决,已经算是很激进了。


    “不,你不懂我的办法是什么。”方元抬手轻轻摇晃着手指,“不需要3000台共同串联,现在控制系统能支持200台串联,已经完全足够。”


    “啊?”王涛满脸懵逼,已经彻底无法理解他的思路。


    方元微微一笑,耐心和他解释起来,自己的办法究竟是什么。


    不过方元并不知道,奥组委最近正在针对他的无人机创意方案,发生了激烈争吵。


    很多人都觉得,以现在的无人机技术,压根无法实现如此高难度的节目。


    毕竟连国外都没有这样的技术,你又怎么可能在国内搞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