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SCU第三阶段大事件

作品:《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

    “没想到,华星上市之后这么受市场欢迎。”方元感叹道。


    原时空,华艺上市发行价28.58元,收盘价为70.81元,上涨了147.76%。


    而这一世华艺没能成为国内第一家影视娱乐上市企业。


    华星成为了这个第一。


    并且,上市首日涨幅高达220%!


    简单来说,你无论投了多少,都有足足两倍的收益。


    对于投资机构而言,用狂喜来形容他们的感受,毫不夸张。


    但要说赚得最多的,自然还是方元。


    毕竟他占据最多的股份。


    而且还是原始股。


    对于华星影视传媒,他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接下来国内各大影视传媒娱乐公司,估计要走运了。”方元微微一笑。


    华星上市股价上涨如此惊人。


    很明显会引起各大投资机构对于其余公司的注意。


    就算达不到华星这种程度,至少能保证不亏。


    所以,内娱很快就会开启全新的阶段。


    资本将正式入场。


    “虽说之前已经有资本在布局,但这次不一样。”


    “不过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整体市场的发展,还是向上的。”


    方元记得很清楚。


    前世资本入场,对于电影工业的进步,基本聊胜于无。


    反而是让流量大行其道。


    可即便如此,依旧大大加速了影视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看来,我也得加快速度了。”


    “要是再晚几年回老家。”


    “内娱保准得变成流量的天下。”


    方元对于这件事非常重视。


    因为市场一旦开始追逐流量,就意味着劣币驱逐良币。


    大家都不会再想着怎么拍好电影。


    而是想着怎么利益最大化。


    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资本。


    这种情况,对国内影视行业的损害,是长期且隐性的。


    会不断消磨行业的专业精神与艺术追求。


    优质创作者因生存空间被挤压。


    方元仔细算了算。


    自己在好莱坞,还有几件重要的事要处理。


    必须让聚光灯影业与好莱坞巨头,绑定成为利益共同体。


    只有这样,才能让公司离开了他,也不会被轻易拿捏。


    而想要做到这点。


    聚光灯影业与索尼、迪士尼的合作,非常重要。


    “《刺客信条》的后期制作得加快一点速度。”


    “等到完成之后,我就要开始《复仇者联盟》的拍摄。”


    方元抬头望向窗外的城市天际线,眼神坚定。


    从开始到现在,他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


    师夷长技以制夷。


    国内电影工业的进步,还得让聚光灯影业输血才行。


    特别是他回到老家之后,要开启的“星辰计划”计划。


    华语科幻电影,才是真正能让华语片走向全世界的关键。


    古装片的限制还是太大。


    对于国外观众来说,他们看华语古装片的感觉,大概就类似于我们看非洲电影。


    或许能看个新奇,但很难做到和好莱坞大片抗衡。


    但科幻电影就不同了。


    科幻这个题材,在全球各地都有市场。


    因为对未来的畅想与探索,是打破文化壁垒的通用语言。


    可国内的电影制作水平,现在还很难做到拍摄重工业科幻大片。


    最多是《乡村教师》这样的科幻片。


    所以,得让华星和聚光灯影业开启交流。


    这次《刺客信条》的后期制作,还有接下来的《复仇者联盟》,就是机会。


    因为这两部影片,都运用了好莱坞最先进的技术与体系。


    想到这里,方元拨通了国内的电话。


    他跟何望交流了两个小时。


    最终确定好具体方案。


    以前聚光灯影业还未真正在好莱坞站稳脚跟,不太能做这样的事。


    但现在,迪士尼加上索尼,还有《瞬息全宇宙》的行业认可度托底。


    方元可以做的事就有很多了。


    毕竟,好莱坞的人完全不相信他会离开。


    所以国内各大影视传媒公司,不禁开始眼红了。


    ……


    “我的钱!”


    “这些应该都是我的钱!”


    华艺兄弟公司,王仲军死死盯着电脑上股票市场的实时跌幅数据。


    当然,具体画面自然是华星影视传媒的股价增长。


    当下华星的整体市值,已经即将突破50亿。


    而在王仲军看来,当初要是他坚持的话,这个蛋糕应该归他所有!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当初他选择退缩,就已经放弃了很多东西。


    不过,王仲军并不觉得自己完全失败了。


    “还有机会!”


    “我还有机会!”


    “华艺还有上市的机会!”


    王仲军想着昨天阿狸集团的人上门,表露出投资的意愿。


    说实话,王仲军很心动,但他没同意。


    因为阿狸集团虽然愿意投资,但他们要求的股份占比,超出了王仲军的预期。


    要是按照阿狸集团的投资方案。


    再过几年,或许华艺就得换名字了。


    阿狸集团的股份,将会超过王仲军的个人股份。


    这也是为何他当时很心动,但没有当场同意的原因。


    可现在。


    看着华星影视传媒的股价越来越高。


    王仲军坐不住了。


    如果说上市首日高达220%的涨幅还不能说明什么。


    那么这几天下来,华星股价完全没有减少的趋势,意味着外界对市场的看好。


    不过因为现在只有华星一家影视传媒娱乐公司上市。


    所以大部分人的目标,都在盯着这一家。


    王仲军眼看着华星股价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原本就纠结的心思,彻底乱成了一团麻。


    每一次跳动的数字,都像一根针狠狠扎在他的心上。


    “不行,我不能再等下去了。”


    王仲军沉思良久,最终咬牙做出了选择。


    虽然阿狸集团的注资,会极大程度削弱他对公司的掌控。


    但能赚到的钱,是实打实的。


    现在的市场,就是看谁跑得更快。


    这里的跑,不是说脱身。


    而是看谁能距离华星最近。


    王仲军很清楚,最近几天国内资本都在内娱寻找投资目标。


    像是阿狸集团,其实并非只选中了华艺。


    还有内娱其他几家经营状况不错的影视娱乐公司。


    所以,王仲军不再犹豫,拨通了阿狸集团昨天来人的电话。


    不过像这样的情况,还同时发生在内娱各家企业。


    能够拒绝资本的人少之又少。


    毕竟,华星现在的市值太过诱人。


    谁又不想成为下一个华星呢?


    ……


    洛杉矶,好莱坞。


    对于内娱的动静,方元大概知道一些,但并不在意。


    别看华星上市好像很简单的样子。


    但实际上方元回国那次,做的准备不计其数。


    再加上华星成立以来,上映影片票房收入几乎是成倍的增长。


    如此才让市场拥有充足的信心。


    而内娱其他公司,想要做到这点的话,光是凭借资本运营可不行。


    娱乐行业,内娱是关键。


    就像实体行业,你至少要有线下门店或工厂吧。


    所以,方元完全不关心当下内娱的情形。


    即便有公司能成功上市,也无法威胁到华星的地位。


    更别提再过两年,方元就要回老家了。


    到时候就算有资本的支持。


    方元也有足够的底气和对方硬碰硬。


    现在的话,还是聚光灯影业的发展更重要一些。


    “下半年《杀手47》的票房基本不会再有什么增长了。”


    “只能靠时间慢慢将总票房磨到6亿美元。”


    “不过《疾速追杀3》和《通缉令2》倒是值得期待。”


    方元有条不紊地安排着这两部影片的宣发工作。


    票房方面,他不奢望能实现奇迹。


    只要比《杀手47》高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