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欢迎她回家
作品:《协议结婚后,省厅领导真香了》 面对眼前堆积着的泛黄的档案材料,他们一下午自然无法全部审阅完毕。所幸赵主任事先已将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妥当。苏怀袖带着小李认真翻阅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问题,准备回去再系统的梳理。
返程途中,车厢内一片静谧。苏怀袖倚窗而坐,目光漫过窗外流动的街景,指尖无意识地在笔记本封面上轻轻敲击。那些泛黄档案中封存的往事,如同老式放映机里的胶片,在她脑海中一帧帧缓慢回放。
回到家后,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可是一时又想不起来,直到吃完饭拿起手机,她才意识到,下午锁手机时调了静音没调回来,难怪一整个下午手机都异常的安静。
屏幕上显示着几个傅砚修的未接来电和简短的问候信息。看来他那边也忙,都没多少时间打电话。
她把手机架好,一边回拨视频一边开始洗碗。
视频刚接通时屏幕一片黑暗,却听见那头有人在说话。苏怀袖赶紧关上水龙头,生怕洗碗的水声传过去。
这人也是,明明在忙还接什么视频。
她正想着,就听见傅砚修在那边交代:"行,先这么定,剩下的明天再说。"关门声响起,随着脚步声渐近,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来,露出他带着笑意的脸。
"怎么这个点才吃饭?"傅砚修看了眼腕表,眉头微蹙。
"在办公室整理资料忘了时间。"苏怀袖将垂落的发丝别到耳后,"你呢,吃过了吗?"
"吃过了,"他唇角微扬,"答应傅太太的事,怎么能食言。”
"那就好。"她打开水龙头冲洗碗筷,"下午手机锁在保密柜里,回来忘记调回铃声了。"
"猜到了。"他开完会发现之前发的消息一条都没回,确实慌了一瞬,直到想起她今天的行程才放下心来。
"怎么样傅太太,那边情况复杂吗?"
水流声戛然而止。苏怀袖擦干手上的水珠:"档案年代久远,确实不太好处理..."她停顿片刻,声音却坚定起来,"但我想把这件事做好。"
那张老照片上"革命伴侣"四个字,始终在她心头挥之不去。
"那就放手去做。"他的声音沉了几分,"等我回去了帮你。"
"好啊,有傅领导亲自出马,肯定事半功倍。"她尾音微微上扬。
"取笑我?"他喉间溢出轻笑,"论政策熟悉度,我甘拜下风。"
"可论决策魄力,我望尘莫及呀。"
"今晚是要把商业互吹进行到底?"
"实话实说而已。"她指尖轻点台面。
苏怀袖已收拾好碗筷,正用抹布拭去台上的水渍。视频里,傅砚修凝视着她居家的身影,眸中漾开一片温柔。
"袖袖,下次要是在那边工作太晚,你就直接回老宅住吧。"傅砚修想着她深夜独自吃饭的场景,语气不自觉地放柔,"妈和奶奶见你回去,肯定很高兴。"
"也行,不过我带着小李一起,会不会不太方便?"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他轻笑一声,"就怕小姑娘嫌拘束不肯去。"
"那行,我回头问问她。"她擦干手,看了眼挂钟,"不早了,你明天不是还要..."
"再聊五分钟。"傅砚修打断她,声音里带着几分耍赖的意味,"今天都没好好说上话。"
苏怀袖在工作上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很快让赵主任刮目相看。
苏怀袖花了几天时间进行了梳理,又组织办公室同事进行专题研讨,甚至还和小李一起走访了其中一位当事人了解情况。在李主任的悉心指导下,她终于完成了初步方案的起草工作。
赵敬翻阅着苏怀袖整理的材料,眼中渐渐浮现出赞赏之色。这个看似温婉的姑娘,竟能将那些早已废止的地方性条文与现行军队条例一一对应,每个解决方案后面都清清楚楚标注着政策依据——哪年哪份文件的第几条第几款,甚至连过渡期的特殊规定都考虑周全。
"小苏啊,"她放下文件,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这些政策连我们政治处的老干事都记不全,你倒是门儿清。"
苏怀袖抿嘴一笑:"我在基层登记处待过几年,经手的军婚案例不少。"她指着其中一条补充道:"像这个九八年的暂行规定,虽然已经废止,但对当时登记的夫妻仍有约束力..."
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苏怀袖专注的侧脸上勾勒出明暗交错的线条。杨嘉彦不动声色地朝小李比了个赞赏的手势——这位省厅来的“专家”,确实名不虚传。他暗自摇了摇头,为先前以貌取人的态度感到些许惭愧。
走出政治处大楼,苏怀袖一眼就看见了等在远处的小胡。今天周五,想必是傅砚修知道她要来军区,特意安排人来接的。
她婉拒了杨嘉彦相送的好意,转头问身边的李雪:"小李,要不要去家里吃个饭?吃完饭再送你回去。"
"去...家里吃饭?"李雪疑惑。
"对,就在那边家属院。"苏怀袖指了指不远处。
李雪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就见到远处那与部队仅一墙之隔的家属区。想起傅厅,她恍然——苏姐来部队办事,拐个弯就能回家!
小胡看见苏怀袖,快步迎了上来:"嫂子好,首长让我来接您。"
"小胡,这是我同事。吃完饭能帮忙送一下吗?"
"没问题嫂子,我来安排。"小胡爽快地答应。
李雪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年轻小伙,苏怀袖轻声解释:"这是老爷子身边的勤务兵,平时帮忙处理些事务..."
他们的车子刚在老宅门前停稳,身后就传来熟悉的引擎声。苏怀袖推门下车,映入眼帘的正是傅砚修常开的那辆黑色轿车。
“砚哥,我把嫂子接回来了。”
"你不是要明天才..."苏怀袖望着突然出现的丈夫,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惊喜。
"傅厅好!"李雪慌忙问好,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她此刻才后知后觉地懊恼起来——自己怎么就稀里糊涂答应来领导家吃饭了呢?
"工作提前收尾,惊不惊喜?"傅砚修顾及有外人在场,知道妻子脸皮薄,只是自然地牵起她的手,又朝李雪点头致意。一行人说说笑笑进了屋。
李雪忍不住偷偷打量这对夫妻——谁能想到在单位不苟言笑的傅厅,私下竟是这样温柔体贴的模样。
迈进客厅的瞬间,李雪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好在傅母亲切的招呼和老太太递来的热茶,很快让她紧绷的肩线松弛下来。
也多亏有小胡在场——满屋长辈中,这个同龄的勤务兵让她总算找到能自在交谈的对象。
苏怀袖全程也都细心照应着。看着李雪的模样,她不禁想起自己初来傅家时的情景。虽然心境不同,但面对这个庄严又不失温情的家,那份小心翼翼却是如出一辙。
当初第一次来时,她也是抱着来做客吃顿饭就走的心思。
"袖袖穿制服的模样,倒是格外精神。"饭后稍坐片刻,李雪便起身告辞,小胡早已备好车在院外等候。众人移步客厅时,老太太紧握着苏怀袖的手舍不得松开。
"在奶奶眼里,袖袖哪有不好看的时候。"傅砚修一句话逗得满屋笑语,苏怀袖也跟着垂眸浅笑。
回到老宅的她,仿佛被泡在了蜜罐里——长辈们嘘寒问暖的关切,傅砚修不动声色的体贴,就连院角那棵老桂树,金灿灿的花簇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暗香浮动间,像是在欢迎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