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整改商队02

作品:《咸鱼十福晋懂得有点多

    舒舒觉罗氏暧昧的拍了拍她的手:“我懂,你等着吧。”


    郭络罗氏很满意她的误解,继续进行着自己的任务。


    郭络罗氏:“听说宁州的百姓手头上有很多鹿制品,就是因为商队去的次数不多,带出来的鹿制品才少。”


    “若是商队多了,我能在外面买到,也就不用麻烦你让十四弟带了。”


    舒舒觉罗氏不以为意:“一句话的事情,谈何麻烦,八嫂不用跟我们客气。”


    舒舒觉罗氏回到家,就将胤禵叫过去,把她想了一路的主意告诉了他。


    胤禵犹豫道:“这不好吧?”


    舒舒觉罗氏眉眼一挑,原先温婉的神色多了几分妩媚,双手搭在胤禵胳膊上。


    舒舒觉罗氏娇声道:“有什么不好,你要是不动动,怎么拿得到差事立功。要怪也该怪三哥不将你当弟弟。”


    “再说了,当地的鹿制品多着呢,你让人将东西带出来,是帮了当地的百姓,他们事后就算知道,也不会生气。”


    “大不了等你拉下三哥,手上有权了,让商队多过去几次,把他们的鹿制品全部收购了,宁州人会感谢你的。”


    见胤禵仍有些犹豫,舒舒觉罗氏添了把火,身子往他身上蹭了蹭,胤禵的呼吸明显粗了几分。


    舒舒觉罗氏媚眼如花的撒着娇:“又没让你害人,只是让他们暂时受点委屈,你以后帮他们找回来,算不上难事。”


    “十三哥手底下打理的州多,成了郡王;十二哥手底下管着一个州;”


    “你要是再不出点成绩,下次皇阿玛大封爵位时,说不定十二哥都成了郡王,你还是个贝子。你想让我们弘春以后连个贝子都混不上吗?”


    不管胤禵有多宠舒舒觉罗氏,在有两个嫡子的情况下,就算胤禵昏了头要将爵位传给庶子弘春,上面也会拦着。


    弘春几乎不可能越过嫡子弘明弘暟继承胤禵的爵位。


    其他阿哥虽有爵位,却最少会比继承的爵位低一级。


    胤禟的商队每年都会从宁州带出大量鹿制品。


    今年商队同样去收鹿制品,却被告知有些地方没有鹿制品,原因是有别的商队收了。


    打理商队的胤禟收到折子,没怎么在意。


    有人替他们将鹿制品处理好,当地的百姓也买账,给常年缺人手的商队省了事,是好事。


    胤禟:“那边离大清太远,很多地方的结冰期比龙城要久,一般人不想往那边跑,如今终于有了转变,以后商队的任务能轻一些了。”


    苏策丽不以为意:“有利可图,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希望当地人遇到的新商队是靠谱的。”


    胤禟:“说是官府安排下去的人,不会离谱到哪里去。”


    苏策丽:“除了你手底下的商队,还有别的人与当地的官府合作吗?”


    胤禟:“三哥接手宁州几个月,胡道远说他有意将宁州打理好,对那边的事情过问的很细,或许是有新想法了。”


    “三哥跟了二哥多年,是个稳妥的人,不会出岔子。”


    不提胤祉,苏策丽还放心些,提了他,苏策丽便没那么放心了。


    他那边可是有胤禩的小弟胤禵,难保胤禩不会给胤禵支招算计胤祉。


    苏策丽:“话是这么说,可三哥的文人气重,对商道上的事情不怎么了解,还是让胡道远多关注些吧。”


    胤祉向来只花钱,对赚钱的事一窍不通。


    他手上有花不完的钱财,是因为她的额娘荣妃出身包衣。


    胤祉大婚时,那时的包衣还富得流油,荣妃给胤祉置办了大量的产业。


    婚后,他的产业一部分由荣妃打理,一部分由三福晋打理。


    不缺钱的他对钱财是真没什么概念。


    胤禟顿了下,有点认同苏策丽的话:“我给胡道远去信说说这事。”


    胡道远是宁州的总督,不可能每件事情都管。


    商队的事情自有商户及下面的人负责。


    有问题或需要帮助时才会转到他这里。


    胤禟若不是有手底下的商队向他汇报,他也不会知晓下面的动静。


    宁承慢归京,到吏部报到后便来到太子府。


    胤?上下打量了他几眼:“宁慢回来了,可有将家人一起带来京城?”


    广府离京城及龙江都太远,四五千里路。


    宁承慢自从入京便再未回过家,直到在龙江的巡抚任期满,宁承慢告假回乡。


    胤?特地给他批了三个月的假期。


    宁承慢:“奴才是想带他们过来,只是爷爷年纪大了,不愿意离开广府,奴才只能自己过来了。”


    若无意外,他余生最常住的地方是京城。


    有心想将家人带来京城。


    可惜老人家讲究落叶归根,京城离广府太远,真要有那个时候,哪怕是想扶棺回乡都不容易,宁老爷子因此不愿意离开故士


    他不离开,其他人也走不了。


    胤?:“老爷子的身体可好?”


    宁承慢:“多谢爷关心,他的身体健康,奴才回去时,他仍在酒楼里做着大厨不愿意离开,奴才劝了老久,他都不愿意过来京城。”


    按宁承慢的岁数,宁老爷子得有六十多岁了。


    在大清可是长寿之人。


    胤禟:“ 还想着等老爷子过来,让他到天喜楼做大厨,让食客们尝尝正宗的广府菜,如今他们是没这个福气了。”


    宁承慢眉眼弯了弯:“九爷若是想吃广府菜,可以让臣做,臣的手艺尚且能拿得出手。”


    认识宁承慢的第一天,他就用厨艺赢得了苏策丽两口子的心,进而成为胤?在京城的门面。


    苏策丽:“承慢的手艺确实好,哪天得空,我是想品尝一下。”


    宁承慢当即道:“能为福晋做饭,是奴才的荣幸。用不着等,奴才今日便去做几道菜上来。”


    苏策丽摆了摆手:“今天就算了,你长途跋涉,还是早点休息吧。”


    宁承慢:“蒙福晋大恩得赐功法,奴才并未像以前一样劳累时会生病,此次走了几千里路,身体依然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