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吴家01
作品:《咸鱼十福晋懂得有点多》 吴夫人不以为意:“其实你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此事,天下兴,天下亡,朝代更换多少次,每次变天,碍着百姓吃,碍着百姓穿,却从不碍女人裹脚。”
“上至妃嫔,下至村妇,皆有裹脚之人;文有李清照,武有梁红玉,谁不裹脚。可见裹脚女人的魅力。”
“太子妃正因如此,才不愿意让裹脚女人出现在她身边,她担心太子爷看上了,要纳裹脚女人进后院,跟她争男人;女人,无非就是这些事情。”
徐夫人一想, 觉得她的话有几分道理。
缠足历经千年,皇帝换了上百位,期间多位皇帝下过禁足令,可谁听了。
大清初入中原时,杀的那样凶,杀得男人通通变成了辫子头,同样下了令让女人放足,可有谁听了,如今还不是裹脚遍地走。
以前只是汉人裹脚,在出过一个宠冠后宫的裹脚董鄂皇贵妃后,已经有些满族女子背着父母裹脚了,她们做这些,不都是为了讨男人欢心嘛。
太子妃将裹脚女人排除在太子的视线外,挡得了一时,挡不了一世。
只要太子想要,太子妃就算再不愿意,也不敢拦着。
哪个女人子嫁人后不以男人为尊。
女子嫁了人,想要过得好,就得讨好夫君,尊贵如太子妃,同样不会例外。
徐夫人:“您认为我还要去见太子妃吗?”
吴夫人:“她没召见你,你去见她干什么,还是你们府里几位小姐中有想进太子后院的?”
徐夫人:“这种事可不好说。吴夫人快些去见皇上吧,别让皇上等久了。”
可见徐家确实有意送女入太子后院。
吴夫人没有戳破她的话,太子正年轻,三十岁不到,皇上却垂垂老矣,坐不了几年皇位,谁家不想搏一把。
若是成了,生下个阿哥,太子上位后,就算无望那个位子,一个王位总能拿得到。
一个皇阿哥,最少能顶世家几十年拼搏。
康熙好不容易闲下来,梁九功上前道:“皇上,吴夫人来了。”
胤?当初是在四十年初出事的,康熙四十四年时有过南巡,当时吴夫人过来求见,康熙没见她。
人的年纪越大,就越念旧,康熙同样如此。
晾了吴夫人十年,康熙的心软了。
康熙:“让她进来吧。”
来宝从外面进来,嘴唇动了动。
胤?瞪了他一眼:“有什么话就说,这么犹犹豫豫,怎么,担心说错话,爷会吃了你不成。”
来宝低着头小心翼翼道:“爷,皇上见了吴夫人。”
胤?一脸茫然,完全想不起这人是谁。
胤?:“吴夫人是谁?苏策丽,你见过她吗?”
苏策丽过来苏州,有命妇求见过她,只是有了杨州头天见满军旗臣妇的经验,苏策丽不想再来一次,通通都拒绝了。
求见她的人太多,她不清楚其间是否有吴夫人。
苏策丽:“自从定下于刘氏给我带路,我就再未见过其他命妇,不知道吴夫人是谁。来宝,你特意过来说,可是这位吴夫人有何特别之处?”
来宝无语,两位主子怎能忘记曾经的仇人呢?
害他一直记着,知晓皇上见了吴夫人,担心皇上恢复对她的荣誉,特意过来提醒两位主子,结果一个比一个不上心。
来宝:“吴夫人的外甥女是孙家继承人的媳妇,四十年初,爷受伤,就是因为孙家胆大包天。”
胤禟:“我记起来了,还是当初皇商的事情,吴夫人出自赵家,当时的赵家主是吴夫人的亲弟弟。”
“赵家主有个庶女嫁到当时的皇商孙家。这位吴夫人做过皇阿玛的奶嬷嬷。”
苏策丽细品了一下:“这关系够乱的,怎么,吴夫人不甘心,想为孙家出头?”
胤禟:“出什么头呀,当初十弟受伤在府里休息,后面的事情是我与五哥处理的。这位吴夫人当初亲自去找皇阿玛求情,连皇阿玛的面都没见到。”
胤禟将当初孙家的结果说了一遍。
胤?:“他们敢养私兵,皇阿玛诛他们九族都不为过。当时那样处理,可见还是给了吴夫人脸面。”
胤禟:“什么脸面呀,赵家余下的几族及吴家散尽家产到处求人,才有的结果。”
苏策丽:“既如此,皇阿玛为何还要见吴夫人?”
差点将自己的儿子害死,康熙竟然还愿意给人体面,是因为忌惮胤?,想借此警告他吗?
胤禟:“皇阿玛这些年越来越注重‘仁’,对很多贪官污吏睁一眼闭一只眼。”
“吴夫人到底奶过他一场,当初的事又已经出了结果,吴夫人只是想见见皇阿玛,让外人知晓皇阿玛没有厌弃她,往后的日子好过一些,皇阿玛为何不见。”
康熙到了晚年,对名声特别重视,生怕在历史上留下坏名声。
手段比早期软多了。
胤?心大道:“皇阿玛要见就见吧,只要吴家不犯到我面前,我也懒得跟他们翻旧账。”
只要大方向不出问题,一个小小的卖奶之人,能掀起什么风浪。
谁都没有在意的吴夫人见完康熙回到府里,受到全府人的恭迎。
国公爷吴源亲自扶着吴夫人到榻上坐下:“夫人,皇上身体可好?”
吴源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扶不上墙的那种,以前有领过差事。
吴夫人得势时,吴源将差事办砸了,康熙看在吴夫人的面子上,只是将他的差事撸了,没罚吴源。
原先想着等吴源犯的事过去一阵子,再想办法活动一个新差事。
没等吴源领到新差事,孙家便出事了,吴夫人在康熙那里受到了冷落,官场上的人见风使舵,恨不得离吴家越远越好,吴源的差事彻底没了指望。
如今的整个吴家,只剩一个国公爵位撑着。
吴源活了几十年,见康熙的次数屈指可数,不如吴夫人在康熙面前露脸。
吴夫人心中得意,面上笑呵呵道:“好,好着呢。”
吴源等着吴夫人说下文,等了几息,只见她正端着杯子专心撇着上面的浮沫,没有开口的架势。
吴源只好主动问了出来:“你可有提霜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