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战事再起02

作品:《咸鱼十福晋懂得有点多

    刚安置下来的康熙被告知要打玉氏及倭子岛,并且名字都取好了,‘归州’。


    老头子恍恍惚惚,红红火火,原来大清已经强到这种地步吗?


    遥想当年,大清内部战乱四起,他用了三十多年,才将叛乱分子一个个按下去。


    与老毛子打之前,他是各种做戏。


    到了现在,大清马上要多一个州了,他是最后一个知道的,甚至连名字都不用他取,后续的打理也都有了布置。


    他养的是一帮什么儿子?


    康熙犹豫了一下,还是下了决定:“你们要打,就打吧。就是要把握分寸,要师出有名。”


    偌大个老毛子都扛不住大清的战车,小小的玉氏和倭子岛算个毛,打了就打了。


    打完两个地方,大清的四之三边界线皆是海岸线,海对面的国家想过来打他们,最少需要跨越数千里的大海才能打到他们,补济不方便。


    他们以后重点防范的边界线只剩春城及西北那边。


    打玉氏及倭子岛带来的好处太明显,自己的胜算又太大,康熙很难不动心。


    一直等着这句话的胤?闻言嘿嘿笑道:“有名,有名的很,倭子岛包庇我们的造反人员,明显是对大清有不轨之心,必除之。”


    “玉氏是曾经的高丽,它的祖先让隋炀帝吃了三次败仗,我们成了华夏的新主,不能坐视曾经的帝王受辱。我们替他讨回公道,谁都说不了什么。”


    从苏策丽那里学来的知识终于有机会显罢了,看看皇阿玛现在这没出息的样子,还不如他呢。


    康熙:“……”。


    前面那个理由还算过得去,后面的理由算怎么回事?


    他一直知道面前的儿子很混,但他将‘混’用到朝政上,怎么说呢?总感觉有些爽是怎么回事?难道他学坏了?


    康熙猛的将刚升起的恐怖念头摇掉,太可怕了,他差点被蠢儿子同化了。


    不过儿子将战事开的这么随意,会显得他当年与老毛子开战前做的各种准备有些多余呀。


    不对,老毛子与玉氏倭子岛是不同的,老毛子地盘多大呀,是以前大清的两三倍。


    玉氏与倭子岛多大呀,全加一块,也就比龙江大那么点。


    而且现在大清的战车已经得到了证实,乃当今最强利器,集攻击与防御为一体,陆地上无敌的存在。


    所以与玉氏倭子岛开战完全不用像当初与老毛子开战前一样考虑那么多。


    给了自己一堆的心理安慰,康熙在第二天与朝臣们的会议中,将事情拿出来说了。


    开战非小事,肯定要跟朝臣们交待一下,后面的战事需要各部配合。


    南巡期间,康熙有将六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及几位内大臣带来,妥妥的小朝廷,不耽搁政事。


    经过一番辩论,大臣及几位太子小团体外的皇阿哥同样恍恍惚惚,红红火火。


    千年前的隋炀帝都扯出来了,大伙都知道这仗是非打不可了。


    没有那么多言官在这里嘀嘀咕咕,攻打玉氏及倭子岛的旨意下的异常利索。


    各部快速运转了起来。


    京城离苏州有三千多里,八百里加急来回一趟就得十天了。


    为了最快知晓前线的情况,康熙决定在苏州多留一两个月,那时的战事应该已经停了。


    南巡的计划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余下的时间充足,康熙决定微服私访回苏州。


    康熙:“朕有意体察一下江南百姓的生活,你们有谁愿意陪着朕微服私访?”


    他问的是几位皇阿哥。


    胤礽:“能与皇阿玛同行,是儿臣的荣幸,儿臣愿与皇阿玛一道。”


    胤祉胤禑胤禄皆回复愿与康熙一起同行。


    胤?想了下,道:“皇阿玛,微服私访人数太多不利于行动,人家一眼就能识破。不如皇阿玛带着几位兄弟一起前行,儿臣拖家带口,另走一路?”


    胤禟顺势道:“奇奇几人年纪尚小,武功虽高,见识却浅,容易受人蒙骗。果果与点点更是脚快,口不利索,需要人照顾,儿臣与十弟一道。”


    康熙瞪了两个儿子一眼。


    想到除了胤?胤禟外,跟他一块的儿子有四个,加护卫及伺候的人,确实不少人。


    胤?一家大大小小加一块十个人;


    加上各种侍卫及伺候的人,一队人最少有三四十个,不利于他微服私访。


    康熙:“成吧,你们一道慢慢来。最迟十日内到苏州。”


    胤?回来,宣布了微服出巡的事。


    苏策丽:“我们平时的马车是不能用了吧?”


    他们平时的马车虽没有特殊的装饰,但它大呀,跟个移动的房子差不多,这么大的马车很少见。


    在外面走了这么久,很多人都记下了他们马车。


    要是坐着那样的马车前往苏州,达不到微服出巡的效果。


    胤?知晓苏策丽好享受,坐不了小马车。


    胤?:“我让人将外面的装饰换换,里面不动,没人认得出来。”


    苏策丽:“不如准备一辆大马车和几辆小马车,在外面时,坐大马车;进城门时,分成几队人坐小马车。”


    胤?:“没问题,就这样安排。”


    离倭子岛几十海里的海面上,胤褆每天下海里练习游水。


    这里离岸近,没那么多杀人的海鱼。


    胤褆的小日子过得舒心。


    船上,一位小头目跟在马武身边:“将军,古大勇去了倭子岛那里,我们为何不派人去倭子岛,请他们协助我们把古大勇找出来?”


    “如今大清势强,倭子岛不敢拒绝我们的请求。”


    马武跟了一路,亲眼见到好几次明明有机会拿下古大勇,胤褆偏偏各种作妖,硬是将机会作掉了。


    直到人上了倭子岛,胤褆便停止了追击,每天在这里悠哉悠哉的游水,拒绝安排人去倭子岛找古大勇。


    马武已经猜到了些原因。


    恐怕这位王爷从头到尾的目标都是倭子岛,或许大清那边也有意这样做。


    想想也能理解。


    只要除掉了倭子岛及玉氏,大清大半海岸线都没有邻国了。


    古大勇只是与倭子岛开战的借口。


    马武沉声道:“王爷做事,自有深意,我等听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