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规礼09

作品:《咸鱼十福晋懂得有点多

    苏策丽强调道:“反正抄家是必须,要是不抄家,只是罚一笔款,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他们只会贪得更厉害,以此来弥补他们的损失,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将他们的家底抄得一干二净,留下足够威胁他们的处罚,才能让他们安分些。”


    胤?:“皇阿玛一天天的说当官的俸禄低,要替他们多考虑一些,依我看,他们是真不值得。”


    苏策丽:“要是觉得当官养不了家,让他们别当官,去做商人,商人赚得多。”


    “他们不做官,有的是人做,大清人口两三亿,何时缺那几个官了。百姓一年到头赚几两银子依然能养家糊口。”


    “最低的官员俸禄一个月也有几两银子。还有养廉银子,没钱就别娶那么多妾室,家里有妾室者,皆不是贫困人家,没资格说养不起家。”


    做官的好处多着,做了官,可以免去很多税;可以减少很多人的欺负;


    家人在外面做事,人家知道他家有当官的人,都会让着些。


    当官,就算不贪百姓的钱,也有的是人抢着做。


    或许说,很多初为官的人心中都有一片青天,后面受多了大环境的影响,天塌了,行事便越来越无所顾忌了。


    康熙第二天果然将一堆儿子叫过去谈江南官员的事情。


    康熙:“江南的官员确实不像话,贪心太过,可若是将他们全换了,容易引起江南动荡,民心不稳。”


    “而且老大那边拿下了倭子岛,需要官员过去治理,到处都要人,不适合将江南的官员一刀切。”


    胤?早有心理准备,问道:“皇阿玛想如何处置他们?”


    康熙:“罚他们一笔银子,留任观察。”


    什么留任观察,分明是交了罚款后,就前事不咎了。


    胤禟出列:“皇阿玛,这样的处罚太轻了,若是人人交笔罚款,就能过往不咎,只怕官员会更加放肆的贪。”


    胤祉:“皇阿玛,儿臣赞成九弟之言,对贪官只是罚款,不可能止住他们的贪念。他们会更加心存侥幸的贪。”


    “认为贪污被发现了,可交罚款抵罪;若是没人捅出来,他们贪的钱就是自己的;如同现在的规礼一般。”


    “皇阿玛当初同意他们将规礼作为己有,如今他们便巧立各种名头收规礼,弄得百姓苦不堪言。用罚款抵罪一事万万不可。”


    堂堂皇帝,都被人当成叫花子赶出来了,皇阿玛竟然还不想处置江南官员,长此以往,有谁会为大清的未来着想。


    胤?:“皇阿玛,以江南官员收规礼的势头,不管罚多少钱,都抵不上他们收的规礼。”


    “儿臣恳请皇阿玛下令将所有收取下属富商规礼者抄家三族,本人连降六级。以后若是再犯,抄家九族,夺去所有功名,全部发往合州并州挖土豆。”


    胤礽:“皇阿玛,儿臣赞同十弟之言,这些处罚既能让为官者受到教训,又在他们头上悬了一把刀,让他们以后不得不收敛行事。”


    康熙:“若是抄家三族,他们没钱了,何以养家?”


    胤?:“官员的俸禄一直在那里,若是他们嫌弃为官俸禄低,可不为官,既然做了,就表示接受那份俸禄。”


    “如果他们没钱,便少纳些妾室,少生几个孩子。有多大本事,养多大的家。有妾室者,没有资格哭穷。”


    胤禟:“皇阿玛,儿臣观为官者,大部分人皆有妾室。多者有几十名妾室。便是一区区县令,后院的妾室同样有好几位。“


    “他们养的妾室,该由自己负责,而不是让朝廷给他养。”


    “若是因为妾室过多,而不够钱花,将手伸向百姓,朝廷纵容其行事,百姓忍无可忍之日,便是大清前所未有的灾难之日。”


    一个个儿子都反对他放过江南官员,在松江的遭遇再一次涌上心头,那些官员的行为实在太过了。


    康熙:“将官员统一抄三族、官降六级太过了。你们去查查,把收过规礼三次以上者,列入此次处罚。”


    “官降三级;抄家三族;以后再犯,抄家九族,夺去功名,全族流放。”


    几个皇阿哥跪了一地:“皇阿玛圣明。”


    胤祉:“皇阿玛,儿臣请旨亲自领兵,从松江开始抄家。”


    总算能出了那口恶气,真期待那些人看到他带人抄家时的绝望表情。


    康熙:“准,不过要查清再行事,切莫造成冤案。”


    松江给康熙的印象太差了,他有好几次都想直接派人将那里的县令及知府拿了。


    胤?:“儿臣调来的丁恒远已经在查了,三哥不防多等等。等十州的官员到了,一起动手,免得有人提前收到风声,躲过了清查。”


    上次奇奇几人去吊人贩子时,胤?将丁恒远调来江南,既查官,也查民。


    丁恒远过来江南没有立即上任,而是便衣出巡各地,遇到的城门税多着,他一一记录了下来并顺藤摸瓜摸到了规礼上。


    正在努力记名单的丁恒远收到胤?给他安排的新差事,跑过大半江南的他没用几天,就整了厚厚的一本名单过来苏州求见胤?。


    上面记录的规礼数量触目惊心。


    如孙无起,光一年四次的年节规礼,无需设宴,每次就能收最少二十万规礼。


    一省巡抚,每次年节规礼也在十万以上。


    这些人光一年四次的年节规礼最少便能收几十万两。


    加上设宴的规礼,巡抚一年的规礼至少过百万两。


    面对一笔笔触目惊心的规礼,胤?气得真想用名单折子砸破那些人的脑袋。


    胤?:“十州调来的官员马上要到江南,丁恒远,你先将他们安置下来,待我通知后,你分派他们去各府拿人。”


    康熙调了大批十州的官员过来,江南官员以为是给倭子岛准备的,暂时没往自己身上想。


    丁恒远离开,苏策丽翻看着薄薄的折子,上面是收规礼没超过三次的官员,只有可悲的寥寥数人。


    于星辰赫然在上面。


    苏策丽:“江南是这种情况,其它地方想必少不了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