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广府乡绅之灾03
作品:《咸鱼十福晋懂得有点多》 苏策丽扫过一个个小萝卜头,其实她也没想过让几小只现在分开住。
苏策丽:“他们一个个的这么小,分开住我也不放心,由着他们。就是房子空着没人住,容易坏,族里可以安排一些人进来住吗?”
族里总共就几十个人,哪怕将来的奇奇等人成亲了带着妻儿回来住,也是要自己干活,没有伺候的人。
住进宅子的人数全加一块不会过百。
九座刚加进来的宅子最小的一间里面的房间数量都过百了。
完全不用担心族人住进来,几个孩子将来没地方住。
查郎哈:“我以前让你大哥在外面建个院子住,他不乐意。最多就是看看吉勒塔成亲后,愿不愿意住过来了。”
森吉里:“每家的院子都有十几间屋子,空着的房子多着,自己出来住还得单独开火,累得慌。反正我是不愿意。”
查郎哈家里是族里少数的五口之家,其他家的常住人口大多数在三人以内。
他们是喜欢多点的地方活动,却不会喜欢一个人开火。
独处的时间需要有,热闹同样少不了。
页博肯:“先放着吧,以后小辈们成亲,让他们住过来。”
查郎哈:“我们这阵子做道墙,将地圈起来,以后小一他们能随意跑。”
几只老虎回来受大委屈了,以前在龙城的族地有两三百亩,每天还能到外面随意跑,
到了京城,族地只有几十亩,完全不够它们热身。
离得最近的打猎场地在几十里开外,只能隔三差五去一次,要不是他们族人强悍,能经常陪老虎练练,否则一直温养着,早把老虎养成猪了。
一行人看完宅子,奇奇等人照例回族地,苏策丽与胤?回太子府时,宁正慢正等着他们。
宁承慢:“爷,福晋,奴才刚才收到广府的来信。”
胤?:“可是你家里有事?”
宁承慢:“多谢爷关心,奴才家中尚好,这次传来的信主要是说广府巡抚杨从简用新税法诬陷乡绅。”
“他们申诉无门,求到奴才家里,将签属的同意新税法的文书以家书的形式送到了奴才这里,请爷过目。”
胤?接过他递上来的文书,未看到全书,先是闻到一股血腥味。
苏策丽眉头动了动:“给你送信的人路上遇到危险了?”
宁承慢摇了摇头:“是商院在广府的分支送上来的,没人敢劫,这些血是广府乡绅的。”
苏策丽诧异道:“文书上沾血,这得是多大的冤屈才能做出来的事情?”
一般的文书干净整洁,若非迫不得已,怎会让文书沾上血。
胤?将文书展开,周边全被血印透了,中间的字保存完好,上面签着五六个名字。
胤?皱着眉头看完文书,问道:“乡绅同意了新税法,杨从简还有何办法诬陷他们不同意?”
有些地方的官员为了让新税法执行下去,对于不同意新税法的人会用些手段,只是对同意的人用手段,还是第一次听到。
宁承慢:“说是有几位乡绅的家人被杨从简拘在手里,不准乡绅说同意新税法,然后借此机会每天派人去乡绅家敲诈勒索。”
胤?怒道:“岂有此理,杨从简简直无法无天了,怎么没听到御史上折子?”
宁承慢:“杨从简拦着乡绅们见御史,在他们写信的前两天,御史刚离开,他们担心等不到下一批御史,或许等到下一批御史,他们同样见不到。”
“便找到奴才家人头上,想通过奴才将事情报到爷这里。”
胤?:“连御史都敢拦,杨从简这是要造反吗?”
苏策丽提醒道:“何文时不是在外面巡查几项新政策嘛,同样要去广府,你让他先过去广府看看。”
胤?:“上一次文时来说,说是快到偏沅了,偏沅下面便是广府,来宝,给文时飞鸽传信,若是偏沅的事不急,先去广府。”
宁承慢:“多谢爷,多谢福晋。”
广府
接到飞鸽传信的何文时急匆匆赶往广府,为了不暴露身份,他伪装成随从韩英的跟班进了广府。
没走多远,便遇到一行官差抓着两个身上印着一只只脚印,嘴角带血的人招摇过市。
何文时示意韩英去问问。
韩英随手拦住一位围观的男子:“老乡,这是怎么回事呀?”
男子瞥了他一眼:“你不是广府的人,从哪来的?”
广府有几种语言,不管哪一种,说官话时都带着一种特殊的口音,韩英的官话没有广府的口音,人家一听就听出来了。
韩英:“听说广府地灵人杰,我特地过来这里游玩。”
“别游玩了,现在可不是游玩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就要进衙门。”
“衙门总不能无冤无故抓人吧。”
“这个可不一定,你看,那两个是本地有名的乡绅,听说他们同意了圣上下的新政,不依然像猪狗一样赶着。”
“不能吧,他们同意了,为何还要被赶?”
另一个围观人道:“外面来的人就是不懂,这些事不是他们同意就是同意的,是衙门接不接受他们的同意,不将他们的身家榨干,就论不到他们同意。”
韩英眼睛缩了缩,知晓广府出事了,却没想到会烂到这种地步:“没人管这种事吗?”
“天高皇帝远,谁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
韩英还想再问,他们背后的肉铺老板越听越奇怪,悄悄拉了个官差,指着韩英道:“听那位的口音,不像广府的人,你过去问问。”
何文时注意到这幕,悄悄往后面退了两步,私访的事是办不成了,只能暴露身份。
在此之前,何文时想去巡抚衙门碰碰运气。
官差上来,粗鲁的扯开韩英身边的人,往后退了两步的何文时同样在被扯开的人员里。
官差粗着嗓子问韩英:“喂,你是什么人?从哪来的?”
何文时趁着韩英应对官差时,带着人坐上马车来到巡抚衙门。
一行人刚到门口,便遇到巡抚杨从简正在送一中年男子出门。
中年男子拱了拱手,笑呵呵道:“抚台大人,放心吧,事情交给我,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