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激怒文人

作品:《异世邪儒

    王德闻言顿时略显苍老的脸庞上变一阵青一阵白,随即尴尬地笑了笑。


    “秦将军说笑了,刚才只是个误会!王某这就亲自为将军引路,祭酒大人还有其他几位大人、都还在里面等着你呢。”


    秦无邪看着王德那副前倨后恭的模样,心中带起一丝不屑。“他本就不太想来此,现在刁难完他,就想这么轻易揭过?”


    “不必了,”秦无邪淡淡道,“既然李祭酒的邀请如此热情,秦某还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人在等着折辱我呢?”


    我这人天生就胆小,耳朵里又听不得别人的折辱,这国子监秦某还是不进去的为好。


    秦无邪刻意将“热情”“折辱”这些词咬的极重,说完,不愿再多看王德一眼,转身便要上马车。


    王德见状,有些急了。“秦将军,秦大将军还请留步啊!”李祭酒与其他大人已经在等候,你就这么走了,王某可怎么交代?


    秦无邪的脚步并未因他的话语而停留,头也不回地登上马车。接着一道略带冰冷的声音从车厢里传来,“那就让他自己来秦府找我。”


    “竖子!当真是好大的口气,一个只会依仗着祖辈余荫的废物,也敢言之让国子监的一代大儒去见你,你配吗?”


    一道洪亮如钟的声音自国子监大门内轰然炸响,震得门前青石板都微微发颤。


    只见一位身着月白儒袍的老者在一众门生簇拥下快步走出,他面容发福,灰白的长髯垂至胸前,头戴一顶玉簪束发的逍遥巾。


    儒袍绣着细密的云纹暗花,腰间悬挂着一枚古朴的玉佩,行走间自有一股大儒的风范与气度。


    此人正是大乾皇朝内声名赫赫的“青云书院”院长,儒道进士七品的韩启贤,亦是李祭酒的至交好友。


    跟在他身后的是青云书院的精锐学子,个个眼神明亮,气质沉稳。


    为首的弟子手持一卷书简,腰间佩剑却无戾气,显然是文武兼修之辈。


    另有一位女弟子,素衣荆钗,眉宇间透着一股聪慧,好奇地朝着秦无邪马车这边看来。


    秦无邪本已踏入车厢,闻声眉头微挑,抬手示意福伯停下马车。


    他转身走下,目光落在韩启贤身上,语气带着几分玩味。“哦?不知你又是哪路高人?”


    “放肆!”韩启贤还未开口,他身旁一位锦衣华服的世家子弟已跳出来呵斥。


    你连“青云书院”的院长都不认识?


    “韩院长乃是我大乾儒道界的泰斗,著书立说数十载,门生遍天下!”


    另一人也附和出声,“就是!韩院长与李祭酒乃是莫逆之交,学贯古今,德高望重,岂是你能随意置喙的?”


    众人七嘴八舌地阿谀奉承,让韩启贤捋着发白的胡须,微微颔首。


    “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显然很享受这种推崇,神态间更显高高在上。”


    此时,围拢的人群已里三层外三层,将国子监门前堵得水泄不通。


    好奇的目光、鄙夷的眼神、看好戏的神情交织在一起。唯独不见国子监内其他主事或是大儒现身,仿佛默许了这场对峙。


    秦无邪看着韩启贤那副飘飘然的模样,心中有些想笑,想着这片大陆上所谓的这些儒道大儒、和蓝星华夏上的先贤还真是没得比。


    对于他们的话,脸上露出一抹嗤之以鼻的神情,“泰斗?德高望重?你封的吗?”。


    秦无邪语气顿了顿,目光如刀锋般扫视过众人。“那不知道韩院长如今的成就,可有祖辈的余荫成分在其中?”


    “秦某虽然不才,那也是从北境边关尸山血海般的战场中爬回来的。”


    “你!”韩启贤原本那红润的脸庞上当即脸色一沉,没想到秦无邪如此直白,


    秦无邪却毫不在意,“秦某祖辈确实为大乾流过血,但秦某手中的刀剑,可不是靠祖辈余荫磨出来的。”


    “不像某些人,读了几本圣贤书,便觉得天下皆在掌握,见了功臣武将便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


    “你…你这是污蔑!”一位青云书院中的学子怒喝出声,只是在看到秦无邪的目光后带着一丝畏惧。


    “污蔑?”


    “你们这些要是真有那文人风骨,自认为有本事,就不要在这里叨叨个没完。”


    若是真有能耐的话,就去边境的征战之地拼杀一番。看看能不能像武将一样,用血肉之躯为大乾皇朝,为大乾百姓撑起一片无战乱的人间净土!


    秦无邪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铁血杀伐之气。“你们可知边境战场有多惨烈?可知怀远城破时,多少将士用身体堵住城门?可知那雁门关外风雪掩埋了多少忠骨?”


    “为家国赴死的,一直是武将!历代皇朝中又有几个文人墨客会舍身报国?”


    “太平盛世时,你们文人抄文弄笔,一派指点江山的模样。”


    “国家动荡之时,你们不是建议求和,就是投降以求自身安稳于世!”


    秦无邪凌厉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或震惊、或愤怒、或羞愧的脸庞。


    “你们不都是文人墨客吗?那就翻开历朝历代的文献仔细看一看。哪一朝、哪一代不是以武将开国,给了你们这些所谓的文人雅士富足的生活?”


    可你们呢?积攒皇朝百姓中的名声,搅动朝堂风雨。最后打压武将,导致国破后,便又向新朝俯首称臣,美其名曰顺应天命!


    就说近的,当年北庭入侵,是谁在前线浴血奋战?是镇北军!可后方呢?某些文人却在朝堂上弹劾将领拥兵自重,耗费钱粮!


    “就说这种人,秦某说他卖国也不为过!”


    若是我没说错的话,当年那人就是出自你们青云书院里的某位大儒吧!


    “如今秦某不过是说了几句实话,你们便群起而攻之,这就是你们的风骨?这就是你们的圣贤教化?”


    秦无邪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众人心上。有人面露惭色,低头不语。


    有人恼羞成怒,纷纷指着秦无邪怒斥。


    “一派胡言!简直是辱没斯文!”


    “秦无邪,你一个粗鄙的武夫,懂得什么文道大义?”


    “简直是狂悖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