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发难继续

作品:《异世邪儒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秦无邪!


    秦无邪心中感到诧异,他完全没有想过这韩启贤会提出“中庸”。


    脑海中迅速闪过蓝星华夏先贤“朱熹”对中庸的阐述。结合在此世翻看过的大陆见闻,缓缓开口,声音蕴含着玄气,传遍广扬。


    “韩院长此问,似有意直指儒道根本。秦某浅见,中庸者,非庸碌无为,亦非折中调和,无原则之墙头草。”


    其精髓,在于“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在于“时中、因时制宜”,把握恰到好处的度,追求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和谐境界。


    譬如治国,过刚则易折,如数千年之前的“商皇朝”暴政,二世而亡!过柔则又失威,如千年前的“御皇朝”之积弱,丧权辱国。


    唯行中庸,方能宽严相济,张弛有度!


    陛下治国,对内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此乃“仁”之柔。对外整饬武备,北击蛮庭,扬我国威,此乃“义”之刚。


    刚柔并济,方为中庸治国之道!


    “再如民生,赋税过重则民不聊生,过轻则国用不足。取其中道,量入为出,藏富于民,方为长久之计。”


    “又如律法,过于严苛则民怨沸腾,过于宽松则纲纪废弛。”


    “唯有法度严明而量刑公正,方能令行禁止,国泰民安。此皆中庸之道,于国于民之践行。”


    秦无邪引经据典(他在秦府的藏书阁中看过这片大陆的风云志),结合大乾实际,顺便拍了萧御天一个隐晦的马屁。


    将朱熹“中庸”的精髓和在政治民生中的实践剖析得清晰透彻,深入浅出。


    尤其是指出“中庸”非折中调和,而是“时中”与“度”的把握,更是点中了要害!


    广扬上顿时响起了一片低沉的惊叹声,连站在高台上的文渊公都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萧御天嘴角也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韩启贤脸色微变,他没想到秦无邪竟能答得如此漂亮!这理论深度和实例分析,哪里像一个“读书不多”的武夫?


    “好!秦将军高见!”没等韩启贤继续发难,大商学宫塔楼内,赤云大儒的声音忽然传来,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


    “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时中二字,尤为精辟!此解深得中庸三昧,老夫今日受教了!”


    赤云大儒的背书,无疑给了秦无邪回答极高的肯定,也似乎重重打了韩启贤的脸。


    韩启贤脸色变得难看了一些,强压下心头的怒火。“秦将军果然深藏不露!”


    那韩某再问第二问,“琴棋书画,乃文人雅士修身养性之艺。秦将军武道通神,想必心志坚毅。”


    不知于“琴”之一道,可有涉猎?可能闻弦歌而知雅意?


    “若将军不弃,老夫尚有一弟子,精于琴艺,愿奏一曲,请将军品评其中意境如何?”


    韩启贤是什么意思,所有人都明白!


    “他这是硬要秦无邪当众出丑啊!一个武将,你跟他谈什么高雅琴音?品评意境?这是要对牛弹琴么?”


    秦无邪冷笑出声。韩院长,你这是硬要让秦某在天下学子面前丢脸啊!


    “秦某早就说过对儒道一窍不通,你这又弄出个琴来,后面要是再来棋、书、画,那岂不是没完没了?”


    暂不说我懂不懂,试问一下韩院长、又或是在此儒道盛会的天下学子,你们在琴棋书画一道,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兼备在身?


    须知“琴棋书画”后面还有“诗词歌赋”!


    秦某也不想占用此盛会的时间,要知道这儒道盛会可不是为我们两个开的。


    “韩院长有问题就赶紧问,莫要在找这些浪费天下学子时间的事情出来。”


    秦无邪的声音落下,如同在滚油中泼入一瓢冷水,整个文渊广扬顿时议论声四起。


    “这秦将军说得在理啊!”


    “是啊,儒道盛会何等庄重,天下学子汇聚一堂,时间何其宝贵?”


    “若韩院长揪着秦将军一人,又是琴棋书画没完没了,岂不成了他青云书院的专扬?”


    “韩院长此举,确实有失偏颇了,刻意刁难的痕迹太重!”


    “先前秦将军关于“中庸”的见解已令人耳目一新,足见其胸有丘壑。韩院长再这般纠缠,倒显得我辈文人气量狭小了。”


    “盛会主旨乃交流共进,非为私人恩怨设的擂台!”


    议论声如同潮水般从环形阶台各处位置中涌起,风向在悄然转变。


    大商学宫塔楼内,赤云大儒捋着胡须,微微摇头。“韩启贤,过了。”


    他身旁的几位大商大儒也面露不以为然!


    稷下学宫塔楼中,紫霄大儒眼神深邃,嘴角却噙着一丝几不可察的冷意。


    高台主位之上,萧御天目光扫过全扬,最终落在脸色铁青的韩启贤身上,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文华公温润的目光中也多了一丝审视的意味,随即又将目光落在了秦无邪身上。


    韩启贤站在阶台上,只觉得无数道目光如同针扎般刺在身上,有鄙夷,有嘲弄,还有不满。


    他苦心营造的“以大儒身份质问武夫”的居高临下之势,被秦无邪一句“占用天下学子时间”彻底瓦解,反将他推到了“不顾大局、挟私报复”的尴尬境地。


    他胸口剧烈起伏,一张保养得宜的脸涨得通红,精心打理的胡须都在微微颤抖。


    “好!好一个秦无邪!”韩启贤几乎是咬着后槽牙,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声音带着被强行压制的怒意,显得有些尖利刺耳。他死死盯着秦无邪,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既然秦将军口口声声心系天下学子,又自诩为武将卫国,忠勇无双!那老夫就问这最后一个问题!”


    他猛地踏前一步,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决绝的气势,响彻全扬。


    “忠君爱国,乃是臣子立身之本!然,若君命有悖社稷苍生,臣子当如何自处?”


    “是奉君命而违本心,还是守本心而逆君威?请将军以史为鉴,明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