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缺席盛会
作品:《异世邪儒》 在静室内的秦无邪对此毫无所觉。他强忍着伤痛,盘膝坐下,运转功法调息。
待稳定了体内的经脉以及翻腾的气血,才起身推门而出。此时,早已日上三竿,儒道盛会怕是已进行多时。
刚走出藏书阁,老卒福伯便急匆匆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焦急。“世子!您可算出来了。”
国子监李祭酒那边派了好几拨人来催,说盛会已经开始,让您务必即刻前往。
“但来通传的人、都被我以您闭关未出挡回去了,但看他们的脸色,怕是不好交代…”
秦无邪摆摆手,正要说话,府门外忽然传来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和甲胄的碰撞声。
“圣上口谕!秦将军接旨!”
一队身着玄甲铠、气息彪悍的禁卫军直接闯入前院,为首者正是禁卫军副统领赵锋,一位面容刚毅、眼神锐利的武道皇品境高手。
他目光如电般在前院内扫视着,秦无邪闻声已经从后院那边赶了过来。
当他看到秦无邪脸色苍白如纸、气息虚浮、嘴角带血、明显重伤在身的模样时,赵锋眼中飞快地掠过一丝惊诧。
但他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看着走近的秦无邪直开口。“陛下口谕!秦将军接口谕!”
“儒道盛会已开,关乎国体,秦将军身为朝堂副使,岂可缺席?速速随赵锋统领前往文渊广场,不得有误!”
秦无邪捂着胸口,剧烈地咳嗽了几声,声音带着明显的虚弱和痛楚。
“咳咳…赵统领!”
“非是本将…咳咳…有意抗旨。实在是昨夜练功急于求成,岔了内息。”
“如今经脉受损、内腑震荡,无力支撑盛会喧哗。还请赵统领…回禀陛下,待末将伤势稍缓,定当入宫请罪!”
他一边说,一边身体微晃,似乎连站立都有些不稳,额头的冷汗更是清晰可见。
赵锋眉头紧锁,他奉的是皇命,自然不能只听秦无邪的一面之词。
他随即便上前一步,脸上露出一副关切的神情。“秦将军怎会伤的如此严重?”
话音落下,他右手快如闪电般探出,五指张开,掌心蕴含着一股温和但极具渗透性的元气,直接按向秦无邪的腕脉。
这一下既是试探,也是查探虚实。
秦无邪任由他所为,苍白的脸庞上配合着露出痛苦之色,并未闪躲。
反而顺势将手腕递了过去,体内《大衍天诀》功法运转,模拟出经脉寸寸欲裂、玄气散乱淤塞、内腑受创震荡的假象,并将一丝因反噬而真实存在的紊乱气息放大。
赵锋的手指刚一搭上秦无邪的腕脉,脸色瞬间变幻。“他感受到秦无邪体内情况简直糟糕透顶,经脉如同被无数利刃割裂过,处处是暗伤裂痕。”
“而且察觉到秦无邪体内玄气似乎运行滞涩无比,如同陷入泥潭。更有一股狂暴混乱的力量在内腑中肆虐冲撞,气血极度亏虚。”
这绝不像是能伪装出来的,绝对是修炼出了大岔子,走火入魔的征兆。稍有不慎,根基尽毁都是轻的。
赵锋触电般收回手,眼中的惊疑彻底变成了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他对着秦无邪郑重抱拳,语气也缓和了些许。“秦将军伤势沉重,确需静养。末将定当如实禀报陛下!将军保重身体,末将告退!”
话音落下,他便不再停留,转过身带着一同而来的一队禁卫军匆匆离去。
看着赵锋等人消失的背影,秦无邪缓缓直起身,脸上那虚弱痛苦的表情瞬间消失,他擦掉嘴角溢出的血迹,眼中平静无波。
文渊广场!
今日的盛会已进行至下午,高台之上,各大书院、学宫的大儒学子正就“礼法与时变”的议题展开激烈而“文雅”的辩论,才气纵横,妙语连珠。
没有了秦无邪这个“搅局者”,会场气氛似乎恢复了儒道盛会应有的“和谐”与“纯粹”。
萧御天高坐龙椅,面色平静地听着下方的辩论,偶尔与身旁的文华公低声交流几句。
当禁卫军副统领赵锋悄然无声地来到他身侧,单膝跪地,将秦府所见详细禀报后,萧御天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他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深处,一丝冰冷的寒光倏然闪过,快得无人察觉。随即,他若无其事地挥了挥手,示意赵锋退下。
“重伤?走火入魔?”
萧御天心中冷笑连连,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温润的玉扳指,“好一个秦无邪,好一招以退为进。真当朕是那被蒙蔽的昏君不成?”
昨日引动圣言碑惊天异象却毫发无伤,今日就重伤到无法参与盛会?这伪装,未免太过拙劣。
一股被愚弄的怒意在他胸中升腾。
他几乎可以肯定,秦无邪此举就是故意抗旨,就是拿捏住了此时的自己还需要秦家这柄刀、暂时不会动他的心思。
“这种被看透、被不尊他旨意的感觉,让掌控欲极强的帝王感到极度不适。”
“抗旨…死罪…”萧御天眼神阴鸷,“若非…哼!”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和杀意,将目光重新投向高台下的辩论。
只是在他那平静的面容下,还酝酿着怎样的风暴,这一刻无人知晓。
而场中,许多人见到赵锋归来,却没有秦无邪的身影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气。
因为没有人再去针对秦无邪而耽误天下学子的时间,他们将发挥得更加“精彩”。
不少大儒、学子甚至在私下议论,言语间带着庆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总算清净了,那秦无邪不来搅局,盛会才是我等切磋学问的正途。”
“算他有些自知之明,昨日那般锋芒,今日若再来,只怕更难收场。”
“搅屎棍不来,我等正好一展所长,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儒道盛会。”
而在高台上,方才听到赵锋轻声向萧御天汇报的一些国子监大儒,则是满脸的不屑。
“哼,什么重伤,我看那秦无邪就是害怕了,怕今日再被群起而攻之,露出马脚吧?”
议论声虽低,却清晰地反映出诸多人对秦无邪缺席的真实态度。
随着天色渐晚,今日的盛会在一片看似热烈和谐的氛围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