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严府密室

作品:《异世邪儒

    “那侄儿就在此先行谢过章叔!”


    秦无邪谢过章宗平后,转身大步离开了朱雀门,径直返回秦府。


    他知道,北境之行,不仅是抵御外敌,更是他实现宏图伟业的第一步。前路虽然充满荆棘,但他无所畏惧。


    回到秦府,秦无邪立刻召集了地煞、人屠两位前辈,和老爷子交代了一番、便带着地煞和人屠,向着北境进发。


    银色玄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秦无邪翻身上马,玉龙骢通灵地打了个响鼻,仿佛知晓此行的重任。


    地煞与人屠也各自牵过战马,三人不多言语,只一扬马鞭,便化作三道残影,朝着北门疾驰而去。


    秦府大门口,老爷子站在屋檐下,望着三人远去的方向,捋须的手微微收紧。


    北境凶险,萧御天的心思更是难测,他只盼孙儿此去,能平安顺遂,更能在那片寒冷的土地上,真正扎下秦家的根来。


    与此同时,在皇宫中的养心殿内,气氛却是显得异常凝重。


    萧御天猛地挥手,将摆放在龙案上的奏折一扫而过,明黄的奏章顿时散落一地。


    “岂有此理!”他低吼一声,龙椅扶手被捏出几道深深的指痕,“一群跳梁小丑,也敢妄议储君之事?真当朕老了不成!”


    殿内侍立的太监宫女们吓得瑟瑟发抖,连大气都不敢喘。谁都清楚,陛下这怒火,是冲着早朝时那波请立太子的大臣去的。


    “影子卫,”萧御天的声音冰冷得如同淬了剧毒,“给朕查!”


    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从梁柱后滑出,单膝跪地,身形隐在阴影中,只露出一双毫无感情的眸子。“属下在。”


    “查清楚,今日早朝,是谁在背后撺掇国子监那老东西出头!”


    萧御天的目光如同鹰隼,“朕不信他有这胆子,更不信这背后没有推手!敢把主意打到朕的头上,就得有承受雷霆之怒的觉悟!”


    “属下遵旨!”


    “另外,”萧御天顿了顿,语气中更添几分阴鸷,“给朕盯紧三位皇子。朕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也掺和进了此事。若是谁敢被人当枪使,或是自己存了不该有的心思……”


    他并没有说下去,但殿内的寒意却骤然加重。“朕不介意让他们明白,这龙椅旁边,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觊觎的!”


    影子卫再次领旨后,身影一晃,便消失在殿内,仿佛从未出现过。


    萧御天烦躁地挥手,让所有人都退下,独自坐在空旷的大殿中,望着窗外的宫墙。


    立储?他还没死呢!这些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分他的权柄了吗?


    尤其是那几个儿子,平日里看似恭顺,谁知道他们几个的心里藏着什么龌龊心思。


    还有朝堂中的那些老狐狸,一个个都想扶持自己看中的皇子,好为日后铺路……


    他冷哼一声,指尖在龙椅上轻轻敲击。想让他做那被朝臣左右的傀儡皇帝?痴心妄想!


    同一时刻,在当朝左相严嵩府邸的一处密室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密室并非想象中那般阴暗潮湿,反而宽敞明亮。墙壁由特殊的青石砌成,上面嵌着数颗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白光,将室内照得如同白昼。地面铺着厚厚的西域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密室中央摆放着一张紫檀木长桌,围坐着七八个人。为首的正是左相严嵩,在府内他未着官袍,只穿了件藏青色便服,脸上那股朝堂上的威严淡了许多,多了几分深沉。


    主位坐着一位身着月白宫装的女子,正是九公主萧凝月。她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肌肤胜雪,眉目如画,只是那双清澈的眸子里,却藏着与年龄不符的冷静与锐利。


    她端坐在那里,指尖轻轻拨弄着腰间的玉佩,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将每个人的神色都尽收眼底。


    他右手边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股书卷气,却又隐隐透着锋芒。他正是严嵩的孙儿“严复策”。


    此刻他正低头看着桌上的舆图,手指在雁门关一带轻轻点动,神情专注。


    其余几人,有文有武!


    一位身着青色长衫的老者,面容清癯,颔下三缕长髯,正是吏部侍郎周显,他的气息沉稳,一看便知是久居官扬的老狐狸。


    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武将,肩宽背厚,眼神锐利,乃是新提拔的京畿营副统领赵猛,身上带着久经沙扬的悍勇之气。


    还有几位,皆是在朝中或军中颇有实权的人物,此刻都敛声屏气,显然以严嵩和萧凝月马首是瞻。


    “诸位!”


    萧凝月率先开口,声音清脆却带着颇具威严的力量,“今日早朝之事,想必大家都看到了。父皇的反应,与我们预想的相差无几。”


    周显抚着胡须,缓缓地点了点头。“殿下英明!陛下春秋鼎盛,最忌旁人提及立储,今日一试,果然动了雷霆之怒。”


    “只是……这般一来,怕是会引得陛下让影子卫彻查,我等是否会……”


    萧凝月淡淡一笑:“周大人多虑了。父皇年富力强,最忌讳的便是立储之事,我又怎会在此时触他的霉头?”


    “那……”周显有些疑惑。


    “此事,乃是严公子的主意。”萧凝月看向严复策,美眸中带着一丝赞赏。


    众人的目光也随之集中在严复策身上。


    严复策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开口!


    “诸位大人有所不知,此举并非真的要逼迫陛下立储,而是为了试探陛下的心意,同时也想看看,那三位皇子究竟有几斤几两。”


    “哦?严公子此话怎讲?”


    赵猛性子最急,忍不住问道。


    “如今北境告急,正是大乾用人之际,陛下心中最重的,必然是边境之事。”


    此时提及立储,陛下必然会心生不满,而那三位皇子若是有识之士,定以国事为重,不会在此时计较储位之争。”


    “可结果呢?”坐在周显旁边的李修文听到这里,相继开口问道。


    “结果便是,大皇子在朝堂上虽未明言支持立储,却也未曾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