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侠客李白
作品:《异世邪儒》 不多时,一座简陋的驿站出现在前方。
三人随即翻身下马,将马儿拴在驿站外的马桩上,推门走了进去。
驿站内颇为简陋,只有几张略显破旧的木桌,角落里还堆着一些喂马的草料。
此刻已有七八个人在避雨,大多是行商打扮,正围坐在一张长桌面前、低声交谈着。
秦无邪三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眼尖的店小内二连忙过来招呼、倒上三杯热茶。
三人刚喝了一口热茶,还未放下茶盏,便听到邻桌传来一阵清朗的声音。
就在这时,邻桌传来一阵交谈声。
“唉,这鬼天气,说变就变。”一个略显粗犷的声音说道。
“是啊,不知道这雨要下到什么时候,若是耽误行程,怕是要赶不上北境战事了。”另一个声音回应道。
秦无邪闻言,不禁留意了几分。
只见邻桌坐着两个江湖侠客,其中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身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
他的头发有些凌乱,脸上带着几分风尘之色,显然是赶路许久。
此人看似落魄,眼神却是清亮得很,手中握着一个粗瓷酒杯,说话时语气颇为从容,条理清晰。
另一位则相对要年轻一些,眉宇间还带着几分英气。
那落魄侠客端起桌上茶杯,喝了一口,慨然道。“如今北庭大军压境,我等身为大乾子民,自当为国效力。就算是徒步,也要赶到北境,与那北庭蛮子拼杀一番!”
年轻侠客接过话茬,“李大哥说得是。只是那北庭军势大,我等区区两人,就算到了北境,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落魄侠客放下手中茶杯,“兄弟!你此言差矣。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高。”
就算我等能力有限,但若能尽一份力,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而且,我始终相信、像我等这样的有志之士,绝不在少数。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击退北庭蛮夷!
他语气顿了顿,“再说了,如今镇守在北境的,可是秦家的镇北军。想那年初之时,镇北军收复雁门关,大败北庭军,何等威风!”
“李大哥!你对镇北军倒是颇为推崇。”
落魄侠客忽然大笑几声,没有在镇北军的话题上继续说下去,而是分析起北庭大军来。
“依我看,这次北庭狼骑大军南下,看似凶猛,实则外强中干。耶律洪基虽有野心,却不懂天时地利人和的道理。”
如今虽秋收未至,北境却也粮草充足,我大乾军民一心,他若敢来,无异于以卵击石。
年轻侠客打趣道,“李大哥,你又要高谈阔论了。照你这么说,那北庭三十万大军,岂不是成了纸老虎?”
“非也。”
落魄侠客摇了摇头,语气颇为郑重,“北庭狼骑的战力,绝不可小觑,如同是那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但他们劳师远征,补给困难,就像无源之水,难以持久。我大乾只需守住雁门关,以逸待劳,如同磐石般坚不可摧,再伺机断其粮道,便能让这猛虎变成困兽。
他的一番话,似乎是将敌我态势分析得头头是道,引得长桌上的那些人都侧目看来。
秦无邪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这中年侠客虽看似落魄,却有着一些见识,倒是个人才。
他放下手中的茶盏,对着那中年侠客扬了扬下巴。“这位兄台,见解独到,不知可否过来一坐,共饮一杯?”
中年侠客闻言,转过头来,上下打量了秦无邪三人一眼。见三人虽衣着普通,但气度不凡,尤其是秦无邪,虽披着蓑衣,却难掩那份沉稳锐利。
便笑着点头,“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他拿起酒杯,走到秦无邪桌前坐下。“在下李白,多谢三位兄台相邀。”
“谁?李白?”
秦无邪顿时被这名字给惊了一下,忽然想起来华夏唐朝历史上的诗仙“李白”。
“怎么了,在下名唤李白有何不对?”
中年侠客看着面前的秦无邪、那震惊了一下的表情,有些不明所以。
“没…在下秦叶,只是你的名字让我想起了一位故人,他也是唤作李白。”
秦无邪思绪回归,随口找了个理由。
“哦…这倒是不奇怪,天下何其之大,同名同姓之人、也自当比比皆是。”中年侠客也并未去在意,性情也颇为洒脱。
人屠却是端着茶盏的手微微收紧,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不动声色地用只有秦无邪能听到的声音低语。
“家主,此人来路不明,还需小心。”
秦无邪微微颔首,示意他放心。
他自然知道防人之心不可无,但这李白的谈吐见识,确实让他动了招揽之意。不过,在招揽之前,必要的调查和考验是少不了的。
“李兄,你这是要去往何处?”秦无邪让小儿上了一壶酒,给李白倒了杯酒,询问道。
李白也不客气,端起来一饮而尽!
往雁门关去,北庭蛮夷犯我疆土,我辈虽无官职在身,却也知大乾兴亡,匹夫有责。
虽不敢言去扭转乾坤,却也想加入北境镇北军,去尽一份绵薄之力。
秦无邪挑了挑眉,“哦?李兄看似江湖中的文人侠客,竟也愿上战扬拼杀?”
李白朗笑一声,“公子说笑了,李某虽不善战扬拼杀,却也读过几本兵书,或许能在帐前为将士们出些馊主意。”
再者说,即便是不能帐中运筹帷幄,搬个粮草,送个军情,总还是能做到的。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向往!
听闻镇北军统领秦无邪秦大将军,年纪轻轻便有经天纬地之才,收复雁门关,一人力压儒道盛会中的天下学子、又平定洛城叛乱,实乃我大乾栋梁。
若是能得他赏识,在他麾下效力,即便粉身碎骨,李某人也是在所不辞!
“哦?李兄对这位少年大将军,倒是推崇备至。”秦无邪心中微动,面上却不动声色。
“自然!”
李白语气激昂,“秦将军以少年之身,扛起家国重任,拒外敌于国门之外,护百姓于水火之中,这般人物,岂能不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