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其一
作品:《艾尔海森的枕边童话》 Day 25.6.13
“哦?模仿我?”
他抬眼,视线从书页上移开,语气平静得听不出起伏,指尖随意划过手边厚重的书脊。
“效率值得肯定。但直接说明来意——须弥不欢迎浪费时间的修饰性对话。书架第三排左侧,《语言学结构分析》,需要模板自己拿。”
“可以给我讲一个睡前故事吗?”
他指尖停在《星象学与地脉能量流动假说》的封面上,几乎难以察觉地顿了一下。
“睡前故事?”
他抽出一张夹在《古代符文图谱》里的星图草稿,动作利落。
“教令院没有童话分类。不过,赤王陵上双子星座的轨道规律倒可以说说——当银色的星轨和沙丘纹路重合,守夜人有时会看到逝去亲人的影子。”
他忽然合上星图,“当然,只是地脉能量和光折射的把戏。”
“听不懂。”
“理解能力需要调整。”
他取出一截炭笔,在星图边缘快速画了几道,“简单点:沙漠里的每颗星星,都是镀金旅团先祖篝火烧剩的灰烬。够明白了吗?”
“可以温柔一点吗学长?”
“咔嚓——”
笔尖应声而断,一点炭黑沾上他指腹。
“称呼错误。还有,‘温柔’是主观且无效率的要求。”
他转身走向书架底层,抽出一本落灰的植物图鉴,翻到月莲那页的动作却意外地轻缓了些,“须弥的睡莲会在熄灯后发出声音,频率刚好在某些人能听见的边缘…算了。”
他把图鉴递过来,手指避开了锋利的书角。
“拿这个,催眠效果比星图强。”
“最近感觉生活有些绝望,可以用睡前故事开导我一下吗?”
“啪嗒——”
所有书在他手中同时合拢,金属搭扣发出清脆的响声。
“绝望?”
他抽出实验记录本,笔尖刷刷划过纸面,迅速勾勒出遗迹的结构,“卡萨扎莱宫地基下面,埋着个三百年前的学者。他在黑暗里最后十个小时,把一辈子的研究都刻在了墓砖上。”
笔尖重重一点,“看,死亡也能用来记录知识。”
“你要这么说我就真想死亡了。”
“砰——”
记录本拍在桌上,震起一点灰尘。
“愚蠢。”
他一把抓住对方手腕拉到窗边,推开百叶窗,“看见雨林里那棵被雷劈断的巨树没有?三年前的事。”
他冷硬的声音似乎裂开了一丝极细微的缝隙,“现在它每道裂开的年轮缝里,都长着七种新冒出来的蕨类。”
“所以呢?”
他几乎是立刻把《蕨类孢子扩散图谱》按到对方眼前。
“所以死是效率最低的解法。”
指甲戳着图上蔓延的绿色,“那场雷暴给这棵树腾出了37.5%的新地方让生命扎根——”他扯过旁边的演算纸,嘴角带点冷意,“要我算算你活着能创造多少价值?算到小数点后十位。”
“我感觉好累。”
他抽纸的动作停了一瞬,接着把演算纸揉成一团。
“特例。”
他转身从柜子深处摸出个小小的机械鸟放在窗台,“教令院淘汰的老物件。按这儿——”他抓着对方手指按下发条,精巧的齿轮开始转动,“它扇一次翅膀能带起0.3克的风,足够把三颗蒲公英种子送上树顶。”
袍角带倒了墨水瓶,他头也没回,“…就这一次。别指望学者干开导人的活儿。”
“我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成,一直半途而废。最近我想写一本长篇小说,可不可以鼓励一下我?”
他从乱糟糟的书堆里精准地抽出一卷旧得发黄的手稿。
“知道教令院现存最长的论文中断过多少次吗?”
稿纸展开,上面满是修改的痕迹,“十七次。中间作者还跑去当了半年镀金旅团。”
他把手稿拍进对方手心,“半途而废是聪明人的缓冲策略——只要每次重新开始,都比上次多写出三行字。”
“可不可以最后再和我说一个兰那罗的睡前故事,求求你了学长。”
他额角跳了一下。
“…最后一次纠正称呼。”却还是从抽屉最里面摸出一片焦黄的叶子书签,“沙漠学者在风蚀的岩洞里发现过用炭笔画的兰那罗——”
他把叶子按进对方手里,“那群小东西固执得很,坚持一百年才画完一片花瓣。猜猜他们现在画完几朵了?”
话音未落,他抬手,“嗒”一声关掉了所有的灯,“睡吧。答案在梦的象限里。”
“以后每晚都可以给我讲睡前故事吗,学长?”
“笃——”
《须弥植物图谱》被他反手钉在了门框上。
“第三十二次纠正。”
一张写满字的沙漠遗迹测绘排班表从门缝塞了出来,“接下来四十二天,七座遗迹等着测绘。”
沉重的金属门栓开始滑动闭合,他最后的声音清晰地传出来:
“如果回来时看到你写够三万字…或许,可以给你讲讲赤王陵的砂子怎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