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去南京玩
作品:《为了男闺蜜把我赶走,妻子后悔了》 车内,郭心正对着车载化妆镜,仔细地补妆。
她手中拿着 TF 黑管口红,轻轻涂抹在嘴唇上,那鲜艳的红色在她唇上绽放,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与车窗外灰蒙蒙的天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长江比钱塘江宽多了。”
郭心一边说着,一边用粉饼轻扫眼下,让妆容更加精致。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丝淡淡的惊讶。
“不过南京的空气怎么一股煤烟味?”
郭心皱起眉头,有些不满地嘟囔着。她把脸贴在车窗上,感受着玻璃的凉意,鼻尖不小心蹭出了一个小小的白雾圈。
突然,郭心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兴奋地指着远处喊道:“快看!那是不是明城墙?”她的手指向远处,那里盘踞着一条青灰色的巨龙,宛如沉睡的巨兽,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城市。
郭心的牛仔外套袖口微微卷起,露出了一个在上海买的铁皮青蛙钥匙扣。
那只青蛙造型可爱,仿佛在跳跃着,与她此刻的心情一样欢快。
张昊听到郭心的呼喊,转动方向盘,将车驶向明城墙的方向。
就在这时,玄武湖的波光突然闯入了他们的视野,湖水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
湖面上,一群白鹭贴水低飞,它们洁白的羽毛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他面带微笑地扬了扬手中的手机,屏幕上随即跳出了一条来自总统府的预约短信。
短信的内容显示,他们已经成功预订了紫金山庄的湖景房。
“下午我们先去中山陵,晚上秦淮河的画舫我也已经包下了。”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和期待。
彭妍曦听到这个安排,缓缓放下手中的化妆镜,她身着一件真丝衬衫,领口处的珍珠别针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中山陵的台阶数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呢?我好像在某本杂志上看到过相关的介绍……”
彭妍曦的话语中流露出对这个景点的好奇。
当房车缓缓停在苜蓿园停车扬时,郭心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迫不及待地蹦下车来。
她仰头望着漫山遍野的梧桐树,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突然,郭心像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她指着树干上的一处疤痕,兴奋地喊道:“看!这棵树好像被人刻过字呢!”
张昊顺着她的指尖看去,果然在斑驳的树皮下,隐约可以看到“1925”这几个数字。
彭妍曦优雅地撑开她的香奈儿遮阳伞,阳光透过伞面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她的鞋跟在石板路上轻轻敲击,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
“南京的这些梧桐树啊,可都是当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而特意栽种的呢。”
彭妍曦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带着人们穿越回了那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年代。
中山陵的 392 级台阶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静静地横卧在眼前,一眼望不到尽头。
郭心穿着一双帆布鞋,轻盈地踏上台阶,然而,仅仅走了几级,她的鞋子就迅速被尘土所覆盖,仿佛与这古老的石阶融为一体。
“张总,您看这台阶数,是不是代表着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啊?”
郭心喘着粗气,手扶着石栏,转头望向身旁的张总,她那扎着马尾辫的脑袋随着动作轻轻摆动,发梢如丝般扫过身后的石狮子。
张总微微一笑,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继续稳步向上走着。
郭心见状,也连忙跟上,一边走,一边继续说道:“我之前在纪录片里看到过,说这台阶的数量有着特殊的含义呢!”
就在这时,彭妍曦踩着高跟鞋,身姿优雅地从她们身边走过。
她的步伐稳健而轻盈,仿佛这陡峭的台阶对她来说毫无压力。
然而,当她走到第 290 级台阶时,却突然停下了脚步。
“不对哦,这 392 级台阶,应该是代表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人口。”
彭妍曦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她从手包里拿出一颗薄荷糖,递给郭心,“尝尝看,这是蓝风铃味的,味道很不错哦。”
郭心有些惊讶地接过薄荷糖,放入口中,一股清凉的味道瞬间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她不禁对彭妍曦的知识渊博感到钦佩,同时也为自己的错误感到些许尴尬。
终于,她们登上了山顶,来到了祭堂前。
祭堂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郭心仰望着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心中涌起一股崇敬之意。
“您看,这孙中山先生的铜像,是不是有点像我们村祠堂里的老照片啊?”
郭心突然小声说道,她的目光落在铜像上,仿佛透过它看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说着,郭心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想要给铜像拍张照留作纪念。然而,她的手刚伸出来,就被彭妍曦轻轻地按住了手腕。
“这里不能开闪光灯哦,会对铜像造成损害的。”彭妍曦温柔地提醒道,她的声音中透露出对这座历史建筑的尊重和爱护。
郭心像小鸡啄米一样连连点头,然后迅速地把手机揣进兜里。
就在这时,一阵若有似无的淡雅香气悄然钻进了他的鼻腔。
这股香气清新宜人,仿佛是春天里盛开的第一朵花,又像是清晨草叶上的第一滴露珠。
郭心深吸一口气,想要分辨出这股香气的来源。
他环顾四周,发现这股香气似乎是从祭堂里飘出来的。
祭堂里供奉着一尊尊庄严肃穆的佛像,檀香的烟雾在空气中弥漫,与那股淡雅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这股香气让郭心想起了奶奶供奉的菩萨像,那也是一种庄严肃穆的存在,让他心生敬畏。
下山的路上,郭心突然指着远处的紫霞湖,惊讶地叫道:“那湖水怎么是紫色的?”张昊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湖面上漂浮着一朵朵睡莲,宛如紫色的云霞。他想起了杭州西湖的荷花,那也是一片美丽的景象。
“传说紫霞仙子曾在这里洗澡。”
张昊笑着说。彭妍曦则在一旁调整着墨镜的角度,她的嘴角忽然泛起一抹轻笑:“更可能是水里的矿物质折射光线吧。”
她的话音未落,郭心已经像一只脱缰的野马一样,沿着石阶飞奔而下,嘴里还喊着:“我要去看看仙子有没有留下水晶鞋!”
当紫金山庄的管家缓缓拉开那扇雕花大门时,郭心的脚步突然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硬生生地停在了门槛前。
她的目光被大堂中央那座巨大的琉璃屏风所吸引,屏风上绘制的秦淮河画舫图案在柔和的灯光下仿佛活了过来,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
“哇,这比上海的酒店还要气派呢!”郭心不禁惊叹出声,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堂里回荡着,引得那些身着长衫的侍应生们纷纷侧目。
彭妍曦见状,微微一笑,自然地挽住了郭心的胳膊,轻声说道:“走吧,先去房间换件衣服,晚上我带你去尝尝这里的盐水鸭。”
两人穿过大堂,来到了总统府的西花园。郭心被园中的美景所吸引,兴奋地在石舫边蹲下来,好奇地看着水中的锦鲤游来游去。
“这船怎么是石头做的呀?”郭心好奇地伸手去捞水中的落叶,“我老家水库里的船可都是木头的呢。”
彭妍曦站在九曲桥上,静静地看着水面倒映出的那些充满历史韵味的民国建筑,微笑着解释道:“这石舫是乾隆年间建造的,取的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寓意。”
她的话音刚落,脑海中突然像电影般闪现出曾经在巴黎参观凡尔赛宫时的情景。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导游站在镜厅里,声情并茂地向游客们讲解着这座宫殿的历史和建筑特色。
镜厅的墙壁上镶嵌着巨大的镜子,反射出窗外美丽的花园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夜幕渐渐降临,秦淮河的两岸被灯火点缀得如同繁星点点。
郭心兴奋地趴在船头,凝视着两岸的灯火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片金色的波光粼粼。
她不禁感叹道:“好像把星星摘下来铺在河面上啊!”她的帆布包不经意间蹭过了船舷,露出了在田子坊买的手绘手帕,手帕上的图案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
彭妍曦则倚着雕花栏杆,手中拿着手机,却并没有拍照。她静静地看着水面上飘过的荷花灯,那些灯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水中的精灵。
“要尝尝鸭血粉丝汤吗?”张昊的声音打破了宁静,他指着岸边的一家老字号说道,“这家店可是从清朝就开到现在了呢!”
郭心听到后,立刻像只欢快的小鸟一样,从船头一跃而起,跳到了岸上。她的帆布鞋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在为她的快乐伴奏。
彭妍曦犹豫了一下,目光追随着郭心在人群中雀跃的背影。最终,她还是提起了自己的真丝裙摆,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
店内弥漫着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玻璃,让人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
郭心手捧着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粉丝汤,那浓郁的香气直往她的鼻子里钻。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那股鲜美的味道,忍不住赞叹道:“太鲜了!”
郭心迫不及待地吸溜着粉条,大口大口地吃着,那满足的表情就像是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一样。
她一边吃一边说:“这可比我在工地旁边吃的方便面强一百倍啊!”
坐在对面的彭妍曦则显得文雅许多,她用小勺轻轻地舀起一勺汤,慢慢地送进嘴里,细细品味着。
忽然,她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放下了汤匙,若有所思地说:“这汤头用的是老母鸡和鸭架,而且至少熬了四个小时呢。”
彭妍曦的目光落在了郭心沾满汤汁的嘴角上,不知怎的,她鬼使神差地拿起一张纸巾,递到了郭心面前,温柔地说:“慢点吃,没人和你抢。”
吃完饭后,两人一同漫步在街头。
路过乌衣巷时,一家古玩店引起了郭心的注意。她好奇地凑到玻璃柜前,仔细端详着里面的一件物品——一枚铜质的民国徽章。
徽章上蒙着一层岁月的灰尘,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上面刻着的“五四”字样。
郭心指着徽章,兴奋地对彭妍曦说:“你看,这是不是以前学生戴的呀?我爷爷说他年轻时也参加过游行呢!”
彭妍曦被郭心的热情所感染,也跟着看了过去。她凝视着徽章边缘的磨损,不禁想起了自己收藏的那些限量版胸针。
那些胸针被她精心呵护着,永远都保持着崭新的状态,似乎永远不会有这种带着故事的痕迹。
张昊静静地站在两人中间,他的目光穿过橱窗,落在了里面的徽章倒影上。
那徽章的影子与巷口悬挂的红灯笼重叠在一起,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
秦淮河上,一艘画舫悠悠地划过水面,船桨激起的涟漪在月光下闪烁着银光。
张昊的思绪被这美景打断,他忽然开口说道:“明天我们去南京博物院怎么样?听说那里有《韩熙载夜宴图》的真迹。”
彭妍曦闻言,轻轻抚了抚脖子上的珍珠项链,嘴角微微上扬。
然而,当她的目光与郭心充满期待的眼神交汇时,她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淡淡的无奈。
“好啊,正好可以去尝尝传说中的桂花糖芋苗。”彭妍曦率先走向路边的三轮车,似乎想要用行动来掩饰内心的矛盾。
第二天,他们来到了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复古的气息,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时代。
郭心被复原的老邮局深深吸引,她像个孩子一样趴在柜台上,好奇地看着那位穿着蓝布衫的“邮差”熟练地盖上邮戳。
“能给我寄张明信片吗?寄到我老家!”郭心兴奋地喊道。
彭妍曦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郭心认真填写地址的样子。她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忽然想起了自己在巴黎时给母亲寄的那些明信片。
那些印着埃菲尔铁塔的卡片,母亲总是随手放在抽屉里,从未真正在意过它们。而此刻,看着郭心对这张明信片的珍视,彭妍曦不禁感到一阵失落。
“彭小姐,你快看看这个!”郭心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似的,满脸兴奋地举起一个搪瓷杯,杯身上“为人民服务”几个字虽然有些斑驳,但依然清晰可辨。
“我奶奶家也有个这样的杯子呢!”郭心难掩激动之情,不停地摇晃着杯子,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与周围嘈杂的讲解声交织在一起。
彭妍曦的目光却被杯口的一个小豁口吸引住了,她不禁想起自己平时使用的爱马仕骨瓷茶杯,那些杯子精美绝伦,完美得几乎没有一丝瑕疵,仿佛从来不会留下任何使用过的痕迹。
当夕阳的余晖如金色的纱幔般轻轻地洒在古老的明城墙上时,郭心又兴高采烈地举起了在博物院购买的文创书签。
书签上印着《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他们的衣袂在晚风中轻轻飘动,仿佛要从画中走出来一般。
彭妍曦微微一笑,从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丝绒盒子,小心翼翼地将书签放进去,然后对郭心说:“回去后把它夹在你那本西湖醋鱼的食谱里吧,这样每次你翻开食谱的时候,都能看到这美丽的书签。”
在返程的途中,郭心安静地靠在车窗边,双眼紧闭,呼吸平稳,显然已经进入了梦乡。
她的手微微握着,里面还攥着那碗没吃完的桂花糖芋苗。
坐在一旁的彭妍曦注意到了这一幕,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试图将空盒子从郭心的手中抽出来。
经过一番轻柔的动作,她终于成功地将空盒取了出来。
然而,彭妍曦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随手将空盒扔掉,而是仔细地将它叠成一个小方块,然后轻轻地放进了自己的香奈儿钱包里。
这个小小的举动,透露出她对这段旅程的珍视和对郭心的关心。
坐在驾驶座上的张昊,通过后视镜观察着后排的两人。
他看到了彭妍曦的动作,也看到了郭心熟睡的面容。
车窗外,明城墙的轮廓在逐渐远去,变得越来越模糊。
张昊的心中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他觉得这扬旅行就像是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一样。
看似普通的食材,经过长时间的文火慢炖,最终熬出了醇厚的滋味。
在这个旅途中,他们三人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有欢笑,有感动,也有一些小小的摩擦。
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这次旅行的独特味道,让它变得如此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