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夫人想买,便买

作品:《玄学冥妃抓鬼强,种田经商两不误

    “夫人,咱们今夜还回同宴客栈吗?”常书哈欠连连。


    他刚刚去铺面二、三楼看过了。


    不算杂物间,两层加起来共有五间卧房。


    只不过房内积灰不少,若不收拾,压根住不了人。


    “我倒是想回客栈,不过明日就是蔡旭上花轿的日子。”


    “我怕回去过夜,会打草惊蛇。”宋绾纠结道。


    谢惊澜剑眉微挑,极其好说话,“那就不回去,晚上咱们一起收拾屋子。”


    宋绾瞅了眼男子病弱又矜贵的身体。


    收拾屋子?


    也学着谢惊澜挑眉,只不过挑得更高。


    “你确定?万一你休息不好,身子再累着,又或者咳得更加厉害,该如何?”


    宋绾实在想不出谢惊澜劳作时是什么样子。


    男子气质高雅,连呼吸都让人觉得悦目。


    这样一种仿佛不会出恭的美男子,如果要他进屋洒扫,宋绾觉得自己有些缺德。。


    宋绾叹了口气。


    恍惚间,想起几条街外客栈里的武允。


    她之前还觉得武允对蔡旭的容忍度极高,愿意将一个家徒四壁的男子捧成明珠。


    但要是换作她,她觉得她对谢惊澜下限也挺低的……


    只不过绾娘本绾实穷,养不起如此娇美男罢了。


    “要是能省下百两,一夜不睡,也值得。”


    谢惊澜如是说。


    宋绾如梦初醒,听不明白,“你这话何意?”


    谢惊澜站在铺面门口,视线扫向灯火通明的玉匣街。


    只见成衣铺、首饰铺、家具铺、米铺等等店面,无一关门。


    几乎家家门外都贴着今日饶润的红纸字样。


    饶润,意为买东西时,伙计或东家,会为客人抹去零头。


    谢惊澜微启薄唇,“牙人领我们来看铺子时,我就好奇为何茶楼酒楼皆开张。”


    “须知大梁境内,京城店铺会在日落前七刻歇业。”


    “而京城以外的其他州,唯有鬼市会在偏僻街巷从半夜营业到隔日鸡鸣时分。”


    “不过……商铺毕竟不同于鬼市。据我所知,清河郡内的商铺,官府管辖虽不严格,但绝不会戌时还不关门。”


    宋绾盯着饶润二字,眼睛顿时闪烁光泽。


    前世她逃生时曾在成衣铺打过杂,知道饶润之上,还有除陌钱。


    只要客人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贵!


    就能同店铺东家谈除陌钱。


    而所谓的除陌钱,就是卖家为了尽可能地多售卖,自愿返还客人部分银钱。


    又称暗扣。


    暗扣让利,是官府默许。


    因此暗扣常常上不登顶,买多返多,都能细谈。


    既然各家店铺都写了今日能饶润,那么潜台词也就是——


    今日能暗扣。


    “观音村以李大玄师李浮屠为尊。”


    “肯定是他授意,为了让我们今夜留在药铺,才让各家铺子继续营业!”


    宋绾激动地攥着谢惊澜的袖子。


    一副誓要将药铺一切所需都趁今夜买尽的架势!


    激动之余,宋绾惊觉李浮屠在村中的势力非同小可。


    这个村子,竟有那么多人,都听他行事。


    只是惊觉归惊觉,宋绾只想为药铺省下更多的运转银两。


    故而衣食住行之类,仍是能省则省。


    于是,常书反复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折返于药铺。


    宋绾买了笔墨纸砚、夏天用的凉簟、冬天用的被褥,还有一些撑门面的瓷器摆件。


    因开药铺晾晒药物时,得时刻防范着鸟儿,药铺经营也难免需要熬药捣药。


    少女大手一挥,买下青铜药铃、紫铜药炉、青瓷研钵等物,


    又经谢惊澜提醒。


    购入碾槽、陶缸、竹簸箕、榆木案台、铡刀等物。


    宋绾不懂物品行情,她只会铆足气势!一上来就狮子大开口!


    但气势再足,买东西谈价也并非次次顺利。


    譬如买紫铜药炉时,口子开得太大。


    伙计气急败坏,摔了算盘:


    “紫铜行价是铁器的三倍,我们家这紫铜药炉重约五斤,不算工艺,成本就要八百文!”


    “你……你竟然开口五十文?呵,五十文?? ”


    “这位客官,当年女娲娘娘补的天,就是您开的口子吧?竟如此不识我们家的好货!”


    宋绾到底有些羞赧,她两世都没见过什么世面。


    羞愧自己并不是个识货的人。


    宋绾半是颓废半是假装,叹了口气,“罢了。今夜也累了,不买了,回客栈休息吧。”


    “别啊!”


    “我……我他娘的卖给你,卖给你还不行吗!”


    伙计面色铁青,骂骂咧咧地打包紫铜药炉。


    店里的东西虽不是自己的,但他何曾卖过这般低廉的紫铜?替东家心疼。


    宋绾见状,意识到像今晚这样趁火打劫,堪称独得财神爷偏爱的机会。


    并不常有。


    正拿不定主意要不要继续采买。


    只听谢惊澜道,“药炉容易消耗,那十几个咱们也要了。”


    话落,谢惊澜对宋绾低声道,“和李浮屠为伍之人,能是什么好东西?”


    “夫人想买,便买。”


    伙计:“!”


    宋绾:“!!!”


    这么几十家铺子拉锯下来。


    确如谢惊澜所说,今晚已节省下数百两银子。


    天际渐渐露出白光,宋绾精疲力尽,只在大堂铺了凉簟,不讲究地躺下休息。


    此时,常书还未关上门闩。


    视线内,玉匣街上对面的商铺都开始陆续关门,并且贴上今日歇业的红纸。


    宋绾眼皮沉重,心想洒扫屋子是累活。


    谢惊澜是个病秧子,常书和她两个人收拾不过来那么多屋子。


    喃喃道,“明日,是要去买几个下人了。”


    “最好,再雇几个人品好的掌药师傅、药工和学徒。”


    “如此药铺不日就能开业。”


    宋绾自语,眼皮欲要阖起。


    这时,耳边正好挤进铜锣筚篥的声音。


    乐器声高亢,回荡在玉匣街街道。


    尽管宋绾知晓蔡旭要被送去冥婚和下葬。


    但等真听到乐声,后背还是泛起一阵凉意。


    她冷不丁冷颤,隔着门,仿佛看见花轿摇摇晃晃穿过眼前……


    蔡旭罪有应得。


    宋绾知道。


    而她突然泛起的寒意,也只是因为眼前不久后就要流逝的生命。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