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抄家
作品:《吾命为凰》 那沁雅轩的隔音如此之差,门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也怪她太过冲动,思虑不周全,选的地方不对。
可如今也没有后悔的余地,只能尽力挽回了。
“可我......我......”
事到如今,宋锦城就连辩解的借口都没有,她不知如何开口,更不知如何说服一个本就对她有极大偏见的人。
“你还想狡辩!”
话落,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碗药飞来,宋锦城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药碗砸了个结结实实。
“啊!”
宋锦城惨叫一声,胸前被浸湿了大半,疼得她面色煞白。
“来人,给我拖出去打!”
伯爵夫人眼皮一眨不眨,直接下令,“若是我凌儿死了,你也得给我的凌儿陪葬!”
身上的疼痛剧烈,宋锦城冷汗冒个不停,已经无暇反抗下人的拉扯,等她回过神来之时,人已经被按在条凳上。
院子里惨叫声不绝于耳,绿莲也无法幸免。
伯爵大人这几日一直在为儿子奔波劳累,找关系想将儿子保出来,可平日与他交好的同僚们大多闭门不见。
他气得险些晕倒在马车上。
思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去见一见那个人。
三皇子府。
伯爵大人地上帖子,等了半个多时辰才有下人来回禀。
“伯爵大人,我家三皇子殿下有请。”
一个时辰之后,伯爵大人面如死灰,整个人仿若丢了魂般,脚步虚浮着挪着出了三皇子府。
翌日,一个消息震惊全京城。
伯爵府被抄家了。
是刑部尚书亲自带人去的。
整个伯爵府哀嚎声一片,宋锦城是躺着被人抬到大牢里的。
对于此事,宋九思心知肚明,伯爵府干的那些事也被曝光出来,且人证物证俱全,就等着皇上定罪了。
大牢里,宋锦城见到了盛凌风。
好几日不见,她都快有些忍不住了,只见他头发脏污蓬乱,精神恍惚,只在看到宋锦城时眼神亮了亮。
声音嘶哑不堪,“锦儿,你怎么进来了,你是来给我殉情的吗?”
可他又接连看到伯爵府上女眷,他又问:“怎么大家都来了?大家是舍不得我吗?”
被关在大牢这几日,他不曾受刑,可家人一个也没来看他,他的精神与心理接连受了打击,觉得爹娘都要抛弃他了。
大街上对此事议论纷纷。
“那伯爵府也是罪有应得,往日里仗着爵位,将人打死了都不用偿命,真是天道好轮回。”
“是啊,我那可怜的侄子,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了。”
有个妇人眼眶通红,据说这是袁家的姑奶奶,早年嫁的夫君死了,又嫁到了一户市井人家。
“这伯爵府的人平日里作威作福,咱们这些小老百姓无权无势,被欺负了也不敢去找青天大老爷讨公道。”
宋九思过了几天安生日子,这日早起,就收到了相府递来的帖子,是母亲邀她去吃茶赏花。
打开帖子一看,宋九思眉头一皱,她认得母亲字迹。
可帖子上的字迹,有些陌生,盖的确实母亲的丝印。
琉璃也道:“王妃,今日来送帖子的不是夫人身边的丫鬟,是一个小厮,送完帖子不等我问清楚就走了。”
带着心中的疑惑,宋九思还是回了相府。
出来迎接她的人是宋云生,并非姚阴清。
“帖子是父亲写给女儿的?”
宋九思心如明镜,看着他几日不见苍老不少的面容,心中毫无波澜。
“是,若是以我的名义去请你不合适,只能借用你母亲的名义了。”
二人入了花厅,宋云生抬手遣退了下人。
花厅内安静了偏科,宋九思喝了一杯热茶,才见宋云生欲言又止。
“父亲有话不妨直说,女儿手头上还有事情要处理。”没空陪你在这耗着。
不满的神色刚爬上脸,就被宋云生压了下去。
“九思啊,你就只有那么一个亲妹妹,如今她被连累入狱,不如你与王爷说一声,让她保保你妹妹。”
“锦儿才嫁过去不到一个月,就要遭此大难丢掉小命,父亲实在是不忍心啊。”
宋云生唉声叹气,不复往日的儒生模样,此时此刻,他就只是一个关爱女儿的父亲。
只要无期待,就不失望。
对这个父亲的偏心,宋九思早已无动于衷。
“父亲,女子若是嫁错人,便是一辈子的事情,三妹妹的夫君也是她自己选的,她就要承担这个后果。”
“俗话说得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三妹妹如今的模样,也是她自己的选择,父亲何必可怜她?”
见她冷情冷性的模样,宋云生抬手指着她,痛心疾首。
“你......你怎么能说出这么无情的话?锦儿好歹是你的妹妹,你不仅不肯帮忙,还落井下石?”
不想与他掰扯下去,宋九思站起身,“几日不见母亲,女儿想的慌,父亲若是没什么事,女儿就先行告退了。”
嘴上说着客气的话,动作确实一点也不含糊。
去了菡萏院,姚阴清得知伯爵府一事,心中畅快。
“恶人自有天收。”
她又问:“你父亲没对你做什么吧?”
“女儿没事。”
宋九思在菡萏院陪母亲用过午膳才回了府。
伯爵府的罪名不知几日才能定夺下来,宋九思也不想再管,只一心将注意力扑在木屋上。
经过这几日的调整,与她亲自监督,木屋已经做好,就等着采购药物填充木屋了。
宋九思唤来洛白,将一张单子递给他:“洛白,这是我所需的药物,用量我已清楚写在上面,我让时秋陪你一起去。”
“不必了王妃,属下一个人足以。”
洛白抬脚便要走,却被宋九思给拦了下来。
“我让时秋出府买些女儿家的玩意,你们两人一同去,我放心。”
面上挂着笑,可洛白就是觉得王妃笑得不怀好意,像只狐狸似的。
“洛白大哥,王妃当真没有别的意思。”
时秋此地无银三百两似的,摇头摆脑,“王妃把银子也给我了,我们走吧。”
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宋九思暗自琢磨着,这两人是否真的合适。
她向来不喜欢父母之命,她觉得只有两个人互相有意,才能长长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