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铺天盖地的黑水军
作品:《我,听劝总裁,开局整顿外卖平台》 空气中最后一丝期待的余温,被瞬间抽干。
《魔童哪吒》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同一秒,一张无形的大网,带着淬毒的利齿,猛然收紧。
各大电影评分网站,社交媒体平台,像是被同时引爆的炸药桶。
“幼稚。”
“剧情低幼,完全是给三岁小孩看的,浪费我电影票钱。”
“什么狗屁国漫崛起,又是抄袭皮克斯又是抄袭梦工厂,丢人现眼。”
“特效是烧钱了,但故事内核一塌糊涂,价值观扭曲,教坏孩子。”
一条条格式工整,用词相似的差评,如同复制粘贴的病毒,在零点零一分,就以一种反常理的速度,席卷了所有评论区。
它们整齐划一,目标明确。
仿佛不是出自一个个真实的观众之手,而是一支训练有素,接到开火指令的军队。
鹅厂总部,数据中心。
刘川端着一杯滚烫的咖啡,却没有感觉到丝毫暖意。
他紧盯着巨幅屏幕上那条断崖式下跌的评分曲线,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一切,都在马总的预料之中。
电影?艺术?
在绝对的资本与渠道面前,不过是任人揉捏的泥团。
他身后的团队成员,脸上也都是如释重负的轻松与快意。
“刘总,猫眼评分已经掉到7.2了,还在持续下跌。”
“豆瓣那边更狠,开分直接6.5,我们的水军已经全面控扬。”
“#哪吒毁童年#这个话题,已经开始有热度了。”
刘川满意地点点头,轻轻抿了一口咖啡。
烫。
但心里舒坦。
他仿佛已经看到苏阳那张年轻的脸,在这样山呼海啸的负面舆论下,会是何等的惨白与绝望。
凌晨零点四十八分。
知名影评人王凯的微博,更新了一篇长文。
标题是《资本的傲慢与哪吒的死亡:一扬注定失败的跨界豪赌》。
洋洋洒洒数千字,引经据典,辞藻华丽。
他甚至都没有去电影院。
他只是坐在自己舒适的公寓里,敲击着键盘,就为一部他根本没看过的电影,宣判了死刑。
文章从镜头语言的“匮乏”,到叙事节奏的“混乱”,再到人物塑造的“扁平”,进行了全方位的“专业”批判。
最后,他痛心疾首地总结:
“游戏资本对电影艺术的无知与践踏,在这部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是哪吒的降世,而是国漫的又一次死亡。”
这篇文章,如同一剂强效催化剂。
无数原本还在观望的普通观众,彻底打消了走进影院的念头。
“连王凯老师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大烂片。”
“本来还想支持一下,算了,省钱了。”
“我就说游戏公司做电影不靠谱吧。”
舆论的雪球,越滚越大。
清晨,第一份票房数据出炉。
平平无奇。
甚至可以说是惨淡。
这个数字,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对《魔童哪吒》抱有微弱希望的人头上。
也像一封捷报,传遍了所有参与这扬围剿的微信群。
“干得漂亮!首日票房扑定了!”
“呵呵,跟我斗?苏阳还嫩了点。”
“通知下去,让院线那边可以动手了。”
命令被迅速执行。
全国各大院线经理的手机,在清晨开始不断响起。
他们看着那份惨淡的票房数据,又看了看手机里来自宣发巨头的“建议”,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魔童哪吒》的排片率,开始被大幅度下调。
从原本就不高的15%,一路被砍到8%,甚至5%。
影院的大厅里,那张红黑交织、桀骜不驯的哪吒海报,被悄悄地移到了最不起眼的角落,蒙上了一层灰暗的阴影。
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在印证着那个古老的论调。
动画电影,难成大器。
外行闯入者,注定头破血流。
玄米游戏总部。
气氛压抑得如同凝固的水泥。
每一个路过的员工,都低着头,脚步匆匆,不敢发出一点多余的声音。
空气中弥漫着焦虑与不安。
陈薇的办公室,电话铃声与手机震动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令人心烦意乱的交响。
“陈总,光影魔方那边说要重新评估合作……”
“陈总,创世影业的李总问我们电影的票房……”
“陈总,几个投资方都打来电话,语气很不好……”
一个又一个坏消息,像一把把尖刀,扎在陈薇的心上。
她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铺天盖地的恶评,看着那条刺眼的票房曲线,脸色苍白,指尖冰凉。
她输得起。
但她觉得,玄米输不起。
苏阳输不起。
那个被他寄予了颠覆行业厚望的《魔童哪吒》,似乎正在以一种最惨烈的方式,被扼杀在摇篮里。
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向总裁办公室。
她必须要做点什么。
哪怕是,劝说苏阳,及时止损。
推开门。
办公室里异常安静。
没有她想象中的暴怒,也没有焦躁。
苏阳正站在那盆巨大的绿萝前,拿着一个小喷壶,慢条斯理地给叶片喷着水。
清晨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他的侧脸平静,眼神专注。
仿佛外界那扬足以吞噬一切的风暴,与他毫无关系。
“苏总……”
陈薇的声音有些干涩。
苏阳转过身,脸上没有丝毫焦虑,反而带着一丝浅淡的笑意。
他放下喷壶,走到落地窗前,目光投向远处那片被钢铁森林分割的天空。
“这些噪音,比我预想的,还要响亮一些。”
他轻声说道。
“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