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政策扶持

作品:《绑定种地系统,全网排队求我卖灵果

    上次他过来的时候,茶山还没开始修整,灌木丛生。


    当时他来得也很匆忙,没有看得仔细。


    现在茶山被顾笑收拾出来,他这才发现山顶上居然还有八棵古茶树。


    他绕着古茶树看了好几圈。


    这八株古茶树,每株都有两三米高,直径达到十几厘米,看茶树的长势,未见衰老迹象,显然尚在盛年期。


    冯褚看得啧啧称奇,道:“顾老板好运气,这几株古茶树少说也得一百年了吧。”


    野生的古茶树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极为稀有。


    他抬手摘了片嫩叶,尝了下。


    口感甜润,涩味在口腔停留的时间很短,回甘强劲。


    就是刚才他尝过的灵茶的味道。


    当真是好茶!


    跟这几株茶树一比,那些市面上吹捧的什么铁观音碧螺春简直被虐成渣了。


    运气这东西,当真是比不得啊!


    看看人家一个小姑娘,随便接手一个废弃的茶山,居然就能发现八株古茶树。


    冯褚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好好养护这八棵古茶树,凭着长春灵茶的功效,到时候肯定能带动山下那三十亩茶树的销售。”


    “那是当然。”顾笑心想她费了多大的心思从猴山上移植过来的,她肯定会好好用灵气滋养的。


    况且那三十亩茶树,它的味道和作用不一定比这八株古茶树差。


    观察完了古茶树,两人下了茶山,学生们还在忙得热火朝天。


    刚从镇政府开完会的顾有德回村后,第一时间来了茶山。


    看着在茶山里忙碌的农学生们,乐开了花。


    好久没见到村子里这么充满活力了呀。


    “支书伯伯,你过来是有什么事吗?”顾笑见到顾有德来了茶山,有些讶异地道。


    “我刚从镇里开会回来,特意来找你的。”顾有德冲顾笑招招手。


    顾笑走了过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因为你种的灵桃火爆湘南,经镇政府研究决定,要全力支持你回乡创业,尽可能给你政策扶持。”


    “政策扶持?需要哪些条件?要有出资证明吗?还是要给镇上提供多少就业岗位?”


    顾笑有些谨慎地问道。


    政策哪里是那么好要的?给得越多,相对的要求就越高。


    顾有德拿自己的提包中拿出一份文件,他快速地翻了一遍。


    “政策包含低息贷款、税收优惠、专家指导等好几项内容。”


    顾笑听到他念出的几条,认真地想想。


    她之前的桃子卖了一百多万,前几天又卖了十斤茶叶,资金方面,暂时也够用了。


    对这低息贷款其实也不是那么需要。


    倒是税收方面,她现在还不太了解农村税收问题,只知道不用交农业税,至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这块,其实不太明白。


    “有哪些税收优惠?我现在的情况要交哪些税?”


    “现在个人从事种植、养殖业等农业生产取得的收入,通常是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呀。”


    冯褚毕竟是农学院教授,对国家扶持农业这块,还是满了解的。


    顾有德则是看得更远一点。


    “你现在承包的土地还不多,将来要是继续扩大规模,总要继续招人,像这些专业人才,除了工资外,其它福利也得跟上吧。”


    “五险一金,这些要你成立公司后才能缴纳,到那时这税收政策不就很重要了?”


    他这么一说,顾笑也明白了。


    “谢谢支书伯伯。”


    不管将来用不用得上,顾有德一心在帮自己,她还是感激的。


    “我老啦,也为村子干不了几年了,希望你能更好的发展,能给村里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样年轻人留在村里也能赚到钱,就不用跑到外面去打工啦。”


    这番话说得让顾全有连连点头。


    如果顾笑不雇佣他,再过个十天半个月,他也要出去外面打工了。


    像他这种没什么一技之长的人,出去打工也只能是去工地搬砖。


    现在房地产不景气,就是工地的活也不好找了。


    进厂打螺丝的话,厂家更喜欢招年轻人,他这样五十多岁的人,厂家都不要。


    ……


    京城,部队医院。


    因为舅舅鲁子归重病住院,贺徵这些日子是公司家里医院三头跑。


    鲁子归住院的这几天,清醒的时间非常少,连郝主任都隐晦地表示,病人的情况不太乐观。


    贺徵站在医院走廊尽头,凝视着窗外灰蒙蒙的天,觉得自己的心也像这天气一般,沉得透不过气来。


    “贺总,孙半礼神医到了。”助理周怀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贺徵扯了扯领带,快步走向电梯。


    孙半礼,这位享誉全国的国医圣手,是他最后的希望。


    舅舅的病情每况愈下,医院的郝主任已经明确表示,常规治疗对鲁院士这样虚弱的身体无异于雪上加霜。


    会诊室里,有七八名专家齐聚一堂。


    一身白衣白裤的孙半礼正与郝主任低声交谈,面前摊开着厚厚的病历。


    贺徵站在门口,顿了顿。


    “贺总来了?进来吧。”郝主任抬眼看见他,招了招手。


    贺徵迈步而入。


    会诊持续了两个小时,众人的结论与之前并无二致。


    鲁院士的身体已经虚弱到无法承受任何激进治疗,只能通过温和手段慢慢调养。


    “我这里有一支二三十年的野生老山参,是湘南一位姓秦的小友赠送的。”


    孙半礼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取出一个红木匣子,轻轻打开。


    里面躺着一支形态优美的人参,根须完整,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每日切一小片,配合我开的药膳,或许能补些元气。”


    贺徵有些动容。


    现在野生老山参资源极为稀缺,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多数为人工种植品种。


    这支老山参价值不菲,孙神医却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


    “孙老,大恩不言谢,算我欠您一个人情。”


    “不必多说。”孙半礼摆摆手,“鲁院士为国家做过多少贡献,这点东西算什么。”


    送走孙半礼,贺徵小心翼翼地捧着山参和药膳方子回到家中。


    父亲贺知山正一脸严肃地坐在客厅里,见他回来,连忙问道:“你舅舅怎么样了?”


    “还是老样子,说要慢慢调养。”贺徵将山参和方子交给王辉,“按孙老的方子做,食材要最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