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一大妈枪毙

作品:《四合院无限快穿

    鉴于事情的影响太过恶劣。


    街道办、派出所、邮局、轧钢厂四方部门,在截留生活费事件曝光的半个小时后,就把相关的汇总材料,送到各自的上级领导面前。


    从严!


    从重!


    从快!


    这六个字概括全部。


    公审大会很快被张罗起来,规模比上一次公审易中海和贾东旭他们更加盛大。


    教育部门也介入其中,在公审曲三丫的现场,公然指出易中海两口子有摧残祖国未来花朵的嫌疑。


    “一个六岁的娃子,没吃没穿没喝,跟一个十六岁的半大娃子相依为命,人究竟冷血到什么程度,才能把这么两个娃子的生活费给私下截留?用畜生二字来形容,都是对畜生的侮辱,你畜生都不如。”


    四合院的街坊们作为证人,出庭作证,证明何大清跟着寡妇跑去保城生活,十六岁傻柱拉扯六岁雨水的那种艰难。


    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苦日子。


    “我们也不是冷血不管街坊的死活,其实没钱也可以给傻柱一个窝头啥的,但是易中海不让给,我们得罪不起易中海,易中海是管事一大爷,又是轧钢厂的钳工大拿,给我们穿小鞋分分钟的事情。”


    “易中海虽然没说不让我们帮扶傻柱兄妹的话,但是意思却是这么一个意思,真招惹不起易中海,有时候他不出面,让给贾张氏撒泼,看在易中海的面子上,谁敢跟贾张氏硬来?”


    “刘海忠和闫阜贵是街道办任命的管事二大爷和三大爷,他们都不敢反驳易中海,更何况是我们。”


    反正易中海死了,聋老太太又不敢瞎咧咧。


    作证的街坊们,都把屎盆子往易中海两口子身上扣。


    主打一个死无对证。


    话里话外的意思,易中海造孽,曲三丫造孽。


    王建设也以证人的身份出席,依着脑海中的记忆,讲一些傻柱因为没有收入,捡垃圾养活雨水的旧事。


    言语中还提到贾家。


    “贾东旭看两人可怜,给了傻柱一个窝窝头,我听到易中海训斥贾东旭,说贾东旭不应该管何家的闲事。贾张氏非要借着这个窝窝头借傻柱家的正屋住,让贾东旭在里面迎娶秦淮茹,傻柱不借房子,贾张氏还骂傻柱是禽兽,是忘恩负义的王八蛋,说他们贾家的窝头喂了狗,傻柱赔偿了三个白面馒头才把事情翻篇。”


    现场能有一万多人,人山人海,咒骂易中海两口子缺德的声音一拨高过一拨,也问候着死去多日的贾张氏。


    曲三丫的下场,是可以预料的。


    枪毙。


    众人当面,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有事情都清清楚楚的摆在明面上,轧钢厂和邮局都当众做出表态。


    主要是王建设把易家和贾家的钱一分不少的捐赠给军烈属,赔偿又形成书面性的材料,轧钢厂做不出自食其言的事情来,咬着牙认下这个亏。


    把后院刘家的房子当赔偿赔给傻柱。


    傻柱跟着王建设学,也委托街道办把刘家家里的那些家当及钱款一分不少的捐赠给军烈属。


    街道办会在曲三丫被枪毙的次日去四合院处理这些琐事。


    邮局方面,当众向傻柱表示道歉,赔偿给傻柱一个工位。


    这个工位其实也不是给傻柱的,是给何雨水的,何雨水没考上大学,直接来上班,考上大学另当别论,这个工位可以给傻柱的媳妇或者雨水的丈夫。


    邮递员虽然给出他被易中海两口子欺瞒的说法。


    却因为曲三丫在公审现场,怀着拖一个人下水她就赚一个的想法,说邮递员从她这里拿走多少多少东西,今天一包香烟,明天一包瓜子,后天一个罐头,零零散散叠加起来,超过一百块钱。


    面对曲三丫的指责,邮递员压根拿不出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最终被判死刑,跟曲三丫一块执行枪决。


    还是之前的老套路,先游街,后枪毙。


    曲三丫跟邮递员两人戴着高帽子被人押在大街上,站在街道两侧的义愤填膺的群众,咒骂两人的同时,也把手里的砖头和石块奋力的朝着两人丢去。


    有些砸在两人身上,将两人打的哇哇乱叫,有些却因为准头的缘故,误伤身旁押解两人的公安同志。


    维持秩序的公安,不得不提醒众人,千万别再乱砸了,真受不了。


    ......


    次日中午。


    无数观刑教育群众的当面。


    邮递员和曲三丫两人在枪响后魂归地府。


    一大妈也不知道能不能在黄泉路追上易中海的脚步。


    下午一点多。


    街道办的王主任带着几个干事来收拾刘家的家当,在一众看热闹街坊的目光关注下,从刘家翻出四百多块钱。


    刘海忠给大儿子刘光齐娶媳妇,掏空了家底。


    也就是刘海忠是六级锻工,工资还算不错,换成别的人家,估摸着还能有欠账。


    ......


    四合院内没有易家,没有贾家,刘家被遣返去了东北,闫家扛着黑五类的帽子尽可能的夹着尾巴过日子。


    街坊们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莫名其妙的好起来,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改善生活时,有人端着家传大海碗来登门借肉,不借肉就各种撒泼骂街,不会有人打着老祖宗需要尊敬的旗号,对你上演道德绑架的手段。


    没有开不完的全院大会,没有勾心斗角的各种绝户算计,一切都变得正常起来。


    唯一觉得不正常的人或许只有聋老太太。


    昔日的回旋镖扎在她自己的身上,院内的街坊们明里暗里的损着聋老太太,报复着这么些年在聋老太太身上吃过的亏。


    聋老太太在曲三丫被枪毙后,砸了街坊几次玻璃,想表现一个不好招惹的人设出来。


    她前脚砸,后脚自家的玻璃也碎了。


    闹了几次,占不上便宜的聋老太太便也不敢在随意砸人家的玻璃。


    跟傻柱套了几次近乎。


    傻柱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点醒悟的缘故,并没有对聋老太太报以任何的笑脸,反而喊出我们就是普通街坊的言论。


    没奈何的聋老太太,便也只能自食其力,拄着拐杖一个人去倒卖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