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作品:《正义》 市局刑侦支队会议室,厚重的深蓝色窗帘紧闭,隔绝了外界午后的阳光和喧嚣,只有投影仪的光束刺破刻意营造的昏暗,在幕布上投下幽蓝而冰冷的光影。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香烟的烟雾在光束中缓缓缭绕、扭曲,如同盘旋不去的幽灵,更添几分压抑和不安。所有核心成员齐聚——李星星、李知寒、韩又又、张龙、赵虎,以及技术队骨干。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目光紧紧锁在幕布上。那里,清晰地展示着韩又又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蓝锥矿晶体照片,那独特的、带着死亡气息的幽蓝色在幕布上幽幽地亮着,像凝固的恶魔之泪,刺痛着每个人的眼睛。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纸张和一种名为“未知恐惧”的混合气味。
“蓝锥矿(Benitoite),”李知寒站在台前,身影被投影光拉得很长,轮廓分明。他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房间里,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和不容置疑的专业,每一个字都像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入主题。“一种含钡的硅酸盐矿物(BaTiSi3O9),六方晶系,硬度中等(6.5),相对稀有。因其独特的靛蓝色至天蓝色体色,以及在短波紫外光下呈现的强烈亮蓝色或蓝白色荧光,在矿物收藏圈被视为珍品,价值不菲。”他操作电脑,切换了一张清晰的矿物晶体结构图和紫外光下发光的对比图,那妖异的蓝光在昏暗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刺眼。
他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脸色凝重如铁的李星星和角落里脸色依旧苍白、努力维持镇定但眼神深处难掩惊惶的韩又又身上。“更重要的是,”他切换了一张幻灯片,展示的是几张泛黄卷边的旧案卷扫描件封面和关键内页照片,上面盖着鲜红的“绝密”印章,文件的陈旧感透着历史的沉重。“这是王海涛——代号‘判官’——的标志性标记物。在他沉寂前犯下的最后三起所谓‘私刑审判’案现场,都发现了这种极其微量的蓝锥矿粉末。”
激光笔的红点在幕布上移动,精准地标注着旧案卷中记录的位置:“第一次,在‘宏远商贸公司’老板张宏远被杀案中,粉末被发现在死者右耳道深处,极其隐蔽,常规尸检几乎无法发现,是韩法医在二次复检时使用耳窥镜才发现的。第二次,‘鑫源地产’副总李国富溺亡伪装案,粉末嵌在捆绑其手脚的尼龙绳死结内部,拆解绳索时才显露。第三次,也就是他沉寂前的最后一案,‘夜色撩人’夜总会老板钱豹被刺身亡案,粉末则藏在凶手刻意留在现场的、打印着‘罪有应得’的所谓‘忏悔书’夹层中,夹在两层纸张的纤维缝隙里。”
李知寒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揭开尘封秘辛的沉重感:“形态一致,均为人工破碎研磨的细粉,粒径在微米级别。经过当时技术队的成分分析,其微量杂质特征与本地‘老鹰嘴’废弃钡矿区的蓝锥矿样本高度吻合。这是他向警方,或者说,是向某个特定的人…”他顿了顿,目光若有似无地、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沉重感瞥了一眼韩又又,那一眼包含了太多信息——警告、确认、以及对过往的沉重负担,“宣告胜利和存在的方式。是他的‘判官印玺’。一种病态的、带有仪式感的签名。”
“王海涛?那个…传说中的‘判官’?”赵虎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显然被这个只在警界高层通报、内部绝密培训资料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都市传说里见过的名字惊到了,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板爬满脊背,连握着笔的手都有些不稳。“他不是…不是五年前就销声匿迹了吗?都以为他死了或者逃出境了…”
“是他!他回来了!”李星星猛地一拍桌子,霍然站起,灵动的眼睛里燃烧着愤怒的火苗,那火焰几乎要冲破她强装的冷静,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这绝不是巧合!蓝锥矿,匿名威胁信…所有特征都指向他!”她转向张龙,语速飞快,带着急迫,“张师傅,您之前走访周强邻居,不是说有人提到周强最近收到过匿名威胁信?信呢?”
“对!差点忘了这茬!”张龙立刻从随身携带的、磨损严重的牛皮纸文件袋里拿出一个透明的物证袋,里面小心地装着一张皱巴巴、边缘被撕扯过的打印纸。“一个住周强对门的热心大妈,王大妈反映的。大概一周前,她下楼倒垃圾,看到周强在楼下那个绿色的信箱取信,拆开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跟见了鬼似的,然后破口大骂,骂得很难听,说什么‘装神弄鬼’、‘活腻歪了’,然后把信撕得粉碎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王大妈觉得不对劲,觉得可能要出事,就等周强骂骂咧咧上楼后,悄悄把碎片捡回来,用透明胶带小心粘好了收着。她说信上就打印了一句话。”张龙的声音带着老刑警特有的沉痛和一种不祥的预感。
物证袋被投影仪清晰地投射在幕布上,占据了整个画面。纸上打印着一行冰冷刺目、毫无感情的宋体字,每一个字都像淬了毒的冰锥: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血债血偿,判官索命。”**
落款是一个用红笔手绘的、线条扭曲变形、一端严重下沉的天平图案,那下沉的一端仿佛滴着血,透着**裸的杀意和嘲弄。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这**裸的死亡预告,带着不容置疑的宣判意味!
李知寒立刻操作电脑,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档案库中王海涛旧案里留下的、通过技术手段复原的打印威胁信照片。那是从“钱豹案”现场提取的残缺信件照片。两相对比,虽然措辞略有不同(旧案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判官执笔,勾魂索命”),但那种冰冷的语感、不容置疑的宣判式句式结构、特别是那个自称“判官”的落款方式和手绘扭曲天平的标志,如出一辙!那种透过纸张传递出的、俯瞰蝼蚁般的傲慢、杀意以及对现有秩序极端的蔑视,几乎一模一样!
“笔迹特征高度吻合。”李知寒的声音如同最终宣判,冰冷而确定。他放大细节,用激光笔精准点出关键:“看这个‘判’字的走之旁,起笔的顿挫角度;‘命’字最后一笔的收尾习惯性上挑;还有这个扭曲天平图案的绘制手法,左侧秤盘的倾斜角度和下方象征性‘血滴’的涂染方式…细节完全一致。措辞风格、用词习惯、落款标志,完全符合王海涛的特征。这封信,就是王海涛的‘回归宣言’,也是对周强下达的‘死亡判决书’!他在告诉我们,他的‘课堂’开课了!而周强,就是他选中的第一个‘教学标本’!”
“混蛋!”李星星胸口剧烈起伏,愤怒几乎要冲破她的理智,拳头重重砸在桌面上,“他以为他是谁?替天行道?狗屁!这是**裸的谋杀!是践踏法律的犯罪!是把人命当成他变态游戏的棋子!”她强迫自己做了几个深呼吸,冰冷的空气吸入肺腑,试图压下翻腾的怒火,看向韩又又,眼神带着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又又,这蓝锥矿…除了是标记,还能提供什么具体线索吗?比如来源的具体位置?或者…加工方式?能否缩小范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韩又又身上。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翻腾的心绪,专业素养让她暂时压下了恐惧。她站起身,走到台前,接过李知寒递来的激光笔,指向幕布上的晶体照片,声音略显沙哑但清晰有力,带着法医特有的严谨:
“这种蓝锥矿晶体纯净度很高,内部包裹体极少,形态完整,棱角分明,没有明显的搬运磨损痕迹或后期抛光迹象。”她放大一张晶体边缘的微观图,“根据晶面生长纹和解理特征判断,应该是直接从原生矿脉上采集的原矿,在现场或附近临时破碎后筛选出的细粉,不是市面流通的、经过打磨抛光的收藏级标本。这意味着…”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第一,凶手很可能亲自去过蓝锥矿的产地,也就是‘老鹰嘴’废弃钡矿区。如果能找到他采集矿石的具体矿点,或者加工粉末的临时场所(可能就在矿区废弃的矿洞或建筑内),或许能有直接线索,比如足迹、工具痕迹、甚至生物检材。”
“第二,”她切换了一张图,展示的是粉末粒径分布的电子显微镜统计图,“这种粉末粒径非常小,主要集中在5-20微米范围,分布集中。要达到这种细度和均匀度,需要反复研磨和筛选。凶手很可能使用了类似我们在周强家发现的研钵工具,并且研磨过程相当细致耐心,反映出凶手的…某种‘仪式感’或对细节的偏执追求。”她刻意避开了那个名字,但指向性已足够明显。
“第三,”韩又又的语气带着一丝凝重,指向死者指甲缝的解剖照片,“也是最重要的。这种粉末极其细微。凶手要将其精准‘放置’在死者指甲缝深处,混杂在污垢和血痂中而不引人注意,需要非常精细的操作和稳定的手法。”她再次切换图片,展示了一张模拟示意图,“普通的撒播或涂抹很难做到如此精准的定位和隐蔽性。我推测,他很可能使用了特制的工具辅助,比如…”
她操作电脑,投影出一张根据现场痕迹和粉末特征绘制的工具草图:“一根极细的金属探针或特制镊子,针尖部位可能涂有微量粘性物质(比如速干胶),用于粘取少量粉末,然后精准地刺入或放置在甲缝深处。或者,凶手戴的手套的某个指尖(比如食指或中指)经过特殊处理,内衬设计有微小的凹槽或粘附层,预先放置粉末,在接触死者手指(比如扼颈、捆绑或伪造抵抗伤时)将其‘转移’进去。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求操作者手部稳定,心理素质极强,且对‘放置’这一行为本身赋予特殊意义。”她的描述让众人仿佛看到了那个在血腥现场冷静进行“仪式”的冷酷身影。
“精细的操作…稳定的手法…仪式感…”李星星咀嚼着这几个词,眼中寒光一闪,“这完全符合王海涛一贯追求‘犯罪艺术完美性’的病态风格!他不仅杀人,还要在杀人现场留下他独特的、带有宣告性质的‘签名’!”她猛地转向赵虎,声音带着严厉的审视和新的方向,“赵虎!你之前不是认定刘三是凶手吗?他的‘完美不在场证明’查得怎么样了?网吧那条线,深挖了没有?那个‘刀锋战神’账号,有没有异常登录记录?昨晚他在网吧,有没有人证能证明他全程没离开过座位?哪怕一秒钟?!”
赵虎被李星星凌厉的目光看得一激灵,赶紧从对“判官”的震惊中回过神,站起身汇报,声音带着一丝紧张:“查、查清楚了!刘三说他昨晚在家睡觉是撒谎!但他确实有不在场证明!技术队恢复了他手机上的部分聊天记录和后台支付记录,确认他昨晚凌晨去了‘蓝月亮’网吧。更重要的是,网吧的实名认证系统记录了他的身份证登录信息,开卡时间是凌晨00:33:08,下机时间是05:10:22!包夜!”
他连接自己的平板电脑,将处理过的监控录像片段投射到副幕布上:“这是多个角度的监控:门口监控显示他00:32:15进入;吧台监控00:33:08交钱拿卡;过道监控00:33:45走到37号机;机位头顶监控从00:34:00左右开始,一直持续拍到05:10:22他起身离开!核心时间段凌晨1点30分到3点15分,他全程都在座位上!表情激动,操作频繁,还因为游戏里爆了件装备兴奋得捶桌子!中间只在02:18:33起身去了一次厕所,02:21:05就回来了,不到三分钟!这点时间,别说杀人,连赶到幸福里小区都做不到!”
他调出游戏后台数据:“他登录的游戏账号‘刀锋战神’,后台数据我们也详细调取了。角色在线时间精确到秒(01:00:00 - 03:30:17持续在线,服务器日志无异常掉线记录)。操作记录包括移动坐标(形成连贯轨迹)、攻击指令、技能释放序列等数千条,数据包发送接收时间戳密集且连续,符合高强度游戏操作特征。最关键的,”他放大一段语音聊天的频谱图和文字转译,“有几段和队友‘狂暴战爷’的实时语音聊天片段,时间戳分别是01:45:22、02:10:15、02:55:30,内容都是讨论游戏里的副本战术、装备分配和吐槽队友,背景音清晰可辨是网吧的环境杂音、键盘声和他自己因为激动而拔高的声音!语音内容、背景音、操作记录、监控画面、时间戳完全交叉印证!刘三昨晚案发时,物理上绝对不可能出现在幸福里小区!他的不在场证明在技术层面坚不可摧!”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一片死寂,比之前更加沉重,仿佛空气都凝固了。刘三的不在场证明在多重技术验证下坚如磐石!而他家搜出的鞋子和木屑,此刻更像是被人精心布置、用于嫁祸的道具!王海涛的“完美犯罪课堂”,其精妙和冷酷,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全方位地展现在众人面前。他不仅设计了杀人,还设计了完美的替罪羊和脱罪路径,将警方的调查引入歧途。
“刘三只是他选中的替罪羊,是这堂课的第一个‘教学道具’。”李知寒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带着洞悉阴谋的冰冷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王海涛利用刘三与周强的表层矛盾,精心设计了这个‘完美犯罪’嫁祸的剧本。他通过某种方式获取了刘三的身份信息,复制了门禁卡,利用技术手段(很可能是那个39号机的神秘人)远程操控账号制造在线假象,同时安排‘执行者’将嫁祸道具放入刘三家。他本人则隐藏在幕后,操控着一切。我们需要找到那个被他真正蛊惑、替他执行了杀人环节的人——那个绝望到愿意相信王海涛能给他带来‘终极正义’的可怜人。周强的真正仇人,那些被他逼入绝境、家破人亡的灵魂,才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
目标,必须立刻转向周强真正的受害者们。寻找那个被“判官”选中的“执行者”,成为当务之急。王海涛的阴影如同实质般笼罩在会议室上空,冰冷而沉重。他不仅回来了,而且手段更加狡猾、更加隐蔽、更加具有欺骗性。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赵虎,张师傅!”李星星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立刻重新梳理周强所有债务纠纷,特别是那些被逼得最惨、仇恨最深、最近可能被王海涛‘选中’的目标!一个都不能漏!技术队,继续深挖那个加密虚拟号码的来源和网吧39号机使用者的线索,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散会!”她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韩又又苍白的脸上,带着无声的关切和坚定。追捕“判官”之路,荆棘密布,但已无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