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蛰伏的种子

作品:《让你写歌,没让你制霸娱乐圈啊!

    与新人季榜单的稚嫩不同,这里的竞争者是真正的巨头。


    榜单排名基于歌曲下载量,每一名都代表巨大的商业价值和行业影响力。


    凌夜仔细分析榜单前列歌曲及背后制作团队。


    排名前列的作品,作曲人基本是中级以上,高级甚至金牌作曲人的作品占据大部分席位。


    歌手都是有一定资历的二线甚至一线大咖。


    这里难有“黑马”逆袭传说,只有硬碰硬的实力和资源较量,竞争强度远超新人季。


    他点开几首榜单上的热门歌曲,认真聆听分析。


    这些歌大多旋律流畅,编曲成熟,符合大众审美。听起来却少了些灵魂,更像工业化流水线上生产出的“合格品”,而非触动人心的艺术品。


    不过,能在这样的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本身就说明了它们的商业成功。


    凌夜脑海中浮现一段旋律,以及与之对应的微妙情绪,带着点寂寥和释然。


    他决定,冲击天籁榜的第一首歌,就是它——一首名为《小半》的作品。


    这首歌风格相对内敛,没有《体面》那么直接的情绪爆发,却有更深沉细腻的韵味。


    或许能在这个浮躁的榜单上,开辟一条不同的路径。


    接下来的几天,凌夜将精力大部分投入完善《小半》编曲。


    他尝试将古典乐器元素巧妙融入现代流行框架,让旋律在克制中流淌出丰富的层次感。


    他反复调整每一个音符、每一个配器细节,力求将歌曲中那种“爱而不得”又“不得不放手”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他对这首歌质量充满信心,相信它能在天籁榜站稳脚跟。


    这晚,凌夜想起系统获得的【嗓音恢复药剂(小)】。


    他起身走到房间中央,闭眼使用。


    药剂化作一股温热,渗入喉咙深处。


    声带传来微弱的、酥麻的颤动,像沉睡已久的神经被轻轻唤醒。


    他试着发出一个音节。声音依旧沙哑,但似乎比之前少一丝干涩。


    这种变化微乎其微,远未达到恢复歌唱机能地步。


    他心中却燃起一线希望,这药剂,或许真的能帮助他找回失去的声音,哪怕过程漫长艰难。


    他决定将声乐练习列入秘密计划,只在绝对隔音房间进行。


    这时门铃再次响起,不出所料,又是叶凡。


    “凌大才子,忙啥呢?”叶凡一进门,熟门熟路在沙发上坐下,手里照例拎着零食和啤酒。


    凌夜给他递了瓶水:“忙着写歌。”


    “就知道。”叶凡打开一罐啤酒,仰头喝了一口。


    “话说,你现在学校里简直是传奇人物啊!”叶凡放下啤酒,“《无名的人》、《水星记》、《体面》,哪一首拿出来都够吹一辈子了。”


    “我们社团那帮人,天天都在讨论你。尤其是老社长,对你推崇得不得了。”叶凡继续说。


    凌夜问:“哦?老社长?”


    “对啊,咱们音乐社团老社长,叫周铭。他可是宋文彬老师得意门生!”叶凡随口说道。


    凌夜心弦微动。


    宋文彬。


    梁和曾提醒过他,这位资深作曲人的保守和自负,以及他在圈内的影响力,都将是他冲击天籁榜时不得不面对的阻碍。


    现在,他得意门生出现了,宋文彬本人也注意到了自己,这个阻碍可能比他想象来得更快。


    “周铭说,宋老师最近也注意到你了,觉得你有点意思。”叶凡没注意到凌夜的停顿,自顾自地说,“哎呀,能得到宋老师关注,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他在乐坛地位,那可是金字塔尖上的人啊!”


    凌夜收敛思绪。


    宋文彬,梁和的警告,竞争已经开始以他意想不到的方式渗透进来。


    他不动声色,岔开话题,与叶凡聊起其他校园八卦。


    送走叶凡后,凌夜没有立刻休息,联系了林薇薇。电话接通,他将《小半》demo发给她,邀请她演唱。


    “凌老师,这首歌…太棒了!”林薇薇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旋律好美,歌词也写进了我心里。我愿意!我一定全力以赴!”


    得到林薇薇肯定的答复,凌夜松了口气。


    她的音色和情感,是他心中《小半》最合适的演绎者。


    除了音乐,凌夜也没有忘记《鬼吹灯》海外版序言。


    他翻阅大量资料,思考如何在有限篇幅里,既能勾勒出东韵州古老文明的神秘轮廓,又能展现现代探险精神魅力。


    他决定以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将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墓葬文化等元素巧妙融入其中,力求写出一篇能够跨越文化隔阂,引发海外读者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序言。


    夜深了,万籁俱寂。


    凌夜回到隔音主卧,关上门。


    他拿起之前购买的简易麦克风,插上电脑。


    他没有打开编曲软件,只播放了《小半》伴奏。


    对着麦克风,他轻声哼唱歌词。


    “不敢回看,左顾右盼不自然的暗自喜欢…”


    沙哑、干涩的声音从喉咙里挤出,带着粗粝的摩擦感。


    每一次发声都仿佛牵扯着细密的痛楚,与林薇薇清澈的嗓音形成鲜明对比。


    药剂效果微弱,唱歌依旧是痛苦的事情。


    但他没有停下,继续唱着,感受旋律在胸腔里的共鸣。


    “偷偷搭讪总没完地坐立难安,试探说晚安,多空泛又心酸…”


    就在这一刻,那种沙哑的声音仿佛不再是阻碍,而是一种独特的滤镜。


    他能更清晰感受到歌词深处的无奈、隐忍和释然。


    药剂虽未能奇迹般恢复嗓音,那微弱的改善,却像一道光,照亮了他对音乐的感知。


    他握紧麦克风。


    重返舞台的渴望,像沉睡的种子,在这寂静的夜里,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