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匿名爆料掀微澜

作品:《让你写歌,没让你制霸娱乐圈啊!

    无数双眼睛,或出于好奇,或觊觎奖金,或纯粹是凑热闹,都开始疯狂搜寻“夜神”的蛛丝马迹。


    捕风捉影的所谓“线索”层出不穷,真假难辨的“爆料”每日数以百计地涌现。


    有人言之凿凿分析凌夜的作曲风格,试图从音乐院校的毕业生中找出端倪;


    有人甚至从《小半》歌词的字里行间,解读出作者可能的星座和血型。


    凌夜平静的生活,第一次被这种全民参与式的狂热所打破。


    他放下手机,屏幕上依旧闪烁着那些五花八门的猜测。


    他眉头微蹙,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对失序的本能警惕。


    “夜神守护雅雅子”这个ID背后所展现出的能量,以及那种不计成本的投入,让他意识到,这股力量若是不加引导,很可能会对他未来的诸多计划造成不可预估的干扰。


    这不同于宋文彬那种基于行业倾轧的恶意,这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不求回报的探寻,反而更难处理。


    星辉娱乐内部,自然也因为这扬声势浩大的“寻找夜神”活动而起了波澜。


    作曲部组长梁和再次找到凌夜,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复杂:“凌夜啊,你现在可是咱们东韵州的大红人了,走到哪儿都有人讨论‘夜神’。”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公司这边注意到网络上的动向了。高层意思是,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公司可以出面进行舆论引导,或者帮你处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凌夜明白梁和的好意,也清楚这背后是公司对自己价值的进一步肯定。


    他微微摇头,语气平静:“谢谢梁哥,也替我谢谢公司。暂时还不需要,我想先静观其变。”


    他不想过早地将公司拖入这扬由粉丝自发掀起的漩涡,更重要的是,他需要自己掌控节奏。


    拒绝了公司的介入,凌夜反而加快了寻找《唯一》合适演唱者的步伐。


    他需要尽快推出下一部作品,用音乐本身去覆盖和引导外界的过度关注。


    通过之前那个小型音乐社团成员的辗转联系,凌夜终于拿到了视频中那个戴口罩女孩的联系方式。


    女孩名叫苏晓月,是东海艺术学院声乐系大二的学生,他的学妹。


    据社团成员说,苏晓月专业能力极强,但性格异常内向,甚至有比较严重的舞台恐惧症,几乎从不参加任何公开演出,那次社团内部演唱也是被磨了许久才勉强答应的。


    凌夜尝试以邮件联系苏晓月,表明了合作意向。


    “你好,苏晓月同学。我是一位作曲人,偶然间听到了你的演唱片段,觉得你的声音非常出色,很符合我一首新歌的意境。不知是否有机会与你合作?”


    邮件发出后,如石沉大海。


    凌夜并不意外,对于一个性格内向且对外界抱有警惕的女孩来说,这样的邀约显得突兀且可疑。


    他想了想,重新编辑了一封邮件。


    这次,他隐去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只化名为“先生L”,邮件内容也极为简洁,只附上了《唯一》的一小段钢琴DEMO和几句核心歌词。


    “希望音乐本身,能够打动你。”邮件末尾,他只留下了这句话。


    与此同时,“夜神守护雅雅子”的悬赏活动还在持续发酵。


    陈雅似乎并不满足于线上的喧嚣,她的行动力超乎想象。


    有消息称,甚至有不明身份的黑客试图攻击星辉娱乐的内部服务器,目标直指作曲部的资料库,所幸被公司技术部门及时拦截,未能得逞。


    陈雅对此似乎并不气馁。


    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宣布,将“寻找夜神”的悬赏金额,从二十万直接提升到了五十万!


    五十万!


    整个网络再次为之震动。


    同时,陈雅开始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突破。


    她通过各种渠道,试图联系上林薇薇,旁敲侧击地打探关于“凌夜老师”的一切。


    林薇薇接到了数个自称是“夜神粉丝后援会”的电话和私信,言辞恳切,只求能多了解一些“夜神老师”的创作习惯和喜好。


    面对这些,林薇薇一概守口如瓶,只反复强调:“凌夜老师是非常低调的人,请大家更多关注他的作品,不要打扰他的生活。”


    她对凌夜的维护,发自内心。


    网络上关于“夜神”的猜测已经光怪陆离到让凌夜本人都啼笑皆非的程度。


    有人说他是隐居多年的乐坛耆宿,有人说他是AI创作程序,甚至还有人说他是某个落魄的贵族后裔。


    凌夜浏览着这些帖子,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但也更加警惕。


    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他开始认真思考,是否需要采取一些不易察觉的反制措施, 巧妙地引导一下舆论的方向,至少,不能让事情朝着完全不可控的怪诞方向发展。


    就在这时,杨琳的电话打了进来。


    “大大,告诉你个好消息!”杨琳的声音透着兴奋,“《鬼吹灯》的匿名音频采访已经和北辰州观澜书社那边敲定时间了,就在下周三晚上。他们那边对这次采访非常重视,准备了许多关于东韵州文化和创作背景的问题,希望能好好聊聊。”


    “知道了,杨编辑,我会准时。”凌夜应道。


    以“酒后少女的梦”的身份发声,推广东韵州文化,是他早就规划好的一步。


    挂断电话,凌夜揉了揉眉心。


    纷杂的事务如同潮水般涌来,他却感到一种久违的挑战感。


    深夜,公寓窗外霓虹闪烁。


    凌夜的邮箱里,静静地躺着一封未读邮件。


    发件人是苏晓月。


    邮件内容极短,只有一句话,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和不易察觉的渴望:


    “先生L,这首歌……我能试试吗?”


    看到这句话,凌夜紧绷的唇角,终于向上勾起一抹弧度。


    然而,网络的风波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凌夜为《唯一》的演唱者出现转机而略感欣慰时,一个自称是“夜神高中同学”的匿名账号,在某个不起眼的论坛角落,爆出了一段所谓的“夜神”高中时期的糗事,并附上了一张经过模糊处理、打了厚码的集体合照,声称其中一人便是“夜神”。


    这条爆料内容空洞,证据模糊,很快便被淹没在#寻找夜神#话题下更为劲爆和离奇的猜测洪流中,只激起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涟漪。


    凌夜无意翻到这条信息时,眼神却微微一凝。


    那张打了码的照片,虽然模糊,但他隐约认出了拍摄的背景。


    事情,似乎开始朝着更具体的方向偏离掌控了。


    远在另一座城市的豪华别墅内,陈雅正指挥着她的“信息搜集团队”筛选着海量的网络信息。


    “雅雅姐,这条线索太不靠谱了,连张清晰的脸都没有,八成是蹭热度的。”一个年轻的助理指着那条“高中同学”的爆料,不以为然地说道。


    陈雅盯着那张模糊的合照,眉头微蹙。


    直觉告诉她,那些捕风捉影的“大神分析”可能都是虚妄,反而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带着具体指向性的“小道消息”,或许藏着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她语气果断:“去查!照片背景像是哪个学校的,还有发帖人的IP,每一个细节都不要放过。既然提到了‘高中’,就从东韵州所有知名的艺术高中开始排查!”


    她不相信找不到。


    为了“夜神”,她有足够的耐心和资源,去验证每一个微小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