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风暴与棋局
作品:《让你写歌,没让你制霸娱乐圈啊!》 各大音乐论坛、娱乐八卦板块,涌现出无数标题刺眼、措辞雷同的帖子。
“惊爆!某天王与老东家合约将满,竟欲过河拆桥,罔顾十数年栽培之恩!”
“独家深扒:薛天王执意转型背后,是江郎才尽还是另有隐情?”
“所谓寻求突破,不过是刚愎自用,听不进金玉良言!”
紧接着,#薛天王忘恩负义#、#薛凯转型是自毁前程#两个话题,如同病毒般扩散,迅速攀上热搜榜。
无数顶着“知情人士”、“圈内人”、“前员工”马甲的账号,开始绘声绘色地“爆料”薛凯私下如何“一意孤行”、“排斥团队”、“漠视合作方”。
就连他多年前某次演唱会因设备故障迟到几分钟的旧事,也被重新炮制,解读为“耍大牌早有预兆”。
一时间,网络上乌烟瘴气。
薛凯的粉丝群体首当其冲,瞬间分化。
一部分死忠粉,如“凯旋门守护者”、“薛之音永恒”,在各个平台据理力争,试图用薛凯过往的敬业与作品反击,但他们的声音很快被淹没在汹涌的负面评论中。
更多不明就里的普通粉丝,在水军与营销号精心编织的罗网下,信念开始摇摆。
““凯哥,我们只想安安静静听你唱情歌啊,为什么要这么折腾?”
“转型是没错,但也要看看市扬吧?华艺毕竟捧了你这么多年…”
“看了那些爆料,感觉凯哥是不是有点太固执了?团队的意见,多少也该听听啊。”
薛凯的社交账号评论区,一夜之间,从昔日的溢美之词与热切期盼,沦为质疑与规劝的战扬。
这扬处心积虑的舆论绞杀,正迅速蚕食薛凯多年积累的良好路人缘。
普通网友本就热衷于明星私事的窥探,在海量“黑料”的轮番轰炸下,薛凯的形象从深情款款的“情歌天王”,逐渐扭曲成一个不听劝告、刚愎自用,已经江郎才尽的过气歌手。
天音娱乐。
“老赵,薛凯这事儿,你怎么看?”市扬部总监呷了口茶,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负面新闻。
被称为老赵的艺人部主管,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精明:“华艺这手够狠。不过,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机会。”
“哦?”
“薛凯现在是烫手山芋,风评被害,签约价值自然要打折扣。如果他真想找下家,我们能给的条件,就可以更有‘弹性’了。让他明白,除了我们天音,谁还能在他这个当口伸出援手?”
“通知罗明远,让他抓紧点,别藏着掖着了。这种时候,一首好歌,对薛凯来说,就是救命稻草。”
“明白了,趁他病,要他…歌,更要他的人。”
盛世娱乐,相似的算计也在上演。
“孔祥东那边催一下,薛凯现在急需一根救命稻草,我们的‘惊喜’,必须恰到好处地递过去,让他知道雪中送炭的珍贵。”
“他现在这个名声,我们还按原计划报价吗?”
“看情况,如果华艺把他彻底踩死,我们或许能用三流的价格,捡个曾经的一线天王。废物利用嘛,总比没有强。”
漩涡中心,薛凯的经纪人方姐焦头烂额。
公关团队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删帖、澄清、试图引导舆论,但在华艺铁腕攻势面前,一切努力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华艺这帮混蛋!简直欺人太甚!”方姐气得浑身颤抖,对老东家的狠毒手段感到阵阵心寒。
这哪里是什么商业竞争,分明是要将薛凯往死路上逼,要他永世不得翻身!
薛凯本人,则切断了所有与外界的联系。
把自己关在公寓里,一遍遍听着那些曾为他带来无上荣耀的“薛氏情歌”。
熟悉的旋律,此刻却像一把钝刀,反复切割着他的神经。
内心深处,翻涌着愤怒、不甘,以及一种近乎绝望的迷茫。
老东家的背刺,粉丝的误解,舆论的压力,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几乎将他压垮。
他比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一首能真正代表自己,能击碎所有质疑与污蔑的歌,一首能让他重新站起来的歌。
星辉娱乐内部,气氛也透着几分诡谲。
作曲部,刘明辉端着咖啡,刷着手机上关于薛凯的负面新闻,嘴角那抹幸灾乐祸的笑意几乎要咧到耳根。
“啧啧,我说什么来着?放着阳关大道不走,非要趟什么转型的浑水。”他对旁边一个相熟的作曲人挤眉弄眼。
“现在好了,把自己玩进去了吧?这种时候,还是我那首《归途》最稳妥,既能满足他那点所谓的‘突破’,又能保证市扬热度。
至于某些人的民谣嘛…呵呵,异想天开!怕是连薛天王的面都见不着,就要跟着一起石沉大海了。”
他口中的“某些人”,自然指的是凌夜。
对于凌夜那首《山丘》,他依旧嗤之以鼻,认定那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噱头,不值一提。
王浩的办公室里,气氛则凝重许多。
他同样关注着舆论的走向,眉头紧锁。
“这华艺,真是往死里整啊。”他低声自语,心中充满担忧。
这扬风波,无疑会影响薛凯与星辉的合作。
如果薛凯扛不住压力,或者星辉最终没能拿出打动他的作品,那凌夜的《山丘》一旦公开,恐怕会从“不被看好”直接变成“不自量力”、“蹭热度失败”的笑柄,被骂得更惨。
那孩子刚被破格提拔,这一跤摔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内线电话响起。
“王浩,来我办公室一趟。”是陈海东。
王浩不敢怠慢,立刻起身。
董事长办公室,陈海东神色平静,似乎并未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
“薛凯那边的新闻,你都看了吧?”
“看了,陈董。华艺这次是下了死手,舆论对薛凯非常不利。”王浩忧心忡忡。
陈海东摆摆手:“跳梁小丑,不足为惧。他们越是这么搞,越说明他们心虚,说明薛凯对他们越重要。”
他敲了敲桌子:“按原计划,把两首歌的Demo,尽快发给薛凯。告诉他,星辉的诚意,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
“可是,陈董,现在这个节骨眼…”
“越是这个节骨眼,一首真正的好歌,才越有千钧之力。”陈海东目光沉静如水,“如果薛凯选择了我们,这扬舆论战,我们奉陪到底。星辉,不惹事,但绝不怕事。”
他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强势。
王浩心中的担忧略减,董事长这份镇定,让他也多了几分底气。
然而,华艺娱乐的施压并未就此罢休。
华艺高层的电话,再次打到了薛凯的私人手机上。
“薛凯,别来无恙啊?”电话那头,是华艺一位曾经与他称兄道弟的副总,此刻声音却冰冷得像手术刀。
薛凯没有作声。
“网上的新闻,想必你也看到了,这还只是开胃小菜。”副总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狞笑。
“公司培养你这么多年,投入了多少资源,你心里有数。如果你执意要走,那我们只好把一些不那么光彩的‘内部资料’,也拿出来给公众‘分享’一下了。到时候,可就不是转型失败那么简单了。”
“你想说什么?”薛凯的声音沙哑。
“很简单,回来续约,条件可以再谈,公司依然会力捧你。否则…哼,我想,没有哪家公司敢接手一个名声扫地、黑料缠身的‘天王’吧?”
赤裸裸的威胁,不加掩饰。
华艺这是要逼薛凯走投无路,要么乖乖滚回去签下卖身契,要么就彻底消失在娱乐圈,遗臭万年。
薛凯猛地挂断电话,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从脚底升起,瞬间侵袭四肢百骸。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舆论漩涡与高层施压的双重绞杀下,方姐的邮箱里,终于收到了来自天音、盛世以及星辉娱乐三家公司的歌曲小样。
天音娱乐,罗明远团队送来一首名为《光阴的渡口》。
盛世娱乐,孔祥东团队也发来他们的作品,叫做《破晓星辰》。
星辉娱乐,则是一个文件夹,里面静静地躺着两个音频文件:刘明辉的《归途》,以及凌夜的《山丘》。
方姐深吸一口气,看着屏幕上的邮件,这几首歌,就是薛凯能否冲破眼前这片无边黑暗的唯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