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亿亩大道功德,灵薇和素霭

作品:《我,阴阳老祖,开局获得混沌至宝

    此仙山仿若擎天之柱,直插云霄,似要打破天地界限,立于此处,仿佛抬手之间便可摘下天上星辰。


    仙山周身氤氲着五彩祥光,祥光中阴阳二气交融流转,宛如一幅天然的阴阳太极图,演绎着天地间阴阳法则的深邃奥秘。


    仙山四周,瑞霭缭绕,如轻纱曼舞,无数灵禽翱翔其间,啼鸣之声清脆悠扬。


    李玄机屹立于仙山之巅,抬手之间,一座古朴庄重的高台拔地而起。


    高台由不知名的神玉筑就,玉体上镌刻着密密麻麻的大道符文,符文闪烁着神秘莫测的光芒,显得十分的玄奥莫测。


    高台呈八角之形,每一角皆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上古神兽,它们形态各异,或仰首咆哮,似要冲破苍穹;或振翅欲飞,欲翱翔于九天之上,每一尊神兽都蕴含着毁天灭地的磅礴之力。


    高台中央,阴阳鱼图案熠熠生辉,黑白二色相互缠绕、流转不息,释放出神秘而强大的气扬,仿佛将整个天地的阴阳秩序浓缩于此。


    李玄机盘膝坐在高台之上,目光深邃,俯瞰着浩瀚无垠的阴阳山脉,开口道:“吾乃阴阳道尊,尔等生于斯长于斯,于这茫茫天地间探寻修行之道,其间艰辛,不言而喻。”


    “然阴阳斡旋,万灵并作,皆含道之机。今吾以万载之期,为尔等讲道,望尔等静心凝听,感悟天地至妙,洞彻大道幽微。”


    他的声音犹如黄钟大吕,却又透着一种直抵灵魂的柔和,瞬间传至亿亿万兆里之外,响彻整个阴阳山脉。


    阴阳山脉中,无数已开灵智的草木精灵、山石精怪,以及化形而出的先天生灵,听闻此声,皆惊喜若狂。


    “竟是阴阳道尊亲临讲道!那可是开天辟地之元灵,传说中的无上存在!能聆听道尊教诲,此乃万世难逢的天大机缘!”


    一时间,山脉内外,群情激昂。


    那些距离较近且已化形的先天生灵,纷纷化作流光,朝着仙山疾驰而来。


    而那些相隔甚远或尚未化形的生灵,虽无法亲至,却也纷纷朝着声音的方向虔诚下拜,表达对道尊的崇敬与感恩。


    即便那些尚处懵懂的草木精灵、山石精怪,亦似受到神秘力量的感召,做出庄重的参拜之态。


    不多时,仙山之下已汇聚了亿万先天生灵。


    而这还仅仅是已经化形并且距离先生比较近,能够赶来的那一小部分,相较于阴阳山脉孕育的庞大生灵数量,不过是沧海一粟,而这也足见阴阳山脉生灵之繁盛。


    李玄机见状,微微点头,而后缓缓开口,开始讲道:


    “夫道者,浑然而无际,窈冥而难测,为天地之根,万物之源。阴阳者,道之显化,动静之机,刚柔之始。阴柔而含育,阳刚而肇生,二者互根互化,相辅相成,以成天地万象。观乎宇宙,繁星列宿,皆含阴阳之质。阳星焕赫,耀乾坤之辉;阴星幽隐,蓄造化之能。星辰交辉,阴阳相济,维持天地之常序,演化时空之轮替……”


    “修行者,当体阴阳之妙,融自身于天地之间。心为身主,念为道媒。若心浮气躁,阳盛而阴亏,则神散而气乱,易陷迷障;若心滞意沉,阴凝而阳弱,则灵机闭塞,生机难振。故需以中和之道,调摄身心。以阳之健行,催动气机流转,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以阴之柔顺,涵养元神真性,安神定志,抱元守一。如此,方能阴阳调和,神形俱妙,于修行之途稳步迈进……”


    “灵智之启,乃修行之肇始。天地万物,皆具灵根,然能觉醒灵智者,凤毛麟角。欲开灵智,需感天地灵气之氤氲,悟阴阳变化之精微。于朝露夕霞中见天地之灵秀,于山川草木间悟阴阳之生息。当灵犀一点,豁然贯通,灵智自启。而化形之妙,在于以阴阳之力重塑躯壳,融天地灵气于形神。借阳之清轻,凝为筋骨血肉;凭阴之重浊,聚为脏腑经络。阴阳和合,形神兼备,方得化为人形,踏入修行正轨……”


    “修行之途,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间,有三关需破。一曰‘心关’,心为万法之宗,若心被贪嗔痴慢疑所染,则道心蒙尘,难见真如。需以正念为刃,斩却心魔,方能明心见性。二曰‘法关’,法为修行之径,然法有万千,需择与自身契合者。当以智慧为灯,照破迷雾,寻得正法,循序渐进,不可躐等。三曰‘劫关’,劫为天地之考,每临大劫,需以坚韧不拔之志,无畏无惧之心,顺应阴阳变化,借劫炼心,劫过则道进……”


    “再者,修行需明了因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此乃天地不易之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为因;一饮一啄,一荣一枯,俱是果。故修行者,当存善念,行善举,积善德,如此方能感召天地之祥瑞,得大道之护佑……”


    那些先天生灵们聆听着李玄机的讲道,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大道光辉的奇妙世界。


    他们沉浸在这玄之又玄的妙境中,眼神时而迷茫,时而清明,时而惊喜。


    随着讲道的深入,许多珍稀的先天灵草仙药缓缓开启灵智,原本懵懂的它们,开始散发出灵动的光芒,仿佛被注入了鲜活的灵魂。


    众多草木精灵、山石精怪,在阴阳之力的滋养下,成功化形而出,成为一个个风姿绰约的先天生灵。


    它们感受着全新的自我,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恩,纷纷对着李玄机的方向伏地叩拜。


    不仅如此,不少先天生灵修为突破,境界提升。有的从玄仙一举突破至金仙,周身气息陡然醇厚,法力如渊;有的突破小境界,法力更为凝练,实力精进。


    整座阴阳山脉被浓厚的修行氛围所笼罩,仿佛成为了一座大道的学府。


    讲道完毕,李玄机俯瞰下方的先天生灵,虽不乏资质上佳者,但他最终却并无从中招收童子童女之意。


    这只能说与他无缘!


    然而,正当他打算离开,返回荥阳洞天之时,苍穹之上突然风云变幻。


    轰隆隆,无尽天穹之上,雷声轰鸣。


    这雷声并非普通的天雷,而是蕴含着大道法则的轰鸣,每一声都仿佛是大道在诉说,在赞叹。


    紧接着,无数道金色的光芒从苍穹深处倾泻而下,宛如一道道金色的瀑布,这些光芒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亿万亩大道功德。


    这些大道功德如实质般降临,散发着神圣而祥和的气息,所过之处,天地间的灵气都为之沸腾,无数的灵花在空中绽放,灵鸟在空中盘旋飞舞,仿佛在为这一扬盛事欢呼。


    李玄机见此一幕,微微有些惊讶,这是天降功德?


    在这个天道未出,由大道直接监管洪荒的时代,他没想到为洪荒众生讲道,竟然真的会有功德降下,而且还是无比珍贵的大道功德。


    在洪荒之中,功德之力可是极为稀有的宝物,不仅能够用来快速提升修为,更能够作为护身之用。身怀大功德之辈,无论是谁都要顾忌三分,甚至连天道都要因此而有所考量。


    而功德之力又分为天道功德和大道功德,而这大道功德无疑更加珍贵、稀缺且难得。


    这亿万亩大道功德融入到李玄机的体内,他仔细感受着这浩瀚蓬勃的力量。


    如果非要用个数值来比较的话,他感觉应该有一亿亩大道功德,这个数量极大地超乎了他的预料。


    若是将其全部吸收,他的修为必然能够再次实现突飞猛进的提升。


    李玄机心中暗自猜想,大迈降下如此浩瀚的功德,这其中可能有他是第一个为洪荒众生讲道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此次讲道规模足够浩瀚、庞大。


    除此之外,或许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缘故。


    但不管是何原因,既然是大道的奖励,他自然是照单全收。


    然而,李玄机并没有选择将这些大道功德吸收用来提升修为。


    如今他的修为在洪荒之中已然遥遥领先,而且他自身修行的速度本就十分之快,并不需要借助大道功德来提升实力。


    再者,如今吸收这些大道功德用于提升修为太过浪费了,实在不值得。


    于是,他将这一亿亩大道功德凝聚在元神之上,化为一轮又一轮璀璨的功德金轮。


    这些功德金轮散发着柔和而强大的光芒,围绕着他的元神缓缓转动,仿佛在守护着他的元神,使其更加稳固、强大。


    随后,李玄机这才心满意足地返回了阴阳洞天。


    刚踏入阴阳洞天,李玄机的目光便落在洞中的两株珍稀先天灵植上。


    一株是素心凝露芝,此芝生长于灵泉之畔,芝体洁白如玉,莹润剔透,顶端凝聚着一滴宛如星辰般璀璨的露珠,散发着清幽的香气,蕴含着纯净而柔和的生机之力,恰似阴阳调和后的至纯灵蕴。


    另一株是紫霞灵韵兰,兰花生于洞天幽僻之处,兰叶修长,呈淡紫色,脉络间闪烁着神秘的符文光芒,花朵娇艳而不媚,散发着一种空灵的气息,仿佛能引动天地间的灵气共鸣。


    李玄机伸手轻拂,两道柔和的造化灵光分别落在这两株灵植之上。光芒绽放,两株灵植瞬间发生奇妙变化。


    光芒渐敛后,出现两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们身着月白与淡紫交织的霓裳,衣袂飘飘,宛如九天仙子下凡。


    面容精致绝美,肌肤赛雪,双眸犹如深邃的幽潭,透着灵动与慧黠,举手投足间尽显仙家风姿。


    李玄机看着她们,微微点头,说道:“从今往后,你二人便名为灵薇与素霭吧。”


    两名少女莲步轻移,盈盈下拜,声音清脆悦耳:“灵薇(素霭)拜见老爷。”


    李玄机微微颔首,打量着她们,对她们的模样颇为满意。


    只是这两名刚点化的童女,仅有金仙修为,在他看来这点修为还是太低了,还得提升一下才行。


    随后,李玄机指点了一番,这两名童女的修炼,又赐予了她们各自一片悟道茶叶,让其将其含入口中,随后为她们讲道。


    “修行之道,路漫漫其修远兮。道本无名,强名曰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尔等需知晓,修行乃性命双修,非独修命,亦非独修性。性为神,命为气,神气合一,方为大道……”


    “神者,灵明觉知,为生命之主宰;气者,氤氲流转,为生命之动力。当以神驭气,以气养神。静时,神凝气聚,入于窈冥恍惚之境,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动时,神充气足,发为神通妙用,显于世间万象之中。如此,方能性命两全,超凡入圣……”


    “再者,修行需明阴阳之数。天数为阳,地数为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乃万物生成之数。阳数奇,阴数偶,阴阳相参,奇偶互用,以成变化之道。尔等修行,当依循此数,调和阴阳,不可偏废……”


    “此外,修行者需以慈悲为怀,利物济人。天地以好生为德,修行者应效法天地,广结善缘。于众生有难时,施以援手;于万物蒙尘处,播撒光明。如此,方能积累功德,感召天地之福泽,助益修行……”


    时间匆匆,又是万年而过!


    讲道完毕,李玄机从取出一些先天灵果,将灵果赐予灵薇和素霭,说道:“这些灵果可助你们提升修为,汝等需善加利用。平日里,当勤奋修炼,悉心打理洞府。”


    灵薇和素霭双手接过灵果,齐声说道:“多谢老爷恩赐,灵薇(素霭)定不负老爷厚望,潜心修炼,用心打理洞府。”


    李玄机微微颔首,随后转身离开了阴阳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