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朱棣猜忌?那就玄武门对掏
作品:《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爹,你饶了他吧!”
朱高炽顿时就急了,立刻跪了下去。
这件事,本来就是他们一家无理。
因此,他根本不敢去反驳老爷子。
朱棣没有理会老大,而是面色凝重的看向朱瞻基,“答应朕,从今往后不能对任何的亲人出手,骨肉相残的事情,绝不能做。”
不仅是为了几个儿子。
他其实也是为了朱瞻基。
朱瞻基的莫名早逝,在朱棣看来,应该就是血誓的原因,虽然当时大孙子不在。
可终究还是应验了。
他希望能改变这一切。
跪在地上的朱瞻基眼睛不知何时泪水打转。
他也知道,爷爷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不允许拒绝的命令。
“爷爷,我立誓绝对不会让骨肉相残的事情再发生。”
朱棣点点头,但手中的长剑还是抵住朱瞻基的脖子。
“爷爷原谅你了,现在得看天下百姓要不要放过你。”
现在朱瞻基的命已经不是朱棣说了算。
而是天下百姓。
毕竟朱祁镇做的事情太离谱。
朱瞻基就是要为此负责的人。
毕竟他现在死了,朱祁镇也就不会出生。
此举吓得几人都不敢抬头。
包括朱高烁。
他是第一次感受了朱棣的心狠。
之前他有多宠爱朱瞻基,大家都看在眼里。
为了皇位稳固,好孙子的性命也可以谈笑间取之。
这一刻,朱高烁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哥仨会如此畏惧朱棣。
一时间没人说话,也不知过了多久。
王忠像是得到朱棣授意般,丝毫没有避讳的闯进来。
“禀陛下,京师百姓对土木堡之变颇有微词,有个叫于谦的书生写了一段词已经传遍京师的大街小巷。”
“念出来!”朱棣冷声喝道,眉宇间带着怒意。
“当过人质的就一定是秦始皇吗?也可能是朱祁镇,与异族首领同桌共饮的就一定是李世民吗?也可能是朱祁镇。
被外族人俘虏的是一定是宋徽宗吗?也可能是朱祁镇,御驾亲征就一定是朱棣吗?也可能是朱祁镇。”
朱棣眼神冷漠的看向朱祁镇,手中的力气又重了几分,朱瞻基的脖颈处已经渗出血来。
朱棣的眼神忽然变得锋锐,“天下百姓对朕有何看法?”
王忠也是冷汗直流,实话实说道:“百姓对陛下感恩戴德,儒生们也不再记恨陛下诛杀方孝孺十族之事,他们都认可了靖难之役。”
朱棣显然不信,怒喝道:“老东西,再敢撒谎,朕连你一起砍了。”
“陛下,千真万确。”王忠跪下,着急道:“百姓说若无靖难,便无祁王!”
老四?
朱棣现在的想法很乱。
他从王忠脸上看不出任何撒谎的迹象。
也就是说,大明的百姓在得知老四当皇帝的作为后,已经不在意他朱棣是不是得位不正了。
朱棣没想到,自己十几年片刻不敢停歇的努力,想要改变世人的看法,结果却莫名完成了。
而这一切,并不是他打下了多大的疆土,只不过是因为生了老四。
出了朱祁镇的事情,反而让建文没了造反的机会。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老四。
朱棣放下手中的长剑,老大立刻冲上去抱住朱瞻基。
喜极而泣,哭出声来。
他知道,自己儿子的命算是保住了。
朱高炽看向朱高烁的目光充满了感激。
但此时的朱高烁却头脑一片空白。
心想完蛋了。
果然,下一秒朱棣冷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老四,你觉得这皇位,我该传给你们当中的哪一个?”
果然,朱棣一旦有了疑心,是绝对不会停止的。
朱高烁很清楚,这是老爷子的试探。
作为儿子,在百姓心中的声望要高过他这皇帝。
老头绝不可能安心的。
朱棣内心确实非常纠结。
太子监国多年,朝中大臣几乎都是他的支持者。
老二老三军中势力遍地。
反而老四就是个藩王,无论是朝堂亦或者军中毫无势力。
可偏偏他是天幕所言的后世千古一帝。
“爹,您这不是玩我吗?这事应该问太子爷啊,我就是一个马上要就藩的藩王。”朱高烁有些不满的说道。
朱高烁表现出完全不惧朱棣的模样。
他本来就问心无愧。
又没有惹老爷子生气,说实话,最后还是他拯救了大明。
自然是不怕朱棣的试探。
朱棣脸色一变,笑呵呵拍了拍朱高烁的肩膀,说道:“爹就是随便问问。”
“既然随便问问,那我就随便答了。”
朱高烁深吸了一口气,正色道:
“爹,要我说不用这么麻烦,干脆拉我们到当初太宗皇帝杀死李建成的玄武门,让我们拼一拼,看看谁能活着出来。”
选皇帝而已,哪用这么麻烦。
直接玄武门对掏吧!
这是个出乎其料的回答,朱棣愣了一下。
实在没想到,朱高烁会这样的回答。
还没等他说什么。
老二就跳出来,激动道:“爹,我觉得老四说的很对!”
汉王朱高煦非常的期待。
显然是将朱高烁的话当真了。
四个兄弟之中,哪怕包括朱瞻基在内,武功最好的就是他了。
而且他也是四个兄弟里面的老二。
跟当初的太宗皇帝李世民一模一样。
因此,在听到朱高烁刚才那番话的时候,他内心已经有了无限的遐想。
朱棣双手后背,缓缓的朝老二走来。
看着自家老爹不怒自威的眼神,赶紧闭嘴,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
给老爷子下跪而已,早就习以为常。
朱高煦觉得老爹是要治罪他造反之事。
可他万万没想到,朱棣并没有因此责怪,反而是将他扶了起来。
“老二,是爹对不起你了。”
虽然朱棣没有继续往下说,但仅仅是这一句话,就让朱高煦眼睛瞬间红了。
他明白老爷子想要说什么。
老二听到自己被烤死,内心毫无波澜,可朱棣发自真心的道歉,却让他再也控制不住情绪。
嚎啕大哭起来。
仿佛在这一刻,多年来的不满烟消云散。
什么狗屁的皇位,他不在乎了。
大侄子想要皇位就拿走吧,他也不想造反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朱棣却郑重的说道:“老二,以后你来负责监国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