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好香啊

作品:《古代市井发家养娃日常

    在两个孩子怀疑的目光中,江禾拎着篮子来到了后院的灶房。


    徐家的灶房挺大的,屋内有两个青砖砌的灶台,灶上落着两口大铁锅,一侧松木梁悬成串的红椒、蒜瓣,正对门处开了一方窗,视线还算不错。


    江禾在灶房里转悠了一圈,熟悉了下环境,然后看着篮子里大棒骨,思考了一瞬,还是决定用它来炖汤。


    猪骨确实还比较适合炖汤,因为它脂肪含量适中,炖出来的汤口感清鲜爽利,既有胶原蛋白,又不会太油腻。


    不过,正式炖煮之前,还需要先对食材进行预处理才行。


    她用刀在菜板上把两个大棒骨剁成块,在冷水中简单清洗了一番,去掉了棒骨表层的血水和杂质。


    下一步也是预处理中很重要的一步,焯水去腥。


    江禾往大铁锅中倒了一瓢水,把骨头都放进冷水中,然后冲着门口的徐知宁招了招手,丝毫没有心理压力地用起了童工。


    “宁哥儿,过来帮我烧火。”


    徐知宁本来皱着小眉头和娴姐儿在门口充当监工,听到江禾喊他忙应了声,走上前去帮忙。


    他来到灶前蹲下身,拿起旁边的柴火,手法娴熟地烧起了火,一看就是常干这活的。


    娴姐儿本来也亦步亦趋地跟着她二哥进来了,江禾嫌屋里人多碍事,又把她提溜着送到了门口。


    小姑娘也不闹,就眨巴着一双大眼睛,默默趴在门框上往屋里瞧。


    萌得不行。


    锅里的水烧得沸腾了起来,棒骨在滚水里‘咕噜咕噜’翻滚着,血沫也慢慢在水中浮了起来。


    江禾用勺子撇去了锅中浮沫,捞出焯过的骨头用井水一冲,去掉表面血沫的同时,骨缝中的杂质也随即掉了出来。


    徐知宁看着她这番操作,一脸的困惑不解,这怎得又捞出来了,不是要炖汤了吗?


    江禾笑着替他解惑,“这是焯水去腥,还没开始炖呢,还要多洗几遍,得确保干净了,这样稍后煮出来的汤才不会有异味。”


    徐知宁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心下对江禾厨艺又不由多了几分信任。


    她会的好像真比自己多,至少这个什么焯水去腥他就听都没听说过。


    骨头处理好后,江禾重新往锅里换上了清水,然后从墙角的菜篓里拿了一块不知放了多久都有些干瘪的老姜,洗了洗,切成块放进了锅里,盖上了锅盖。


    江禾冲着徐知宁抬了抬手,“我来烧火,你出去陪娴姐儿玩去吧。”


    徐知宁仰头看了过来:“不用,还是我来吧。”


    他虽然做饭不太行,但烧火还是不错的,以前娘做饭他和大哥都经常帮着烧火。


    江禾却没给他废话的机会,直接上手将人拉了起来。


    这炖汤最重要的就是火候,一开始要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炖,切记一定要保持小火,不要让汤沸腾的太猛烈,这样煮出来的汤才是最好的。


    一旦火候控制不好,那这一锅汤可就白瞎了,所以,还真不是江禾不忍心使唤徐知宁。


    徐知宁无法,只能替她重新拿了一捆柴放在一旁,“那我去替你煎药。”


    说罢,他便拿起了墙角的药罐子,准备去院子里把药给煎了。


    江禾不由想到前两日在床上被迫喝下的那些能苦死人的黑乎乎药汁,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那个,我现下觉得好多了,药就不用喝了吧。”


    徐知宁不赞同地看了她一眼,一副你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的表情,“娴姐儿都知道病了要吃药,大嫂难道连娴姐儿都不如?”


    江禾:“……”


    好端端的被一个小屁孩教育了一通,她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但没法子啊,这事她确实站不住脚,只能默默闭上了嘴,继续烧她火。


    这土灶台江禾用起来并不陌生,她家里的老宅就是这种灶台,想当初她七八岁的年纪就已经学会给姥姥烧火了,那会她最喜欢一边烧火一边勾着脑袋看着锅里的饭咽口水。


    后来条件好了,家里添了煤球炉子和燃气,可姥姥还是总喜欢用土灶做饭,说是柴火烧的饭香,但江禾知道她是不舍得花钱。


    灶膛内火光渐起,江禾的思绪不由飘远了。


    她幼年父母早逝,是姥姥不辞辛苦将她带在身边养大,供她去上学,祖孙两人相依为命。


    大学毕业后她就留在了外地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步步在大城市扎了根,买了房子买了车,事业也如日中天的发展着,她也在计划着将姥姥接到身边。


    但就在这时,姥姥生病的噩耗传来了,肺癌晚期。


    她马不停蹄地赶回了老家,带着姥姥辗转四处去大城市求医,后来更是直接辞了职,在老家陪姥姥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几年。


    大家都说照顾病人是件特别折磨人的事,尤其是癌症的病人,但江禾却甘之如饴,因为那是最疼爱她的姥姥啊,也是她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


    “大嫂,扇风,凉快~”


    江禾感觉到耳后传来一股凉爽的风,蓦地转头,才发现娴姐儿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她的身侧,两只手合力拿着一把芭蕉扇,正笨拙地给她扇着风。


    五月底六月初的时节,一天比一天热了起来,在灶前忙活了这一会,额头也不知不觉蒙上了一层细汗,她自己还没觉得什么,小姑娘倒是不知何时发现了。


    “谢谢我们娴姐儿给大嫂扇风,娴姐儿真乖,大嫂很凉快。”


    小姑娘挨了夸奖,瞬间笑开了花,明澈的眼眸弯成了新亮的月牙状,两只短胳膊则是更加卖力地煽动着芭蕉扇。


    江禾瞧她这样也是稀罕得紧,要不是手上不得闲,肯定要上手揉搓一把她毛茸茸的小脑袋。


    说起来也是怪了,她上辈子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喜欢小孩,特别是大学毕业后后,姥姥就总是催促她快找个人结婚生个自己的孩子,她知道姥姥是想让她在世间再多了一个血脉相连的亲人陪着她。


    可是一想到要养个孩子会有多麻烦,江禾就不禁头大,再加上那会工作确实也忙,连恋爱都顾不上,哪里还有功夫生孩子养孩子啊。


    所以,这件事也成了姥姥临终前最大的遗憾。


    但谁能想到江禾竟然穿到里这里,身边还平白多了两个孩子为伴,大概这就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


    “好了,大嫂不热了,娴姐儿去给你二哥扇扇吧。”


    徐知宁这会正在门口不远处守着小炉子给江禾煎药呢,在灶台前一抬头就能看到。


    娴姐儿“哦”了一声,乖乖地拿着扇子跑出了灶房。


    “二哥,我来给你扇风了。”


    “不用,我不热,你自己扇吧。”


    “二哥骗人,你都流汗了,怎么会不热……”


    江禾听着两个小家伙的对话,嘴角不由扬了扬,小兄妹感情是真的好啊。


    又小火不紧不慢地炖了些时候,她估摸着时间也应该差不多了,便起身掀起了锅盖查看。


    此时的汤已从一开始的浑浊变得澄澈,棒骨则在汤中轻轻颤动,偶尔还冒出个蟹眼泡出来,在汤面上慢慢晕散开。


    江禾从灶台旁边的调料罐里挖了一小勺盐出来,撒进了锅中调味,但除了盐外她没再放其他调料。


    清炖骨头汤讲究的就是个清淡的味道,调味不宜太重,否则就会失去骨头汤原本的鲜美。


    但其实若是有白胡椒粉的话,撒一些用来提鲜则更好,可刚刚江禾找了一圈,并没有发现徐家有白胡椒粉,只能作罢。


    放完盐后,江禾重新盖上了锅盖,然后又忘灶膛内塞了几根稍粗些的木柴,大概还需要小火再闷上一刻钟才行。


    骨头汤这边差不多完事了,接下来便是准备主食了,江禾也没重新做,而是把徐知宁中午做的那能让硌掉牙的饼子返工一下,回锅重新蒸了蒸。


    徐家眼下瞧着可不富裕,日子还是得精细了过才行。


    药终于煎好了,徐知宁准备去灶房看看骨头汤炖的如何了,他进来时正好掀起了锅盖,一股浓郁的香味迎面扑来,勾得人喉头一紧。


    琥珀色的汤汁晶莹剔透,勾起时微微挂壁,棒骨炖至酥烂,用筷子轻轻一拨,筋肉便从骨头上滑落了下来。


    江禾往里面撒了一把刚切好的葱花点缀,一锅简单家常的清炖骨头汤就出锅了。


    “哇~好香啊……”


    娴姐儿从她二哥身后冒出了脑袋,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的汤,徐知宁也下意识点了点头,两人的肚子更是不争气地‘咕嘟’叫了起来。


    江禾见两小只的反应,不由笑出了声,“行了,快去拿碗吧,可以开饭了。”


    两人“哦”了一声,乖乖地去橱柜拿碗,满脸期待地排排站着等江禾忙活完手边的事,然后给他们盛汤。


    因着汤太热了,出锅后要在碗中晾凉些才好端离灶台,但那股霸道的香味早已钻出灶房,溢满了小院后,随风从徐家飘了出去。


    此时,一墙之隔的林家也正在做晚食,林秀娥在灶前挥舞着锅铲,忙活个不停。


    “娘~你今个炖的骨头汤怎的这么香。”


    林水生刚下工回到家,一进院子便闻到了浓郁的骨头汤的味道,他爹是给人杀猪的,会经常带一些大骨头回来让他娘炖汤,但今个这汤好像炖的格外香了些。


    林秀娥吸了吸鼻子,抬头看向门外的儿子,有些不明所以:“香吗?”


    这不和平时一个味嘛。


    她方才给徐家送完大棒骨回来,便把自己家还剩下的两根剁了剁给炖上了,虽说没有这两根棒骨没有给徐家的肉多,但好歹算是见了荤腥,正好给一家老小也补补。


    “香啊,我一进院子就闻到了,”林水生边说边抬腿走进了灶房,但没走两步,他突然顿住了脚步。


    “咦,真是奇怪了,怎么进了灶房反倒是闻不到那香味了呢。”


    说罢,他还不死心地掀开了炖汤的锅盖,伸着脖子使劲闻了闻,随即露出一脸失望的表情。


    刘秀娥见他这样子,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这臭小子竟会作怪,这骨头汤老娘都炖过八百遍了,你还能不知道是个什么味,你不会饿糊涂了吧,闻着什么都说香。”


    林水生挠了挠头,也不由怀疑自己是不是闻错了,但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刚刚那香味这般浓郁,怎么可能闻错啊。


    昨个娘同爹说,让他今个带些大骨头回来,说是要给徐家送些去,难道那香味是从隔壁传过来的?


    林水生想到这里便连忙走出灶房,往隔壁的方向又走了走,那香味果然再次传了过来。


    还真是徐家。


    “娘,是宁哥儿家飘过来的香味,您快出来闻闻啊,可香了!”


    林秀娥放下锅铲,满脸不耐地走了出来,“你都多大了,还这么咋咋呼呼成什么样子,不就是骨头汤吗,还能有多……”


    确实是香!!


    “娘,你说这骨头汤会是宁哥儿做的吗?”林水生问。


    这些日子徐家一直是宁哥儿做饭这事,旁人可能不知道,但林家人却是知晓一二,只是先前江禾那个情况,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林秀娥迟疑了一瞬,摇了摇头,“宁哥儿没这厨艺,应该是江禾。”


    林水生“哦”了一声,随口感慨了一句:“那还挺好的,宁哥儿和娴姐儿以后有口福了。”


    林秀娥也跟着点了点头,口不口福的不重要,主要是娴姐儿那孩子身子弱,能精细些养自然是好的。


    但她也没太当回事,只以为是江禾是舍得放调料而已。


    像他们普通百姓家里做饭也就这么回事,没这么多讲究,舍得放料自然就好吃,只是大家普遍都心疼不舍得罢了。


    闻了徐家骨头汤的香味,林水生再闻自家的总觉得差了点意思,他向来是个贪嘴的,于是舔着脸同他娘开了口。


    “娘,等哪日有机会了,要不你去问问江禾那骨头汤是如何炖的呗。”


    林秀娥一听这话不乐意了,直接上手拧住了他的耳朵,骂道:“你还敢嫌弃老娘!你也不看看自己多大了,再过两年都能说亲了,竟还这般贪吃……”


    林水生捂着耳朵‘嗷嗷’叫了几声,挣扎了好一会才躲开,然后在他娘的骂声中,缩着脑袋灰溜溜地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