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不平
作品:《上京春寒(重生)》 马车上,绛雪把装着银钱的锦袋用力抱在怀里。
“回神!”崔玉窈伸手在绛雪面前打了一个响指。
绛雪微微张着嘴,好一会儿才道:“小姐,奴婢都快不认识你了。这……”
绛雪怕外面的小厮听见,压低声音凑到崔玉窈耳边,道:“小姐,这分明不是你的钱!还有那个玉佩,分明是今日山上那个男子的。”
崔玉窈用一下谢辞安的东西,很是心安理得,所以神色泰然道:“我拿走了便是我的钱。再者什么玉佩,谁看见了?我不明白。”
绛雪见崔玉窈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急道:“那个男子明显身份非同寻常,来日要是发现我们打着他的名号干下的事可怎么办?”
“不怎么办,”崔玉窈撩开一点车帘,说道:“绛雪你听外面是什么声音?”
“小姐,你又打岔。”绛雪抱怨道,不过外面还真的有一阵喧哗声。
崔玉窈撩开车帘,嘈杂的声音变大了。
先入耳的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小孩儿哭闹声,嘴里还不知在喊着什么。
前面的路上围了一圈人,嗡嗡地议论着什么。
绛雪和崔玉窈都安静下来,听到人们叽叽喳喳的只言片语。
“啧啧,真可怜啊。”
“这孤儿寡母的,遇到这样的事,以后还怎么活?”
“怎么活?你看这一头一脸的血,有没有以后都不一定呢。”
有个声音愤愤道:“刚才纵马的人是谁啊?这般猖狂,伤了人看都不看一眼,就这么扬长而去了,还有王法吗!”
“噤声!”一个人道:“刚刚纵马的人可是窦太仆窦家的小衙内,出了名的小霸王,谁敢惹?他走了便罢了,难不成还指望他给延医请药吗?”
“唉,苦命人啊。这伤者我认得,就住我们那片儿。她男人死得早。
寡妇失业地带着个六七岁的女儿,上面还有个药罐子老娘,整日接些浆洗衣物的苦力,再做点绣活儿,一家子全靠她了。”
“这……要不咱们给送到医馆?”
“哪来的钱呦,医馆是让你白进的?要我说还是赶紧把她家病老娘叫来,大家帮着抬回家里也就罢了。”有人道。
崔玉窈听了个大概,张护院这时也从人群那边回来了。
“小姐,小的去看了看,打听到前面是因着崔衙内纵马伤了一个寡妇,现下人还躺在路边呢,头上破了个大口子,一头一脸的血,实在是吓人的紧。”
张护院说着建议道:“依我说,咱们从旁边的小巷绕回去也就是了,别吓着小姐。”
崔玉窈在听到窦家时就皱了皱眉,又听到张护院的建议,开口道:“我哪里就那么金贵了?”
“小姐,”绛雪嘴唇动了动,还是说道:“好可怜啊。”
“走,我们下去看看。”崔玉窈迈下马车,要往前走。
张护院忙拦住,阻止道:“这怎么行,前面围着的什么人都有,小姐让那些闲汉看去了可怎么好。”
话音刚落,绛雪把放在马车里的白纱帷帽盖在崔玉窈头上。
“好了,这下看不见了,走吧。”崔玉窈自然道。
张护院无法,只得领着几个小厮护送崔玉窈过去。
拨开人群,崔玉窈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满头是血,人世不知地躺在地上。
身旁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趴在妇人身旁,哭得嗓子都哑了。
崔玉窈走近,蹲在妇人身前,探手试了试鼻息。
见还有呼吸,从袖子里掏出手帕,按在女人头上的破口处。
“来人,”崔玉窈指了指一个跟在一旁的小厮,吩咐道:“你去雇两个人,把这位夫人抬到医馆,好生治疗。”
周围人看到忽然跳出来这么个好心人,还是个年轻姑娘,议论地更加热烈了。
立刻有几个男人跳出来,抢道:“小姐雇我们吧,再找人多耽误事儿。”
崔玉窈点了点头,血很快就浸透了手帕,和小厮道:“赶紧把人抬过去,若无力回天我们也算是尽人事了。若是能救回来,也是件积阴德的好事。”
“绛雪,先给他拿二十两银子,”又叮嘱小厮道:“这些也不少了,应该够用几天。若能救治,不要吝惜钱财,不够你再来告诉我,救人为上。”
“是,小姐。”小厮拿好绛雪递过来的银子,不敢耽搁,同刚才站出来的几个男人抬着妇人往附近的医馆去了。
小女孩儿还愣愣地站在原地,崔玉窈凑近,用衣袖拭干女孩儿的泪水,温声道:“乖,你娘亲只是受伤了,好好喝药便能治好。”
“姐姐。”小女孩儿忍着泪意喊道。
“快去跟上,这几天要照顾好自己。”崔玉窈揉了揉女孩儿的头发,朝着他们离去的方向轻轻推了女孩儿一把。
小女孩一把抹掉再次滑落的泪水,神色倔强,重重点头:“嗯!”说罢跑着去了。
回了马车,崔玉窈闭目坐着,久久不语。
她感到怒气在心头萦绕盘亘,迟迟不散。胸腔里的怒火几欲冲破胸膛。
“人命便这般不值钱吗?那些为恶之人不需要付出代价吗?”崔玉窈在心中反问。
“小姐,你没事吧?给你快擦擦手。”绛雪看崔玉窈一手血迹,却半晌不动。将自己的手帕递过去,担忧道。
崔玉窈深深呼出两口气,将内心翻滚沸腾的情绪压下,接过手帕,慢腾腾地擦拭干净每一根手指。
“张护院。”崔玉窈喊道。
“小姐有什么吩咐?”张护院在外面道。
“今日之事不必告诉家里,不要让父母担忧。”崔玉窈道。
“小姐放心吧,我们一个字都不会乱说的。”张护院连声应是。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禀报了也不会落一个好,说不准还要受罚,自然不会有人去多嘴。
--
一转眼已经过去好些天。
这些日子崔玉窈都被拘着在家学规矩。
来教规矩的是一位姓黄的教养嬷嬷,听说早年是从宫中放出来的,又能识文断字,还是陈夫人厚着脸皮从以前交好的世家里借来的呢。
估计是陈夫人说了什么,开始几天黄嬷嬷很是严厉,总得从早到晚整整折腾一天。
不过这几天下来,黄嬷嬷心里实在称奇。明明听说是养在乡下,没见识的野丫头。学起礼仪的时候,却别有一番气度。
行走坐卧,举止言谈像是世家贵胄出来的样子,一举一动有种刻在骨子里的端庄。
叫她想挑些错处却也挑不出什么。
日头西斜,绛雪站在门边,看黄嬷嬷还在让小姐一遍遍地重复端茶的动作,不着痕迹地狠狠剜了一眼。
“今日就到这里吧,小姐天资聪颖,奴婢也实在没什么可教导的。”
黄嬷嬷皮笑肉不笑:“今日小姐还得把刚学过的《女训》夫妇第二、敬慎第三两则抄过,明日奴婢再检查。”
“知道了,嬷嬷辛苦。”崔玉窈面不改色,好像完全没有察觉黄嬷嬷的为难,“春桃,好生将嬷嬷送出去。”
“是。”春桃引着黄嬷嬷去了。
--
另一边,府里正厅,陈夫人正在会客。
“哪阵风把您吹来了。”陈夫人说着将茶盏递给对面的妇人。
“嗐,我这不是听见你要给家里女儿说亲,才来多嘴问一句。”妇人接过来呷了一口道。
“怎么,您这边可是有什么好亲家?”陈夫人眯了眯眼。
“好不好可不敢说,还得先问一句,您想说个什么人家?是要模样好还是家世好?”妇人问。
“老姐姐,不瞒您说,我这丫头虽说不上多么金尊玉贵,可从小也没让她吃一点儿苦。我想着自然要家世好一些,才不委屈了她。”陈夫人说道。
“这倒是正好有一家。”妇人道。
陈夫人眼神催促。
妇人这才接着道:“窦太仆家三老爷的独子,去年丧妻,一直没说上合适的。”
“窦太仆家啊……我似乎隐隐约约听过些什么传言。”陈夫人转了转眼珠,假装迟疑。
“都说传言无稽,你这么个明白人怎么会信了这些呢?不过是以前娶的两位不走运,嫁进这么好的人家偏没那个福气,染了风寒病故了。”妇人道。
又接着游说:“若不是因着那些流言,以窦家的家世也不会这么久说不上续弦。
而且我听说,如今便是家世不好的女孩子,只要性情贤淑模样好,她家也不挑了。”
“这样啊,那我得同老爷商量一下。”陈夫人纵然心中乐开了花,也不愿意表现地太上赶着。
窦老太爷的太仆寺卿可是正三品实职,若是能攀上这样的亲家,那真是再没有更好的了。
“五月十八是窦家老太夫人的生辰,到时候大家都去拜寿,你趁机带着姑娘去相看相看。
若是能同窦三老爷夫人搭上话就再好不过了。”妇人出主意道。
“过了这个村儿可没这个店儿了。先去看看,总不是坏事。”妇人催促。
“还是你明白,是这个理,我刚才糊涂了。”陈夫人笑着道:“天色也晚了,不如留下用了晚饭再走。”
“不了不了,家里事情也不少,我也是好心,抽空和你说一嘴。”妇人道。
陈夫人这才寒暄着千恩万谢送走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