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摇人,大开发模式启动

作品:《鹰酱:我就吹个牛,你的航母咋真飞起来了?

    “小林总,这些设备你要求怎么改没问题,但在生产控制系统上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能解决的,我们的软件都是设备供应商调试的,恐怕在这方面我们有些无能为力。”


    生产部的部长狄志新有些担忧的看着林远。


    此刻他内心悲喜交加。


    喜的林远不仅仅精通工程软件设计开发,还精通生产线调整测试优化,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懂精密仪器加工生产。


    悲的是他要求太高了,有些超出他们生产部的能力范围。


    林远并不意外:“没事的狄叔,我大学就是学这个的,国际国内的设备大学期间我都了解或接触过,调这玩意难度不大。”


    “以后咱们厂子里的设备如果需要调试可以找我,而且这次的事一出,我不认为那些外国供应商还会配合我们调整。”


    狄志新心里一喜,朝着林康笑道:“林总,您这学费没白花。”


    “以后咱们再也犯不着给别人送钱了。”


    林远没有笑,反而收敛了笑容:“设备搬运今天就可以开始了。”


    “但开工还要等等,我得拉些帮手过来,目前的工作量太大,有很多东西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林康皱着眉头看着桌上的一堆图纸:“不够可以找厂子里的人吗?”


    “咱们厂子里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也不少,专家也是有几个的,不然咱们也接不了动车高铁的活儿。”


    “咱们公司可是在工信部备案过的。”


    林远想了想:“那就麻烦把这些人的简历和工作情况整理下拿过来吧。”


    “另外我老师这次来就带了一些帮手,老师已经同意把人借给我了。”


    “张姨,一会我给你一个名单,这些人重点照顾,可能他们要在我们厂子待上一段时间了。”


    行政部的张静容笑着点头答应了下来。


    林康心里一喜。


    他知道林远嘴里说的“一些帮手”就是他老师带的硕士研究生。


    这几天他可是跟在这些人屁股后面看着的,见过这些人是有多专业。


    别看他们一个个文质彬彬,甚至还有些学生气,但具体到做事上每一个都很投入和专业。


    专门腾出来的一间会议室里,林远带着所有来支援的人密集的开始了讨论会议。


    围绕设备生产线的打造开始论证。


    楼下,林康的新办公室,明显小了很多。


    “老林,手续资料我准备好了,什么时候给小远?”


    母亲刘慧拿着一张新卡和一堆资料来到林康的会议室。


    林康摇摇头,有些怀念的摸着自己面前的办公桌:“这个办公桌陪我21年了。”


    “91年,小远出生,咱们厂子刚稳定下来,这一年你爸亲自给我做的这个办公桌,可惜我用不了多久了。”


    刘慧闻言也沉默了,有些心疼的看着自己的丈夫。


    林康欣慰一笑:“这次的项目我相信儿子能干好。”


    “反正孩子迟早要接手咱们公司的,早一点晚一点区别不大,我想着干脆把公司让给他算了。”


    “他老师也和我说过一些内情,有那种级别的项目在,上面的人也不可能由着他瞎折腾,公司出不了意外。”


    在这方面,林康看的很开。


    甚至和刘慧聊起了老员工安置问题,大有一副把一切都交给儿子的趋势。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众人开始了疯狂的忙碌。


    各种新型设备通过上级提供的采购渠道购买后被运进工业园区。


    原本用于当作库房的几间车间被腾了出来,各个工种的工人进场,开始按照图纸进行设备改造。


    厂房内水电线路的改造与此同时也开始进行。


    闻云涛等人更是亲自每天早起晚归的待在车间里,盯着每一个工人对设备进行改造。


    相对应的,公司其他各个部门也忙碌了起来。


    资产部开始根据林远的要求从各个钢厂下订单,各种金属和合金开始进入生产流程。


    林远则是一口气订购了十几台最新的电脑,把老爹的办公室给改装成了会议室,开始了疯狂忙碌。


    在硬件有人监督和负责的情况下,软件工作就成了林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他要解决的有2个问题。


    第一,整个软件开发平台的开发工作。


    林远的心很大,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一个无人机操作系统那么简单。


    未来无人机会有很多型号,甚至还会涉及到其他领域。


    所以开发工作本身的管理就是一个问题。


    他需要有一个平台,确保未来所有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工作能有序进行,并且支持多人同时在线编辑工作,那现在就必须打好基础。


    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有个平台专门用来开发和管理,只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平台才能把安全问题做好。


    第二,他要解决无导航情况下无人机的飞行定位问题。


    先不说在复杂战场情况下卫星导航系统本身能否有效使用的问题,就目前而言,他都没资格接入北斗军用版。


    如果林远记忆没错的话,前世2012年的华国正是北斗组网最关键的一年。


    直到年底北斗二号系统才正式建成并提供服务。


    2013年才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正式服务。


    也就是说,在现阶段北斗属于密集的组网时间,那就意味着这个时间内北斗的核心管理系统属于高度保密并且密集调整时间。


    不仅需要和国内各个部门进行需求对接,还要接入军部的双向数据链。


    这时候他想接入根本不可能,因为军部根本不会开这个口子。


    在他没拿出真东西之前,军部也不可能拿出真东西。


    这两个问题一出现,林远就必须要开发出一个全新独立运行的系统。


    一种能够脱离导航,甚至脱离遥控指挥系统进行自主运行的离线系统。


    想要做到这一步,需要智能化的系统,还需要高敏感传感探测器和各类高清摄像头。


    很可惜,智能化系统林远现在搞不定。


    因为没有配套的智能化芯片和技术底层。


    至于高敏感传感探测器和对应的系统,更别想了;那玩意是战机用的,先不提购买资格,现在的林远连找谁买都不知道。


    脱离了这两类核心系统,只有个高清摄像头没什么用。


    扣着头皮想了半天,林远只能选用最下策,先做出一套常规规避飞行控制系统。


    至于其灵感来源嘛...


    倒车影像雷达了解一下!


    基础运行逻辑相通,需要修改的是判断逻辑;需要增加的是规避处理逻辑。


    确定了后续工作思路,林远立刻开干。


    首先把平台搞定。


    现在人力有限,时间也不允许,所以他只能先做个简单的离线平台,至少能保证他现在的工作先继续下去。


    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中过去。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