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自爆?你要干什么
作品:《鹰酱:我就吹个牛,你的航母咋真飞起来了?》 这名士兵被发现后直接拿起一旁的一个废弃工件砸在无人机身上。
一个单手撑跳就越过眼前不知名的一台废弃设备,直接冲出厂房继续跑。
另一台无人机赶紧跟上。
这时林远的电脑上又传来提示音:“检测到007号失去动力,是否进行无害化处理?”
林远再次上前操作,取消指令。
毕翰宇在经历过刚才的情况后,这次淡然了许多,只是笑着问道:“无害化处理?自爆?”
林远点点头,又赶紧摇头:“不止。”
“无害化处理不仅仅是自爆,还包括内置的短路操作,可以直接烧毁芯片。”
“通过烧毁芯片达到彻底清除数据的目的,这样在战场上哪怕无人机被缴获敌人拿到的也只是废品,获取不到任何有效信息。”
“可惜我们搞不到炸药,所以目前无害化处理的模块开发程度也仅限于此。”
相较于林远的可惜,毕翰宇反而十分高兴:“很好,保密意识足够高,这种设计我喜欢。”
“行了,测试目的达到了,让他们回来吧。”
林远点头,开始在笔记本上发布命令。
随即所有人都从无人机上听到了“测试结束,立刻返回”的指令。
不到10分钟,所有参与测试的几个便衣军人重新回到众人身前。
毕翰宇指着刚才破坏无人机的军人道:“让你们反击就你小子真不客气。”
“东西弄坏了,你小子带人给我搬回来吧。”
被点名的军人朝着林远歉意的笑笑,然后带着2个人转身离开。
毕翰宇朝着身后看了一眼:“好了,测试完了,该你们上场了。”
跟在毕翰宇身后的几个中青年立刻上前开始检查电脑。
电脑桌面很整洁,除了自带的应用图标,只有2个非系统软件。
1个叫梦溪。
1个叫周髀。
梦溪取自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物理、医学等多个领域,被誉为“古代科学的百科全书”。
林远将整套系统的编辑平台命名为梦溪,是希望这个平台未来发展成一个跨领域的大型综合工业软件。
而周髀则取自周髀算经,华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成书时间大约在西汉时期,差不多是公元前1世纪左右。书中最知名的成果就是证明了勾股定理。
周髀软件就是这次测试时的整套无人机核心控制系统软件,在林远的规划里也是未来用于控制无人机的软件。
梦溪用于开发、优化,周髀用于调控、检测。
从一开始就完全进行前后端分开的操作让观察员们眼前一亮。
泾渭分明,很容易看。
但观察员们更在意的还是梦溪里的内容。
他们开始检查整套系统的底层代码和运行逻辑。
在他们检查的时候,毕翰宇笑着看向林远的“亲友团”:“诸位,接下来要谈正事了,请给我和林总留点空间。”
冯宁川笑着招呼众人离开。
“林总,现在我拿你当这个公司的负责人来看。”
“客套话就不说了,东西我们很满意,我都要了。”
“无论是这个操作系统本身,还是无人机,亦或者是你电脑上的软件平台,我们都要。”
“这个无人机缺点确实多,甚至在我看来它都不能算是一个成品该有的样子,但是不耽误它有极其强大的潜力。”
“我很好奇你为什么想做这样的无人机,能说说嘛?”
说完毕翰宇还掏出烟盒,递给林远一支。
林远笑着摆手拒绝:“谢谢,我不抽烟。”
“因为经常待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天,里面女生还不少,所以我们基本不抽烟。”
毕翰宇无所谓的笑笑,自顾自的点燃一根:“不抽烟是好事,对身体好。”
闲话说完,林远回到了正题:“我想做无人机,或者说做这种多旋翼无人机是基于市场潜力判断的。”
“民用领域先不提,在军用领域潜力就巨大。”
“阿美莉卡有MQ-9死神这种级别的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未来我们肯定也有。”
“但我认为战场上肯定不能只有高级货,也得有平价的无人机。”
“这种无人机存在的意义是解决战场前线交战区几十公里的冲突问题。”
“确定这个思路后那无人机就很好确定了。”
“结构简单、方便维护、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生产,我就是从这四点出发,才确定要做多旋翼无人机。”
“而且通过你们的双向数据链可以在指挥部就能获取第一手的实时情况。”
“远比在几千上万米的天上看直接太多。”
毕翰宇抽烟的手一顿:“高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形容的很好,很准确。”
“虽然你不是军人,但你的眼光却很精准,一句话就概括了死神的所有特点。”
“从我的角度来看,你根据需求定位产品的思维也很独特,经你这么一说,我发现这玩意还真有用处。”
“但具体的我还要回去上报综合讨论后决定。”
“好了,2个问题。”
“第一,军工五证拿到后你要怎么办。”
“第二,关于融资,上级要求我们只拿10%的象征性股份,并且把股份授权给你,同时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由你代行我们作为股东的权利;那么,你要多少钱。”
对于这个,林远早在他们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拿到军工五证后我要开始对厂房和设备进行全面整改。”
“现在厂房是旧厂房清理出来的,没有进行生产化改造;生产线就不说了,我们一群同学手搓的。”
“所以我需要和国内一些同类型企业进行对接,很多设备、零部件需要重新采购。”
“还要接入北斗导航系统,要有风洞测试权限。”
“总之一句话,为了好好做研发,别人有的我们都要有。”
“至于要多少钱,我估计得这个数。”
林远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个八的手势。
八千万确实不少,他有些不好意思说,害怕上头拒绝。
因为从生产设备采购到一些实验室的搭建,甚至还有服务器机房的搭建,这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八千万可能刚好够。
毕竟有很多软硬件设备是自己现在这个工厂生产高铁动车零部件也需要的,公司自己也得掏钱。
他在接手公司后不仅没想砍掉高铁动车的业务模块,还想发展壮大。
毕翰宇环视周围,看了一眼周围已经显得有些陈旧的工业区:“八千万,很实际的数字,但在我看来有些保守了。”
“那投资方呢,是希望间接一些,还是直接一些?”
林远笑着摇头:“对我来说没区别,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想过上市的事,谁给钱无所谓,只要给钱就行。”
“我不挑。”
所谓间接,就是由一个看似中立甚至是毫不相干的企业对公司进行投资。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