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你可有求学之心?

作品:《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

    “大哥大嫂,你们这么客气做什么,可以说,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嘉宝能去读书,我高兴还来不及,这钱就当对你们的报答了。”


    两人听完都笑了笑,“既然这样,那我们也不客气了,都是一家人。”


    “是啊!”


    之后他们看向姜嘉宝,“嘉宝!你可要好好读书啊!不要辜负了你小叔和我们的期待。”


    “爹娘,你们就放心吧,我一定好好读,之后考个状元回来。”姜嘉宝握了握小拳头。


    “好好好!好孩子!”姜玉山和李芷兰都笑了。


    “既然这样,大哥大嫂,明日我就把嘉宝带到学堂去报到。”


    “行,那就麻烦小叔了!”


    ……


    次日,姜淮按照之前他去学堂的步骤,也给姜嘉宝准备了束脩六礼。


    到了文翰学堂,李夫子就见姜淮拉了个孩童过来了。


    他诧异的看向姜淮。


    “景行,你这是?”


    “夫子,这是我侄子,他如今已经五岁多,到了开蒙的年龄,我想让他来文翰学堂念书。”


    李夫子听完点点头。


    看了看姜淮,又看了看姜嘉宝,捋了捋胡须。


    “你可有求学之心?”


    “当然有,《汉书》有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是说,“蒙以养正”。”


    “什么意思呢?”


    “说是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如读书、礼仪,塑造蒙童的品性与能力。那他未来无需刻意约束即可自然符合规范。”


    李夫子点点头,“还有呢?”


    “礼记也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自当惜寸阴,志在圣贤。”


    李夫子再次点点头。


    “那你读书又是为了什么?”


    “作为我,童子读书,自然是为了明理,修身、继往事之绝学、开太平之本嘛!”姜嘉宝说完,小手拍拍自己的胸口。


    李夫子听完,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看向姜淮。


    “景行!这孩子,你在家里教的好啊!”


    “夫子,言重了,我不曾教他。”


    “什么?那他如何………”


    之后就见姜嘉宝笑道,“小叔,自然是你在院中摇头晃脑背书的时候,我听着呢。你以为我在玩儿石子儿,其实我在偷偷学!”姜嘉宝黑眼珠滴溜溜的转了转,偷偷道。


    “嗐,没想到你这孩子藏着这么深!”


    “哪里哪里,还不是小叔刻苦勤勉,我自当耳濡目染才有所成啊。”


    “哈哈哈哈哈,好啊,景行,你这个侄子我就收了。”


    之后他看向姜嘉宝。


    “你可会写自己的名字?”


    “会。”


    之后李夫子拿出纸笔,姜嘉宝在纸上写了一遍,李夫子点点头,“不错,看得出是练过的。”


    “既然你有如此求学之心,那就入我学堂吧。”


    “多谢夫子,学生嘉宝,拜见蒙师!”姜嘉宝连忙对李夫子行了个大礼。


    “哎,快起来!”李夫子赶紧扶起嘉宝,又对一旁的门童嚷道,“阿怀,再去拿东西来。”


    “好,夫子。”


    之后门童阿怀照旧去了里间,拿了很多拜学礼的东西。


    之后就是如姜淮入学一般的拜师礼过程。


    先正衣冠、净手、叩首礼和赠送六礼束脩?。


    然后夫子赠言。


    不过取表字这个步骤就省了,因为嘉宝现在年龄还小,蒙童心性未定,还未入世,不适合取字。


    所以就没取。


    之后门童阿怀给了嘉宝学子服。


    嘉宝捧着这学子服,别提多高兴了。


    “太好了,我可以入学堂读书了。”


    “多谢夫子!”嘉宝感激了又感激。


    之后姜淮送他去他的舍房。


    到了他们课室附近,姜淮就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正是之前他送竹蜻蜓的那个小胖子陆安东。


    陆安东一看见姜淮,当即就嚷道,“我们学堂的县案首回来了!”


    他这一呼,丙班的蒙童纷纷跑出来。


    出来观摩这位县案首。


    他们看向姜淮的神情,既好奇,又透着打量和敬佩。


    “没想到,姜师哥竟然中了案首!真让我等叹为观止。”有学子嚷道。


    “哪里哪里?只要你们勤学勉励,未来也可能中。”


    “对了,你旁边这个是谁?”


    那个小胖子陆安东问。


    “这啊,是我的侄子,叫姜嘉宝,他以后就和你们一个课室念书,希望你们多多关照。”


    “嗐,这有什么,你侄子,那就是我朋友,我们既是同窗又是好兄弟。”


    之后他看向姜嘉宝,一把搂他的肩,“嘉宝,以后咱们就是好朋友了,你以后在学堂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就好。”陆安东豪气的拍拍胸口。


    姜嘉宝一笑,“好,那我以后就叫你安东。”


    “不,我比你大,你要叫我东哥!”


    “好,东哥。”


    之后整个课室其乐融融。


    姜淮也放下了心。


    ........


    等姜淮走后,众蒙童都看向姜嘉宝,随后追着他问道,“没想到,你竟然是姜案首的侄子,那你读书一定也很厉害吧?”


    “我厉害什么,才第一天来呢,以后还要多多仰仗各位的帮助。”姜嘉宝对众人拱手一礼。


    众人见他谦虚有礼,对他的印象好起来。


    “既然如此,咱们以后都是同窗了,嘉宝,你要是从你小叔那知道什么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不要藏私,一定要告诉我们啊。”


    “就是,让咱们也来学一学的这县案首是如何高中案首的?”


    “行,有了我会告诉你们的。”


    然而姜嘉宝却在内心道,他只是开学第一天,才开始念书,哪知道什么学习方法啊。


    就算知道方法,也得学了亲自用了才清楚。


    但他不好拂了同窗的意,只好敷衍回答一下了。


    之后众人又说笑了一阵,就将姜嘉宝迎到他的座位坐下来。


    姜嘉宝感受到这么些小同窗的热情,还有些不习惯呢。


    看来都是因为他有个案首小叔,大家才对他这么客气的。


    那他以后也要努力学习,考案首,中状元。


    之后,姜嘉宝就开始认真念书了。


    ....................


    时间过得很快,姜淮要去府城参加府试了。


    还有大概半个多月。


    他和沈成济,程岩他们约着一起带着行李赶往府城。


    不然怕晚了,没地方住了,


    而且这样一起出发,有个伴儿也安全好多。


    姜正河不放心,也随着姜淮一起。


    马车紧赶慢赶,不过两日就到了府城。


    青州府地处大黔中部,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听说前朝,这个府城曾经出过一位六元及第的状元。


    后面州府为他特立了牌坊,供众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