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姜案首,有失远迎!

作品:《被逐出侯府,我寒门崛起成状元

    之后姜玉山和李芷兰到了姜淮的房里。


    姜淮正在写话本,见到大哥大嫂进来,当即迎起身。


    “大哥大嫂!”


    “嗯,三弟,今日我们的煎饼卖的还可以,我们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买。这是我和你大嫂给你买的纸笔。大哥没有什么谢你的,就买一些学习用具给你吧。”


    姜淮伸手接过,“大哥大嫂,你们卖的可以就好,我也替你们开心,你们以后不用给我买东西,只要你们过得好就好,咱本就是一家人嘛,劲儿往一处使,反正都是为了这个家好。”


    “三弟说的对,咱们一家人,劲儿往一处使!”


    “对了,大哥大嫂,明日还去老地方那里卖吗?”


    “对,县门口那里,人挺多,我吆喝了一下还成。”


    “好,你们要是卖的不好,可以去私塾学堂边上卖。”


    “这个怎么说?”


    “这个私塾学堂里一般都是有消费能力的人,一般都是富贵人家,大户人家的子弟去读,因为一般家庭读不起。


    再就是一般孩子们吃这个的多一些,你可以先学堂私塾门口卖着试试,要是卖的好,以后我再研发一些新吃食,估计会更好。”


    “那太好了,多谢三弟!”两人连连道谢。


    ………………


    近日,徐铁匠那里,制酒工具也已经制好了。


    姜淮拿回来在家里捣鼓着,买了些市面上的酒,自己回来提取,提取出烈度更高一点的酒。


    其实太高的度数这里人并不喜欢,之前大黔流行的是黄酒,黄酒度数并不高。


    大概十到二十度。


    只有边疆地区的那些汉子会喜欢烈酒,内陆并不喜,喝的辣舌头不说,还烧心烧喉咙,其实在他们眼里并不甚美味。


    ....……


    次日,姜玉山和李芷兰打算再去县里卖。


    这几天老位置卖的没有前几天好了,估计吃过的人已经习惯了,得换个地方卖。


    姜玉山突然想起姜淮说的,去私塾学堂门口卖。


    之后两人推到了一家私塾门口,这会儿正午后下学呢。


    不少学子背着书箱往外走。


    姜正河就开始大声吆喝,“煎饼果子嘞,好吃的煎饼果子,六文一个!快来尝!”


    “香香的煎饼嘞!又脆又好吃。”


    一些学子已经被这吆喝吸引了。


    他们走过来,就看到外面牌子写着,“煎饼果子。”


    “这什么啊?”


    “这叫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听起来好新鲜!没吃过!”


    “多少钱一份?”


    “六文。”


    “来一份吧。”


    那学子给了钱就拿走了。


    之后不停的有学子往这边走。


    见人多起来。


    姜玉山胆子也更大了。


    “煎饼果子,煎饼果子嘞,美味的煎饼果子,加个鸡蛋香的嘞!”


    他这一呼喊,越来越多人的都围过来,小摊儿一下被围的水泄不通。


    李芷兰手上的速度更快了,不一会儿的工夫都做好了。


    这时来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估计也是旁边私塾的。


    他看到了别的学子都在吃,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只见金黄的蛋液在平底锅面饼上肆意流淌,撒上葱花芝麻的卷饼看起来更加香气四溢。


    “怎么卖?”


    “六文一个。”


    “来一个。”


    “给钱吧!”那孩子对身边的一个书童吩咐道。


    一旁的书童就从怀中拿了六个铜板过去。


    李芷兰快速做好后,就给他弄了一个用油纸包起来。


    “来,小娃娃你拿好。”


    “好,谢谢婶子。”那孩子欣喜笑道。


    姜玉山看了看这孩子,衣着华丽,穿着富贵,旁边还伴有一个书童,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孩子。


    此时,这个小男娃直接拿着这个煎饼东西回了家。


    “哎哟,真好吃。”


    他边走边吃着。


    到了院里的回廊下,家里一个大一点的小男孩一下将他拦住,“你这吃的什么?我怎么没有见过。”


    “这是县里新出来的吃食,你当然没见过。”


    “叫什么?”


    “煎饼果子。”


    “可这也不像果子。”


    “对,他就叫这个名字。


    “给我尝尝。”


    “不给!”


    那小男娃刚说完,大男孩一把伸手抢了过去。


    小男孩当即哇哇大哭。


    “呜哇哇哇……你抢我果子,抢我果子!”


    “你别吃我的煎饼,那是我的煎饼!我的!”


    “切,不就一个煎饼吗?你一个小孩子吃不完,我帮你吃掉。”


    “不要,那是我的果子,我的煎饼,呜哇哇哇哇……”


    “哼,不就一个破煎饼嘛!我还不稀罕。”


    那男孩愤愤说完,塞回到小一点的孩子手里。


    他是陆家白姨娘生的,小一点的孩子是陆家正房生的。


    此刻陆县令听到哭声走出来,“你们在吵什么?”


    “呜呜呜,爹爹,他抢我煎饼。”


    陆县令看到自家小儿子手上的东西,很诧异,“这是个什么?”


    “爹爹,这是煎饼,哥哥他抢走了。呜哇哇……”


    此时姜淮正拎着自己制的酒和其他一些礼品去往陆县令家。


    中府案首有一段时间了,还没来得及拜访陆县令。


    只是,怎么一进院子,就听到有小孩子在哭呢。


    他一走进去,就见一个小孩子正拿着煎饼在哇哇大哭着。


    巧了,这不正是他大哥大嫂卖的吗?


    姜淮拎着礼节上前,“学生姜淮拜见陆大人。”


    陆县令一见是他,当即笑迎上前。


    “姜案首,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再看见旁边一个在哭的自家儿子,陆县令当即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让你见笑了。”


    “小孩子嘛!打打闹闹是正常的。”


    “这是学生自己酿的酒,带给老师品尝,望老师笑纳。”


    之后姜淮将自己酿的酒递过去。


    陆县令捋了捋胡须,伸手接过,笑道,“你有心了。”


    随后递给一旁的管家,管家伸手接过。


    之后两人边说边笑着走入厅内。


    入厅后,姜淮在下首坐下。


    陆县令又捋了捋胡须感叹道,“这次你又中了府案首,老夫深感欣慰,这小二元,就是在我当值这几年,也从未见过啊。”


    姜淮拱手笑了笑,“老师过誉了,学生也不过是侥幸才拿得了这案首。”


    “唉,你谦虚了。”陆县令抿了一口茶。


    “老师,学海无涯,尤有群书待览,学生自感才疏学浅。”


    陆县令点点头,“景行啊,谦以自牧,谦固美德,然过犹不及,不必自抑太过。”


    “是,话虽如此,但学生应当更当勤勉,笃志力学,不敢懈怠。”


    陆县令微微笑了笑,对他这副谦虚的姿态感到很是受用,“不瞒你说,你既中了小二元,只要发挥稳定,再得个院案首,不是什么难事。”


    姜淮感觉陆县令话里有话,只拱手道,“请老师明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