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急病


    当天晚上。


    主院里,陆言蹊吩咐早早便熄了灯。


    这几个月,两人夜夜耳鬓厮磨,今日原也不例外。


    可温若年的问题似乎格外多。


    “婆母在世时,与林姨母关系如何?两人是嫡亲的姐妹吗?还是异父或异母生的?”


    陆言蹊说,“是嫡亲的,我母亲与姨母隔了十多岁,外父外母生意繁忙,是我母亲把姨母一手带大,长姐如母,姨母对她也极为敬重,后来我母亲嫁人,姨母还未出阁,两人接触的便也少了些。”


    温若年若有所思点点头,又问,“婆母亡故后,林姨母是如何帮衬你过日子的?”


    “我继母手段颇深,彼时我年幼,许多心计看不透,每每受了委屈也无处诉说,是姨母定期登门,只要见我瘦了、衣裳旧了、或是学业下滑了,都会去寻继母麻烦,在府里大闹一通,于是久而久之,继母明面上便不敢再苛待于我。”


    温若年这才知道,怪不得以当初陆老夫人的狭窄心胸,怎会容忍陆言蹊才华远胜陆渝。


    原来是因为有姨母一路的保驾护航。


    她听了这些,对林姨母倒是改观不少,又随意问了一句,“那姨母嫁的夫君如何?”


    直到说到这里,陆言蹊才微微顿了一下。


    他沉思片刻,说,“姨母嫁的,并不算好。”


    “当年她和姨父......是自作主张定的亲,我外父外母原是不肯答应的,但我姨母婚前便有了姨父的骨肉,木已成舟,只得遂了我姨母的愿。”


    “我姨父当时是个秀才,家道艰难,我母亲隔三差五接济姨母,这才让他们艰难度日,后来在我姨母辛苦帮衬下,姨父中年终于考得举人。”


    温若年听得咋舌,好半晌,说了一句,“如此说来,姨母扶持夫君学业成才,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陆言蹊苦笑了一下,说,“我姨父中举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养在外面多年的外室母子,接回了家中。”


    “姨母日日与他哭闹不休,夫妻情分也几乎殆尽,直到我姨夫三载后病死,我姨母把外室撵走,她自己的身体却也大不如前。”


    “我表兄不孝,表妹兰玥远嫁,也没人服侍床前尽孝,我这才想着,把姨母接来同住。”


    温若年听得这桩长辈秘闻,惊得半晌没回过神来。


    林姨母,确实是个苦命人。


    可她的苦命,似乎又完全可以避免。


    当时陆言蹊生母已嫁进侯府为主母,只要林姨母愿意,随时可央姐姐为自己留意寻一门好亲事。


    她偏执意嫁了那秀才。


    贤妻扶他青云志,他觉得自己真了不起。


    温若年无声叹了一口气。


    陆言蹊问,“你今日怎么有这么多疑问?怎么,是姨母与你说了什么?”


    温若年思索片刻,还是缓缓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觉得姨母半生也过得甚是可怜,现在玥表妹的婚事或许便是她最牵挂之事了,要是我们能为她寻一好人家再嫁,也是美事。”


    陆言蹊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不错。”


    温若年,“那我这些时日就为表妹留心着。”


    陆言蹊笑了一声,“夫人当真贤惠。”


    温若年笑笑,没多说。


    床柜上的定陶瓷瓶哐当当的响,直到半夜才堪堪停歇。


    这时候,小厮惊慌失措的来屋外禀报,“公子!夫人!玥小姐忽发急病,请你们去看看!”


    陆言蹊和温若年匆匆赶到。


    林姨母已经急得不行了,看见陆言蹊就扑上来哭:“言蹊,言蹊,快救救你妹妹!”


    床榻上的兰月双目紧闭,已是气若游丝。


    温若年惊了一惊,“表妹这是怎么了?”


    林姨母抹着眼泪,“月儿这是胎里带的不足之症,这么多年一直服着药的,煎药是个大工程,这两日我想着侄媳妇操持后宅忙碌,便想着别去叨扰了她,停一两日药也不打紧......”


    陆言蹊俊眉紧蹙,“姨母这是说的哪里话,表妹的药物怎能擅自停用?你尽管与我与若年说,我们自然会安排的!”


    “是,是,是我考虑不周了。”


    林姨母抽噎,“我也是怕给侄媳妇添麻烦......”


    温若年微不可闻皱了一下眉。


    却没多说什么,只吩咐人快去请大夫。


    大夫来了之后给兰月看诊,几副药下去,兰月的脸色便已经红润了大半。


    看来,也并没有林姨母说的那样生死攸关,只是阵仗闹得尤其大罢了。


    温若年看在眼里,只温顺道,“院里留几个丫鬟值夜,看顾着表妹,姨母忙活了半宿,早些安歇吧!”


    林姨母却没应,只满眼看着陆言蹊感激道,“今日多亏了你,才救下你妹妹一条命。”


    “好孩子,姨母就知道没白疼你。”


    陆言蹊没觉出不寻常,颔首应了。


    折腾了半宿回屋,温若年也没再拉着与他多问。


    只在翌日用早膳的时候。